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防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4631447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企业防地震灾害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电力企业防地震灾害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电力企业防地震灾害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电力企业防地震灾害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电力企业防地震灾害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企业防地震灾害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企业防地震灾害应急预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地震灾害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企业应对突发地震灾害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导则xxxx能源股份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3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企业处置地震灾害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预防为主、防抗结合、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坚持一保人身、二保设备、三保厂房的原则。3 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

2、振动的现象。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给人类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地震的一种基本现象是地面震动。强烈的地面震动可以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造成自然景观和人工建筑的破坏,如山崩、地裂(地表可见的断层和地裂缝)、滑坡、江河堵塞、房屋倒塌、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断折、堤坝溃决、地下管道毁坏等。在有些地方还会造成砂土液化,以致地基失效,

3、引起结构坚固的建筑物整体倾倒。在大地震后,震中附近地区可能发生地壳形变,即大面积、大幅度的地面隆起(或沉降)和水平位移。大地震还会激发地球整体的长周期自由振荡,产生余震。同时地震的直接灾害发生后,会引发出次生灾害。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大。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 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 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 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 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我公司是周口市电网唯一的火力发电厂和电源支撑点,装机容量为270MW。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做好保人身安全、保厂用电、防止发生全厂停电事故,对确保电网安全运行,为本地区

4、的抗震救灾提供电力保障,履行好集团公司在河南企业的社会责任,保一方社会稳定均有着重大意义。4 事件分级 按照地震灾害的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将地震灾害事件分为4级:4.1 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所在区域发生6.0级以上破坏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发电机组同电网系统解列,造成全厂对外停电,失去厂用电;虽未达到该震级,但造成特大影响的地震灾害。4.2 级重大地震灾害所在区域发生5.5-6.0级地震,可能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发电机组同电网系统解列、造成全厂对外停电;或未达到该震级,但造成重大影响的地震灾害。4.3 级较大地震灾害所在区域发生5.5-5.0级地震,可

5、能出现发电机组解列现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无人员伤亡事件发生。4.4 级一般地震灾害所在区域发生4.0-5.0级地震。造成少量的经济损失,无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可能影响发电机组正常运行。5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5.1 应急指挥机构 5.1.1 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总经理副总指挥:生产副总经理、经营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总经理助理等成员:各部门负责人 5.1.2 应急救援办公室指挥部在生产安全部设防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办公室,为常设机构,由生产安全部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本预案的执行和日常管理工作。5.1.3 应急处置工作组(1) 抗震抢险生产组组长:生产副总经理 组员:生产安全部、维护部、发电部主

6、任及专工、值长(2) 公共安全组组长:总经理助理成员:经营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相应人员(3) 后勤保障组组长:经营副总经理副组长:总会计师成员:物资供应部、燃料部、经营管理部、财务部相应人员5.2 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 5.2.1 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职责5.2.1.1负责地震应急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指挥。(1)在地震灾害发生后,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 根据受灾情况确定响应等级,立足公司资源,开展抗震救灾工作。(2)负责向xxxx总公司、xxxx河南发电分公司和地方政府应急事件管理机构报告公司的受灾情况、灾后自救和恢复情况。(3)负责指导各应急工作组按职责分工组织抗震救灾工作。按照“保人身、保设备、保电网

7、”的原则,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4)根据抗震抢险恢复生产生活的程度和灾情减弱的趋势,及时调整抗震减灾恢复生产生活的方案和措施。(5)完成灾后(人员伤亡情况、设备损坏情况、经济损失情况和处理经过) 调查报告的编写和上报工作。(6)宣布地震应急工作的结束。5.2.2 应急处置工作组的职责(1)抗震抢险生产组职责:接受抗震抢险应急指挥部领导,执行指挥部的决策决议;组织指挥公司生产现场的抢险救灾;迅速查清机组受损情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稳定或恢复生产。(2)公共安全组职责:接受抗震抢险应急指挥部领导,执行指挥部的决策决议;组织指挥公司生活区域的抢险救灾;迅速组织救治、转移伤员

8、,排查人员、房屋建筑受损情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组织恢复生活,保障员工基本生活条件。(3)后勤保障组职责:接受抗震抢险应急指挥部领导,执行指挥部的决策决议;地震灾害发生后,负责与属地业务部门进行沟通联络,并及时做好外围协调工作,同时根据需求储备好相应的资金并做到专款专用,做好抗震救灾的外围后勤保障工作。6 预防与预警6.1 风险监测 6.1.1 风险监测的责任部门和人员短期地震预报信息由公司生产安全部负责接收。6.1.2 风险监测的方法和信息收集渠道地震预报信息主要来自省(区、市)人民政府决策发布的短期地震预报。6.1.3 风险监测所获得信息的报告程序生产部接收到预报后应立即汇报公司地震应急指挥

