写作手法、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4635346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作手法、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写作手法、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写作手法、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作手法、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写作手法、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 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 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 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 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 情景交融、衬托对比、前后照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

2、承上 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等 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就是 常见的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等。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 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地区分,可认为二者是同意的。但如果要严格 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表达技巧主要包括: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 表现手法(

3、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衬 托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托物言志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美景衬哀情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 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等) 。抒情方式一、直接抒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如乐府诗集 鼓吹曲 辞中“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 绝”,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 直接表达了少女至真、至善、至烈的爱情,显得坦荡、真率而震憾 人心。再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夭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 以慷

4、慨悲凉的基调,把自己因怀才不遇而生出的一腔愤懑、抑郁之情通过诗句喷泻而出,直接表达了自己 的感情。二、间接抒情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 叙事则因事抒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1、因事抒情:如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 重山。”在叙事中,寓含着作者急于回家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再如唐代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 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 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

5、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 深切怀念。2、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 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 写乐情的写法。乐景乐情: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 恰啼”写于杜甫在饱经历乱后,暂且在成都草堂有了一个安身之地,其心情是愉悦安宁的。这首诗通篇写 景,景色浓丽、美好,传达出作者愉悦欣喜的感情。这是乐景写乐情的例子。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 柳变鸣禽”从春草中,从园柳和鸣禽中,诗人感到春天的蓬勃生机,透露出喜悦的感

6、情。哀景哀情:如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 吹雨入寒窗。”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 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 首尾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合一体,“妙合无垠”。乐景哀情:古人说过“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例如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首诗一二句写了一座空虚冷落的古行宫,宫中鲜花盛开,正 是春天来了。三四句写几个白头宫女,闲坐着回忆玄宗时候的往事

7、,可见这几个宫女是玄宗时候的宫女, 现在已经年华老去。抒写了宫女一生的凄凉,哀怨的情怀,寄托了诗人对世事昔盛今衰的感慨。诗歌所表 现的是凄凉哀婉的心情,却着意描写宫花红,根据我们生活中的体会,红花那热烈的色彩,盛开 的景象,往往烘托欢乐的心情,热闹的场面,生机勃勃的青春,但在这首诗中,却与古行宫 白头宫女形成了反差,盛开的红花和寥落的行宫相映衬,让人有一种时移事迁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红 花和宫女的白发相映衬,表现了红颜易老的人生感慨;红花美景与凄凉的心境相映衬,突出了宫女被禁闭 的哀怨情绪。红花,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这都是利用好景致与坏心情的矛盾,突出中心思想。以乐景 反衬哀情,其情之哀更增。

8、哀景乐情: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 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 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通过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这画面充满着辛酸和悲哀。后四句直揭 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3、托物言志:托,寄托,借助;物,客观事物;言,表达;志,志向,志愿,思想,情感,哲理,等等。 简单地说,托物言志,就是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例如:李忱的瀑布联句中“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借写瀑 布,表达对社

9、会人生的思考:应志存高远,不畏艰辛,努力实现人生目标。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杏花, 绚丽而脱俗,傍水杏花,更是风姿绰约,神韵独绝。本诗写临水开放的杏花,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作者淡 然心境,高洁人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倔强个性的体现。4、咏史抒怀:如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怀古“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这首曲慨叹秦汉时统治者之间的战争和各民族间的战争,给老百 姓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表现了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描写方法人物描写: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

10、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2. 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3. 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4. 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 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环境描写:1. 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推动 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2社会环境描写,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另外,根据叙述人的表现手法,又可以将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场 面描写和细节描写。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2.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 托月”的效果3. 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 面貌和生活的各种侧面,反映出宏观的自然现象。4. 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换 届的细致描写。写景方式 直接描写(正面描写)、间接描写(侧面描写)、动静结合(包括以动衬静)、声色结合、虚实结合、白 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