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一节 碳的多样性随堂模拟测试 鲁科版必修1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4620529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一节 碳的多样性随堂模拟测试 鲁科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一节 碳的多样性随堂模拟测试 鲁科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一节 碳的多样性随堂模拟测试 鲁科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一节 碳的多样性随堂模拟测试 鲁科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一节 碳的多样性随堂模拟测试 鲁科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一节 碳的多样性随堂模拟测试 鲁科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一节 碳的多样性随堂模拟测试 鲁科版必修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第一节 碳的多样性1(原创)今有碱式碳酸镁31 g(化学式Mg(OH)2xMgCO3)与100 mL 8 molL1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gCl2,则x值为()A1 B2 C3 D无法计算解析:解法一: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Mg(OH)2xMgCO32(x1)HCl=(x1)MgCl2xCO2(x2)H2O1 mol 2(x1)mol 8 molL10.1 L列式计算知x3。解法二:利用镁、氯两元素守恒求解,由参加反应的HCl知n(MgCl2)0.4 mol,有(1x)0.4,则x3。答案:C2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大力实行节能减排,下列有关二氧

2、化碳排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开发太阳能、氢能等新型能源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B煤的气化技术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措施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减少酸雨对环境的污染D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不允许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解析:选项A,开发太阳能,氢能等新型能源,能降低石油、煤等化石燃料的使用量,从而减少CO2的排放量;选项B,煤的气化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煤的消耗,能减少CO2的排放;选项C,CO2与温室效应有关,与酸雨无关;选项D,京都议定书规定各国减少CO2的排放量。答案:AB3标准状况下,将3.36 L CO2气体通入200 mL 1.00 mol/L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C

3、O)与c(HCO)的比值为(不考虑CO、HCO的水解)()A11 B12 C21 D13解析:n(CO2)0.150 moln(NaOH)0.200 L1.00 mol/L0.200 mol2NaOHCO2=Na2CO3H2O0200 mol 0.100 mol 0.100 mol此时过量CO2:0.150 mol0.100 mol0.050 mol,进一步与Na2CO3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0050 mol 0.050 mol 0.100 mol。答案:B4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Na、SO、S2O BNH、Mg2、SO、ClCNa、K、HC

4、O、Cl DK、Na、Al(OH)4、NO解析:pH1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在讨论离子共存时,应将H与各离子组放在一块讨论。A不能与H大量共存,因A项中有S2O;C项中有HCO;D项中有Al(OH)4,故答案为B。答案:B5. 科学家发现C60后,近年又合成了许多球形分子(富勒烯),如C50、C70、C120、C540等,它们互称为()A同系物 B同分异构体 C同素异形体 D同位素解析:C50、C70、C120、C540和C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答案:C6 最近我国科学家开发出第五形态的固态碳,外形类似海绵,并具有磁性,这种固体碳与金刚石的关系是()A同系物 B同位素

5、 C同分异构体 D同素异形体解析:固态碳与金刚石均是由碳元素构成的单质,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答案:D7 某混合气体G可能含有CO、CO2、SO2、H2O等气体,用a.无水CuSO4,b.澄清石灰水,c.灼热CuO,d.碱石灰,e.酸性品红溶液,f.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药品可将其一一检出,检出的正确顺序是()AGaebfdc BGcdbefaCGaefbdc DGbefadc解析:首先用无水CuSO4检验水,然后用酸性品红溶液检验SO2,因为SO2和CO2均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应用酸性KMnO4除去SO2后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最后用碱石灰干燥剩余气体后,再用灼热CuO检验CO的存在。答案

6、:C8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用途源于一氧化碳的还原性的是()作燃料跟氢气合成甲醇和水蒸气反应制H2与灼热的Fe3O4反应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只有解析:写出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标出产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便知在哪个反应中CO作为还原剂。答案:D9侯氏制碱法的步骤如下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上述的悬浊液是NaHCO3和NH4Cl的混合液,则和的总反应为_。(2)由这一反应可知NaCl比NaHCO3溶解度_。(3)操作、不能颠倒的原因:_。(4)的操作叫_。(5)的操作叫_。解析:(1)从生成物是NaHCO3和NH4Cl两种物质不难写出、的总反应式:NaClNH3CO2H2O=NaHCO3NH4C

7、l。(2)显然溶解度NaClNaHCO3,所以在NaCl的饱和溶液中才会析出NaHCO3。(3)如果颠倒,由于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再通入NH3也不可能产生大量HCO,故不可能析出NaHCO3晶体。(4)把不溶晶体与液体分离的方法称为过滤。(5)操作是对NaHCO3进行加热,使其分解,同时使挥发性物质气化而除去。答案:(1)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大(3)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再通入NH3也不可能产生大量HCO,故不可能析出NaHCO3晶体(4)过滤(5)灼烧10. 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2)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