9、部有关人员。6.2 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 6.2.1 预警分级地震预警级别按照可能发生地震事件的严重性和紧迫程度,地震预警发布级别分为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表示。(1)级预警(红色):地震临震预警,未来日内可能发生级地震。(2)级预警(橙色):地震短期预警,未来个月内可能发生级地震。(3)级预警(黄色):地震中期预警,未来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级地震。(4)级预警(蓝色):地震远期预警,未来数年到数十年强震形势的粗略估计与概率性预测。6.2.2 预警发布程序公司生产安全部部根据省(区、市)人民政府决策发布的短期地震预报请示公司地震应急指挥部后,在全公司范围内利用手机通讯、网站、公告等形式发

10、布相应级别的预警。6.2.3 预警发布后的应对程序和措施公司各部门采取相应等级的应急防御措施,根据震情发展和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围工程设施情况,发布避震通知,必要时组织避震疏散;对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防护措施;督促检查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保持社会安定。6.3 预警结束 公司收到省(区、市)人民政府决策发布的地震预警结束的通知后,由公司地震应急指挥部宣布公司地震预警结束,生产安全部在全公司内予以发布。7 信息报告 7.1 应急值班电话本单位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039481506667.2 应急报告的程序、方式和时限级一般地震灾害和级较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公司各部门迅

11、速调查了解灾情、社会影响等情况,向生产安全部以电话方式报告,生产安全部汇总后1小时内向上级主管单位及地方政府部门汇报。 级重大地震灾害和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公司总经理立即向上级主管单位和地方政府部门报告。生产安全部依照有关信息公开规定,及时接收和公布震情和灾情信息;根据初步掌握的情况,组织灾情和震情趋势判断的公告;适时组织后续公告。7.3 速报内容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震灾害险情或灾情出现的时间、地点、类型、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对已发生的地震灾害,速报内容还要包括伤亡和失踪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 应急响应 8.1 响应分级在本预案中将地震灾害的应急响应级别分为4

12、级:8.1.1 级响应:应对一般地震灾害。8.1.2 级响应:应对较大灾害。8.1.3 级响应:应对重大地震灾害。8.1.4 级响应:应对特别重大地震灾害。8.2 响应程序8.2.1 启动应急预案的条件(1)级响应:发生一般地震灾害事件时启动。(2)级响应:发生较大地震灾害事件时启动。(3)级响应:发生重大地震灾害事件时启动。(4)级响应:发生特别重大地震灾害事件时启动。8.2.2 响应启动(1)-级响应:向上级主管单位报告震情和灾情,启动公司地震应急预案-级响应,公司抗震救灾指挥部开始运作,指挥部应急处置工作组全部到位。(2)-级响应:向上级主管单位报告震情和灾情,经上级主管单位批准后启动公

13、司地震-级应急响应,公司抗震救灾指挥部开始运作,指挥部应急处置工作组全部到位。8.2.3 响应行动(1)公司地震应急响应责任主体为全公司所有部门。(2)发生地震灾情时,立即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召开应急会议,调动参与地震灾害处置的各相关部门有关人员和处置队伍赶赴现场,按照“统一指挥、分工负责、专业处置”的要求和预案分工,相互配合、密切协作,有效地开展各项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8.3 应急处置 8.3.1 先期处置(1)对是否转移有关人员和应采取的措施做出决策;(2)对震损建筑物能否进入、能否破拆进行危险评估;探测泄漏危险品的种类、数量、泄漏范围、浓度,评估泄漏的危害性,采取处置措

14、施;监视余震、火灾、爆炸、放射性污染、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损毁高大构筑物继续坍塌的威胁和因破拆建筑物而诱发的坍塌危险,及时向救援人员发出警告,采取防范措施。(3)及时划分地震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4)加强监测,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导致的二次人员伤亡。8.3.2 应急处置8.3.2.1 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措施(1)收集汇总震情、灾情,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和上级主管单位报告。(2)启动地震应急预案,紧急部署抗震救灾行动。(3)宣布公司进入震后应急期,维持公司正常秩序。(4)根据救灾的需求,向政府部门和上级主管单位申请调遣抢救抢险队和医疗救护队赴公

15、司进行人员抢救和医疗救护。(5)查明通信破坏中断情况,采取应急措施沟通与外界的通信联系。(6)查明交通中断情况,采取应急措施抢通交通运输,优先保证救援人员的运送。(7)查明电力生产中断情况,采取应急措施保障抗震救灾应急用电。(8)组织抢修通信、交通、供水、供电、排水等设施。(9)组织查明次生灾害情况和威胁,及时进行处置和防御。(10)必要时疏散职工,保障职工食宿、饮水、等基本生活需要。(11)向公众公告震情和灾情。(12)明确避险场所:化学区域东侧空阔场地、露天煤场空阔场地暂时避险,听候下一步通知。8.3.2.2 生产系统各岗位人员应急措施(1)发生地震时应按照“保人身、保电网、保主设备”的原则进行处理或避险;各工作区域在地震时应在第一时间内以所在区域最高岗位人员为组长立即组成本区域抗震临时指挥小组,组织本区域人员作业或避险,并争取利用各种通讯手段向高一级岗位人员保持联络畅通。(2)发生地震时集控运行人员应坚守岗位,值长应通过各种通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