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换工作报告 (精简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4618614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政府换工作报告 (精简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县政府换工作报告 (精简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县政府换工作报告 (精简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县政府换工作报告 (精简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县政府换工作报告 (精简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政府换工作报告 (精简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政府换工作报告 (精简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详细定稿版)2016年县政府换届工作报告 2016年县政府换届工作报告 16年县政府换届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16年3月8日在*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找文章到永州资源 .(:/123.ibsrx.n)一站在手,写作无忧!一、过去四年的工作16年县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全县人民在县委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精诚团结,负重自强,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局面。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四

2、年来,县域经济保持了持续较快发展。16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64亿元,年均增长13.1;农业总产值41.7亿元,年均增长9.2;工业总产值.48亿元,年均增长28;财政收入1.4699亿元,年均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11.37亿元,年均增长5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5亿元,年均增长9.9。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扎实推进,粮经比由7:3调整到6:4,省市级龙头企业从无到有,发展到13家。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实施,规模工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6.68,工业园区初具规模,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商贸、金融保险、房地产等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城乡消费市场日趋活跃。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农村税费

3、改革基本完成。国有集体企业、土地流转制度、粮食流通体制、农村教育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顺利推进。财政体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明显。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村级区划调整全面完成。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改革扎实开展。对外开放取得新的突破,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四年共引进重点项目62个,引进外资4万美元,内资14.5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6。外贸进出口额1396万美元。中密度板材加工、浓缩减水剂等一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大亚集团、远成毛纺、华隆化纤、金光集团等一批大项目入驻我县,建材大市场、皖西北农产品物流大市场投入运营,现代商贸城、大口径板材加工、金港湾五金交电市场等项目正在建设中。

4、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74亿元。改造省道49.2公里,新改建县乡公路0.7公里,新建“村村通”公路231公里,新改建公路桥梁31座。县城建设力度加大。二环路、南阳大道拓宽、城市防洪等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相继完成,改造旧城房屋27万平方米,新建群众休闲娱乐文化广场4个,市容市貌明显改观。一批小城镇和农民新村初具规模,全县城镇化水平较快提升。能源通信建设得到加强,完成农村电改造任务。以光纤为主的现代化通信络初步形成。广播电视“村村通”目标基本实现。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蒙洼、洪洼和临淮岗淹没影响处理三大治淮重点工程顺利实施,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2万亩。生态环境建

5、设步伐加快,林业产业较快发展,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2。环境污染治理得到加强,人居环境有较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16年,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1291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46元,年均分别增长14.7、6.4。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积极实施城镇养老、失业、医疗、工伤、职工生育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8570名城镇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居民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扶贫开发力度加大,年均减少贫困人口3.6万人,较好地解决了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科教兴县力度加大,“全国科普

6、示范县”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两基”教育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认真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人口得到有效控制。文化广电事业进一步加强,群众性文体活动广泛开展,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卫生服务和保健体系进一步健全,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切实加强安全监管,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国防教育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四五”普法圆满完成,荣获全省普法先进县,“五五”普法全面展开,依法治县取得明显成效。建立健全经常性、制度化的调处机制,人民内部矛盾得到妥善处理。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持续开展“严打”整治斗争,有力地维护了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认真落实党

7、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纠风治乱,严肃查办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着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大力实施“阳光政务”工程,对行政权力进行清理和规范,依法行政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机关作风有了较大转变。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16年是我县四年来经济增长质量最好的一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比上年增长11;农业总产值增长10.1;工业总产值增长.1;财政收入增长1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4;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1;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3.2和7.9。四年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干事

8、创业的氛围越发浓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今天的*,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四年的成就令人振奋,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深切体会到:一是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展不足、发展不快、发展不好是*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奋力崛起,必须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千方百计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必须坚持把工业作为县域经济的第一重点,千方百计提高工业化水平。工业化水平低、产业结构层次低是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

