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悟教师真实生活的教育叙事开始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4615083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感悟教师真实生活的教育叙事开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从感悟教师真实生活的教育叙事开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从感悟教师真实生活的教育叙事开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从感悟教师真实生活的教育叙事开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从感悟教师真实生活的教育叙事开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感悟教师真实生活的教育叙事开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感悟教师真实生活的教育叙事开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感悟教师真实生活的教育叙事开始教育变革的真正“秘密”正隐藏在日常教育经验之中,并且教师们的日常教学实践也在不断地赋予变革以真实的意义 20世纪后期特别是80年代以来,西方的叙事学理论对中国人文社会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在开阔研究视野和拓展研究方法方面,对许多学科都具有一种推动的作用。教育叙事在国内学界已是一个相当热门的话题一、 教育叙事研究得以重视的原因教育叙事研究受到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前教育研究存在的一个基本矛盾,即理论研究越来越抽象,与教育实践者的经验联系却越来越少,造成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隔阂与分裂。原因在于教育理论中相当多的研究因为可操作性问题而无法有效指导教育实践;同时,教师在

2、实践探索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未得到有效的理论总结和提升。教育叙事研究受到重视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教育研究取向的变化,表现在:1、 重视教学上的反思反思不是简单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反思不仅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也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和进步,实现教与研、教与学的统一。2、 重视教学中的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意味着教师发现并提出问题。它是一种“参与”的态度,提问者需要把自己“摆进去”。这种把自己“摆进去”意味着提问者已经成为此问题的“参与者”,教师能否以“参与者”的态度提问将直接影响着提问者“参与”教学研究的程度,也直接影响着教学研究对教育实践的改进程度。正因

3、为教学中出现了问题解决的需要,而这种需要由教师和学生去共同去解决。因此,教师从中就可以获得教学中更为细致、更为具体的材料和情境,据之进行反思,并将反思的过程及结果以研究报告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这样的过程,教师得到不断的理论提升,其反思成果共享出来则给其他同行提供了更多的经验范围空间,并从中得到更多的教学启示。可以想见,教育叙事研究的确能给我们一些价值期待。二、教育叙事的概念及本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叙事研究”,借鉴了文艺理论中的“叙事学”。简单说,“叙”就是叙述,“事”就是故事,教育叙事,即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过程。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

4、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也有人这样描述,教育叙事研究,就是通过教育主体的故事叙说来描绘教育行为、进行意义建构并使教育活动获得解释性的意义理解。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相对于以往的科学化研究而言,教育叙事研究更强调与人们教育经验的联系(即以教师自身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并通过故事叙述来描述人们在自然情境下的教育经验、教育行为以及作为教育群体和教育个体的生活方式(即以教师自己的故事建构为手段)。因此,教育叙事研究强调的不仅是客观规律的发现,而且更加关注人们教育经验的存在意义。概括的说,教育叙事研究就是一个客观

5、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然而,教育叙事中的故事叙述,并不只是一些有关教育过程的客观记录,而是一个主客观相互建构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不仅要高度关注教师自身的内心体验,重视教师的意义感受,让教师学会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更要学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反思和挖掘自我,表达自己的思想,成为自主的专业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在研究过程中,它所致力的对象不再是抽象的、普遍的原理性概括,而是通过有关经验的故事、口述、现场观察、日记、访谈、自传、传记、书信以及文献分析等,来逼近人们的教育经验和实践本身。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目的不只是关注教育“理”与“逻辑”,而且关注

6、教育的“事”与“情节”;即使提出教育“理”与“逻辑”,也使这种“理”与“逻辑”从具体的教育事件及其情节中成长出来。采用叙事研究必须基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关注教学实践中的 “教学问题”和“教学冲突”,通过叙事报告反映出作者自己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要自己对教学的反思。 三、教育叙事的基本方式教育即生活。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学离不开教师的生活,因此,从内容上看,教育叙事通常包含三种基本方式,即教学叙事、生活叙事和自传叙事。1. 教学叙事“教学叙事”即教师将某节“课堂教学”叙述出来,使之成为一份相对完整的案例。教学叙事不只是将课堂教学进行“录像”。“课堂教学实录”不能表现教师的“反思”以及

7、“反思”之后得到的教学改进策略,所以,教育叙事通常采取“夹叙夹议”的方法,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以及对这一节课的反思插入到相关的教学环节中,用“当时我想”、“现在想起来”、“如果再有机会上这一节课,我会”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教学改进”的考虑。2. 生活叙事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处于课堂教学之外。所以教师的“叙事”除了“教学叙事”,还包括教师本人对课堂教学之外所发生的“生活事件”的叙述,涉及教师管理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包含“德育叙事”、“管理叙事”等,可以称之为“生活叙事”。3. 自传叙事从“教育自传”中可以了解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老师们以这种说话的方式学会“自我反思”,并经由“自我反思

