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二单元行星地球第3讲地球的公转一课时规范训练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4623994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二单元行星地球第3讲地球的公转一课时规范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二单元行星地球第3讲地球的公转一课时规范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二单元行星地球第3讲地球的公转一课时规范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二单元行星地球第3讲地球的公转一课时规范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二单元行星地球第3讲地球的公转一课时规范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二单元行星地球第3讲地球的公转一课时规范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二单元行星地球第3讲地球的公转一课时规范训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行星地球 第3讲 地球的公转(一) (2015高考重庆卷)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下题。1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A15B105C195 D285解析:选C。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一个节气运行的度数为15(一年24个节气),寒露与春分之间相差13个节气,所以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195。如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2当地球在丙位置时,安徽省 ()A昼长夜短且昼渐短B昼长夜短且昼渐长C昼短夜长且昼渐长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

2、3地球从乙运行到丙、丁、甲期间,安徽的正午太阳高度()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解析:第2题,当地球公转至丙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02326N之间,且向北移动,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增长。第3题,地球从乙运行到丙、丁、甲期间,太阳直射点先是向北移至北回归线,然后向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取决于当地与直射点之间的纬度,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安徽省全境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故当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安徽省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直射点向南移动时,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答案:2.B3.D4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轨迹图,图中四个直射点中,北京日出时刻最接近

3、的是()ABC D解析:选A。两点太阳直射的纬度相差不大,故两点北京日出时刻最接近。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56题。5阳光直射点移动顺序正确的是()Aabcd BbacdCcabd Ddcba6若阳光直射的最大纬度值为,则晨昏线、摆动的最大范围是()A/2 BC2 D3解析:第5题,太阳直射点移动顺序正确的是: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到次年春分。第6题,晨昏线摆动的最大范围应是阳光直射最大纬度的2倍。答案:5.A6.C(2016贵州贵阳质检)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下题。7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Aa、c、b、d Ba、b、c、dCd、c、b、

4、a Dc、d、a、b解析:选B。a地全年昼夜平分,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快;b地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于c地,即纬度较c地低,自转线速度较c地快;d地为北极点,自转线速度为零。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表。据此回答89题。时间地点当日次日日出日落日出日落9:0023:00,8:5823:027:1918:41,7:2018:405:4018:485:3918:498.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 BC D9若地为北京,则此时()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解析:第8题,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时,纬度越

5、高的地区,昼长与12小时之差就越大;计算并比较三个地方的昼长与12小时之差可知,地纬度最高、地纬度最低。第9题,若地为北京,则北京当日的昼长为13小时8分钟,故太阳直射北半球;次日北京的昼长为13小时10分钟,昼变长,故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答案:8.B9.C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1011题。10该地可能位于()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B地中海沿岸C北冰洋沿岸 D澳大利亚116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A正东、正西 B东南、西南C东北、西北 D东南、西北解析:第10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6月上旬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结合材料该地“约

6、5时(地方时)日出”可推知该地昼长约为14小时,排除A、D选项;北冰洋沿岸纬度高,昼长远远大于14小时,C项错误;地中海沿岸在北半球中纬度,昼长最接近14小时,B项正确。第11题,考查日出、日落方位的判读。日出、日落方位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阳光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阳光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阳光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日落正西。答案:10.B11.C下图是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适应环境、别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称为土拱。这种民居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厚度很大。据此回答下题。126月8日

7、当地地方时15时,照射土拱的太阳光来自()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解析:选D。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考查空间想象能力。6月8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其运行的轨迹是东北(日出)东(6时)东南(上午)南(12时)西南(下午)西(18时)西北(日落),6时和18时左右位于正东和正西,因此15时太阳位于西南方向,D项正确。13(2014高考广东卷)北半球春分日,当某地(30N,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W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A1/2 B1/3 C1/6 D1/9解析:选D。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故120E为6时且正好日

8、出,则60W为18时且正好日落。由东半球的范围可知,东半球处于白昼的范围为120E向东到160E,共40个经度,占全球面积的1/9,D项正确。(2014高考安徽卷)下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题。14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A3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B6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C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D9月1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解析:选C。本题是以日影为背景考查方向的判读。题意是“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北极点为地球最北端,在北极点上看所有的方向都为正南,故排除B、D选项;3月21日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为0,结合图排除A

9、选项;故选C。(2013高考山东卷)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下题。15该日()A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B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D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解析:选B。根据题干中信息可知,太阳直射20N,此时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甲地纬度比乙地纬度高且位置偏西,故日落时间甲地晚于乙地,B项正确。该日甲、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均为89,故C、D项错误。(2017河北衡水中学一模)下图为“手机软件Yahoo weather的截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

10、识回答1617题。16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17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A赤道附近物体正午影子达到一年中较短时段B地球公转速度较快C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在扩大D北京白昼达到一年中的较长的时段解析:第16题,图中显示,此时北京时间为9:00,由此可知120E地方时为9:00,太阳直射点地方时为12:00的经线为165E,为西半球;图中显示7:09日出,17:36日落,该地昼长为10小时27分,即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综上分析,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故选D。第1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日北京日出、日落时间分

11、别为7:09和17:36,则该地昼长为10小时27分,北半球昼短夜长,为冬季,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故B项正确、D项错误。由于北京昼较短,太阳直射点距离赤道较远。赤道附近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正午影子较长,A项错误。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不能确定,南极地区极昼范围的变化无法确定,C项错误。答案:16.D17.B18(2017安徽皖南模拟)南极智利省的首府为威廉姆斯港,在当地时间(65W的区时)5:20迎来曙光时()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B与该地区属一个日期的范围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C北京时间为17:20D我国江淮地区为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解析:选C。由经度可知威廉姆斯港位于西四区,当地时

12、间5:20时,北京时间为17:20。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但无法判断是向南还是向北移动;与该地区属于同一时期范围的是145W向东至180,约占全球的九分之八;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为冬半年,而我国江淮地区梅雨在夏季。(2017福建龙岩模拟)下图示意北京时间某时刻M、N两条纬线上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变化。读图,完成1920题。19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A0点 B6点C12点 D18点20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日为北半球夏至B两纬线的纬度差为caC两纬线此日昼长差6小时Db、c对应的两地太阳方位不同解析:第19题,图中显示N纬线太阳高度都大于0,表明该纬线出现了极昼现象;同时90W太阳高度最小,说明其地方时为0时,则国际标准时间(0经线)为6点。第20题,M纬线上太阳高度大于0的经度跨度,等于此纬线上小于0的经度跨度,则该纬线昼夜平分;而该日N纬线为极昼,则M纬线为赤道。图中显示b、c均为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则此时为正午;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则b时刻对应的太阳方位为正南、c为正北;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则b时刻对应的太阳方位为正北、c为正南。故D项正确。注意北半球极昼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南半球极昼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北。答案:19.B20.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