9、根本性问题,也是*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关键所在。实现*奋力崛起,必须牢固树立工业意识,举全县之力组织工业突破,全面提升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和带动力。三是必须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经济的第一抓手,千方百计扩大引资总量、提高招商质量。招商引资是推动我县经济增长最现实的选择和最有效的途径。实现*奋力崛起,必须坚持大开放战略,切实加大力度,坚定不移地推进招商引资。四是必须坚持把群众利益作为政府施政的第一目标,千方百计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奋力崛起,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

10、调动和激发全县人民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五是必须坚持把优化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要素,千方百计塑造*新形象。环境决定着招商的成败,制约着发展的进程。实现*奋力崛起,必须全力营造人人关心*发展、人人爱护*形象、人人支持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着力塑造*诚实守信、善谋实干、文明规范、改革开放的新形象。各位代表,过去四年的发展,为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谱写了崭新一页,为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县人民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与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11、、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其他各界人士,向离退休老干部、老职工,向武警官兵、预备役部队、政法干警,向在我县创业的境内外投资者、建设者,向所有关心支持*建设与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水平低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总量与全省平均水平存在很大差距;经济外向度不高,招商引资仍处于低水平状态;财政收入结构不优,收支矛盾尖锐;城镇化水平低,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社会各种矛盾不断凸显,热点难点问题和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人口与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十分薄弱;机关

12、效能不高,经济发展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同时,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存在着作风不实、落实不力等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二、今后五年的任务未来的五年,是我县全面完成县九次党代会和“十一五”规划确立的各项目标任务的五年,也将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五年。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即将召开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县九次党代会和“十一五”规划确立的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思路,着眼建设富裕、开放、文明、和谐的新*,

13、以推进跨越式发展为主题,继续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大开放战略,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奋力崛起奠定坚实基础。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实现上述目标,我们既面临着中央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我县被列入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范围、东部资本和产业转移、省委省政府加快皖北和沿淮地区发展等众多机

14、遇,有着便捷的交通、独特的区位、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后发优势,同时也面临着工业化水平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等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和最根本的任务,不争论、不分心、不走神、不折腾,以更大的气魄、更好的效益、更快的速度推进跨越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坚决贯彻落实“五个统筹”、“三个相协调”,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殚精竭虑,凝心聚力,埋头苦干,开拓奋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切实做到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

15、,各项工作有新举措。(一)着眼建设富裕的新*,全力推动县域经济的新跨越紧紧围绕“富民强县”目标,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力推进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经济新跨越。坚持把工业作为立县之基、强县之本,实施“工业突破行动计划”,16年工业化率达到28,实现三次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转变。一要强力突破园区建设。实施园区建设的全面提速,把工业园区建成工业的集聚地、经济的增长极和社会各界创业的乐园。加快制定新一轮园区发展规划,完善园区空间布局,坚持工业向园区聚集,项目向园区集中,投资向园区汇聚。着力提升入园项目的工业比例、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坚持把园区作为“特区”来办,创新管理和服

16、务体制。整合资源,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实现“七通一平”。力争到16年,建成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以上,入园企业100家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以上。同时,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建设工业集中区。二要强力发展产业集群。坚持走工业门类集中、空间布局集聚、发展模式集群之路,大力发展规模工业。以化工总厂、合成化工和绿源化工为依托,抓好重点技改和技术创新项目,做大做强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以特种电机和建筑机械制造为重点,推进产品系列开发,形成机械制造产业集群;以大亚、金光、苏皖木业、黄岗柳编为龙头,加快林产品开发,形成林产品产业集群;以毛纺、棉纺、制衣、玩具加工为主体,形成纺织和服装加工产业集群;以会龙蔬菜市场为龙头,培育和壮大蔬菜加工产业集群;发挥资源和传统产业优势,重点抓好畜禽、粮食、油料、饲料、酿酒、皮革、食用菌、活性炭等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建设,形成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注重产业发展趋势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