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学生学情分析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4612112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学生学情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学生学情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学生学情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学生学情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七年级学生学情分析 初中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对减少两极分化,开发智力,发展思维,培养人才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提高中学的教学质量,必须从七年级抓起。下面就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搞好七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根据学生心理特点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七年级的学生具有半幼稚,半成熟,半成人,半儿童的特点,是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七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思维简单。从小学到七年级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内容,使他们不仅带着好奇心去观察世界,而且以好奇心去探求知识。因此,刚进入七年级,他们抱有新

2、的希望;渴求在新的环境中得到新的知识,对各门功课都有一种新奇感,带着这种期望心理,带着这种求知欲望,刚开始就遇到了大量的枯燥的概念:如有理数,相反数,正数,负数,绝对值等,如果这时教师不能在教学中正确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就很可能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因此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搞好七年级教学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从旧到新的搞好教学。由浅入深,自然过渡,学生学起来容易接受和理解。另外,也可以在引入新概念前,向学生简单讲解一点数学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七年级数学以“符号”,“字

3、母”为主要研究对象,比起小学算术以“数字运算”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内容要复杂的多,抽象的多,而小学生思维能力不强,到了初中,思维特点有了较大发展,但能力的发展并不是突变的,仍要有一个培养过程,因此,我在讲解新知识时,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问题的剖析。七年级数学概念教学可通过向学生提供有关实例,给学生以感性材料,从中抽象出本质属性。概念的引入尽量从生产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如从杆秤,温度计等引入数轴的概念。借助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引导学生利用点在数轴上的不同位置去理解,概括出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

4、这既符合七年级学生直观形象思维的心理特点,又可以区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把这些概念串在一起,形成一个用以描述有理数的系统,使这些概念在学生的印象中得到强化。学完字母表示数及建立代数式后,使学生会用含字母的一般式子来表示有理数。如有理数a表示正数时,记作a0,表示负数时,记作a0,表示零时,记作a=0,a的相反数记作-a,a的绝对值记作a,当a0时,a=a,当a0时,a=-a,从而引起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三,根据学生注意力集中不能持久的特点,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七年级学生好动。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根据教学目的和教材特点,联系学生实际,加强组织

5、教学是七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课前备课要精心设计,周密设计由浅入深,课堂讲解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语言要精辟,形象生动,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教学活动中,课堂上要有讲有练,教师的精辟讲解和学生的适时练习要紧密的结合起来,做到讲中有练,练中有讲,边讲边练融为一体。 如通过练习相同的乘数的乘法运算,概括出乘方的概念。教师上课一开始就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引导,重视启发诱导。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不断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对七年级的教学,还有待于长期的研究和实践。结合现代先进的教学理念,坚持教学改革,坚持理论学习,争取把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提高到更高层次。【精品文档】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