8、e(OH)3胶体(3)实验室用浓盐酸和MnO2反应制Cl2(4)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铜制)。解析:(1)是HCO与H反应;(2)Fe3发生水解反应制取胶体;(3)H与MnO2、C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Fe3与Cu反应。答案:(1)HCOH=H2OCO2(2)Fe33H2O,Fe(OH)3(胶体)3H(3)MnO24H2Cl,Cl22H2OMn2(4)2Fe3Cu=2Fe2Cu211密闭容器中有CO和空气的混合气体14 L,用电火花引燃,当充分反应后总体积为V L(假设所有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且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以0.20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若CO和O2恰好反

9、应,计算原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请写出必要过程)。(2)若反应后总体积数V13时,则原混合气体可能的组成为(可不填满,也可补充)第一种情况:V(CO)V(O2)_,第二种情况:V(CO)V(O2)_,第三种情况:V(CO)V(O2)_。(3)反应后总体积数V的取值范围是_。解析:设原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为x,O2的体积为y。根据题意得关系式:2COO2 2 1 x y列一元二次方程式组,解得则原混合气中CO的体积分数0.29(2)91(CO剩余)11.2(原混合气中O2剩余)(3)12V14答案:(1)0.29(2)91(CO剩余)11.2(原混合气中O2剩余)(3)12V14 1美国科学

10、家用有机分子和球形笼状分子C60,首次制成了“纳米车”(如图),每辆“纳米车”是用一个有机分子和4个球形笼状分子“组装”而成。“纳米车”可以用来运输单个的有机分子,生产复杂的材料和药物,成为“纳米生产”中的有用工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可以直接用肉眼清晰地看到这种“纳米车”的运动B“纳米车”的诞生,说明人类操纵分子的技术进入一个新阶段C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DC60熔点比金刚石熔点高解析:“纳米车”是用一个有机分子和4个球形笼状分子“组装”而成,肉眼不可能看到分子的运动,故A项错;C60是一种单质,不是化合物,C项错;C60由有机分子和球形笼状分子构成,是分子晶体,熔点比金刚石熔点低,D

11、项错。答案:B2大多数碳的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其原因是()A碳原子最外电子层有4个电子 B碳元素是非金属元素C碳有多种同素异形体 D碳元素有三种同位素解析:碳原子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在反应中碳元素得、失电子都较困难,只能以共价键与其他元素结合。答案:A3 在10 mL 0.1 mol/L的纯碱溶液中,不断搅拌并逐滴加入1.2 mL 0.5 mol/L盐酸,完全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为()A1.34 mL B2.240 mL C0.672 mL D0 mL解析:纯碱中逐滴加入盐酸并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先后发生的反应为: 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

12、NaClH2OCO2,从题给的数据看,两者只能按式进行反应,所以无气体放出。答案:D4.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作用,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变化而变化的是()ANa和O2 BNaOH和CO2 CNaHCO3和NaOH DNa2CO3和HCl解析:Na和O2在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加热时生成Na2O2;NaOH与CO2反应时,CO2过量生成NaHCO3,不足时生成Na2CO3;Na2CO3与盐酸反应时,HCl过量,则生成CO2,不足时生成NaHCO3。答案:C5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其中加适量的盐酸能达到除杂质目的的是()ANaHCO3(Na2CO3) BNaCl(

13、NaOH)CNa2SO4(Na2CO3) DNa2CO3(NaOH)解析:A中的NaHCO3和Na2CO3都能与盐酸反应且生成NaCl杂质;B中加入盐酸后,可以将NaOH转化为NaCl;C中Na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引入了新的杂质;D中Na2CO3和NaOH都能与盐酸反应,也会引入NaCl杂质。答案:B6有编号为1、2、3、4的四瓶无色液体,仅知道是1%酚酞、0.1 mol/L NaOH溶液、0.1 mol/L盐酸和0.1 mol/L NaCl溶液,现要求甲、乙、丙、丁四位学生进行鉴别,而且每人只鉴别两瓶溶液,告诉学生鉴别两瓶溶液都正确得满分,只有一瓶正确的可以及格。四位学生的鉴别结果如下:甲1号为0.1 mol/L盐酸4号为0.1 mol/LNaCl溶液老师评价:四位学生都及格,但是没有一个得满分乙1号为0.1 mol/LNaOH溶液3号为0.1 mol/L盐酸网丙1号为1%酚酞2号为0.1 mol/L盐酸丁4号为0.1 mol/L盐酸2号为0.1 mol/LNaOH溶液正确的结论是()A1号为1%酚酞 B2号为0.1 mol/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