8、”、“自我评价”而获得某种“自我意识”。 四、教育叙事的特点具体而言,教育叙事研究具有如下特点:1、 真实性。教育叙事研究所叙述的是来自已经发生过的教育事件,是真实可信的教育故事,不是设计的事件。因此,教师平时要善于捕捉这些教育故事的“源文件”,只有“原汁原味”的教育事件才有特定的意义。2、 人物性。在教育叙事研究中,叙述者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他们自己故事里或别人故事中的角色。叙述者将自己放到故事中,用自己的视觉去观察和体验,对事件中的某个角色(学生等)作出较为科学与合理的行为和心理的“假想”,从而使故事的人物角色“更饱满”。3、 情节性。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别的冲突、问题或使生活变得复杂

9、的任何东西,所以叙事研究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通常有与所叙述的教育事件相关的具体人物。4、 可读性。阅读者可以从叙事报告的故事情节中看到教学影像,清楚的把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用内省、比较的方法去解释报告中的问题解决。这种影像化的故事情节提供给阅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对于教育者而言,这种感受对教学观念、方法的改进影响会更具体,更深入,因为我们知道,具体经验对于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5、 感悟性。教育叙事研究获得某种教育理论或教育信念的方式是归纳而不是演绎。也就是说,教育理论是从过去的具体教育事件及其情节中归纳出来的。6、 共享性。教育叙事研究与教育Blog相结

10、合,恰是一种天赋的完美结合。一个是教师的所思所想,一个是全球化的数字化的交流环境,二者融为一体,为每一个普通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因此,进入2004年后,人们普遍认为,教师写自己的教育叙事并结合Blog发表交流,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切入点。 五、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四要素根据前面对教育叙事的理解,笔者认为,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包含以下四个要素1. 教育思想叙事研究首先就要体现教师的的思想、理念。教师具有怎样的理念,秉持怎样的信仰,决定着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做法。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的信条会引导着教师在言行举止中事事处处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考虑学生将怎样看、怎样想,从而选择有益于学生成长

11、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思想具体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当中,表现为教师的教育理念先进与否、教育思想系统与否、教育认识独特与否。2. 教学主题有了问题,学生就会产生心理困境,有心理困境才有学习的动机。问题解决的前提是有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解决的动机因素取决于问题情境。显然,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问题情境的建构都必须孕育在某个环境中,针对教学而言,就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主题。因此,教育叙事研究中,明确教学主题是必须的。3. 教学情节教育叙事报告是既区别与抽象的理论研究,又不同于缺乏理论总结与提升的经验实践。它最明显的特征是包含反思的理论提升,同时具有典型的、真实的故事情节。正是通过这样的情节,阅读者才能

12、从叙事报告中看到教学影像,从而获得教学启示。因此,对“教学事件”的描述,尤其是对那些教学矛盾集中的那些事件进行细致描述(包含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当时的感悟等),在教育叙事研究显得非常关键。4. 教学反思如前所述,教育叙事研究不是简单的叙述,不是课堂教学实录,它的文体可以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它的内容则包含教师在教学过后的思考。只有经过这样的反思过程,教师才会在经验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才能不断重新改进自己的教学。在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中,反思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部好的教育叙事研究,不仅是教师自身心路历程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是其他教师借以反思自身的基础和对照学习的镜子。”我们预

13、见,教育叙事研究能够激起一线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热潮;我们相信,教育叙事研究能够开创教学研究的新局面;我们期待,教育叙事研究能够真正意义的促进教育,为教学交流、教学进步实现它应有的价值。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案例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如何教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 要任务之一。本文就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艺术谈谈具体教法。 一、利用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掌握单词的拼写形式。单词的读音和拼写形式是单词存在的基础,是各个单词相互区别的第一要素。在词汇教学中,要注意音和形的统一结合,使学生把一定的音与可能对应的形联系起来,又把一定的形同可能对应的一定的音联系起来,通

14、过反复练习在大脑中建立起来一类一类词的音、形 模式联系,如让学生把长元音i:和she, see, sea, piece等单词中的元音字母及元音字母组合的形联系起来。 二、利用具体情景掌握单词的读音和语义。具体情景指的是生活情景、模拟情景、表演情景、直观教具情景、想象情景,在具体情景中教单词、学单词,不但可以克服孤立记单词容易遗忘的缺陷,而且能培养学生灵 活运用单词的能力,学会在交际中使用单词。 三、教新词的艺术。 一、介绍新词汇(让学生先不看书,看教师示范表演。) 1.翻译法。把单词写在黑板上,然后译成汉语介绍给学生,这样教单词既快又简便,适合初中一、二年级学生。 2.直观法。 1)利用实物介

15、绍新词汇。如:Look, this is a watch.(用手指着手表) 2)利用图片介绍词汇,如:面部(faces) (用手指面部的图片) 简笔画要画得快,边画边交流,达到用画表达词义。 3)用模拟、示范动作或面部表情介绍词汇。如:LookI am opening the door. I am writing some words on the paper.然后利用手势、动作指导学生模仿做。 总之,用直观法教词汇,生动活泼、快而有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易忘记。 3.用举例的方法介绍词汇。如:教lazy 这个词时,就可以说:All of you study hard, but Xiao Ming doesnt study hard. He is very lazy. He gets up late and then does nothing all day. He is not a good student.这样通过一个例子使学生既练习句子,又清楚、准确地领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