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用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4608533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我所欲也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鱼我所欲也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鱼我所欲也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鱼我所欲也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我所欲也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宝鸡市陇县堎底下中学“高效课堂”教学工具 九年级语文导学案鱼我所欲也导学案设计者:张小英 审核:九年级语文学科组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3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4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5、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学习重点】:目标1、2【学习难点】:目标4【预习导引】一、结构化预习指导:(温馨提示:课前的努力,会让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2、) 1、一读课文,了解作者与作品的有关常识。 2、二读课文,要求:先在文中划出生字,并查字典把正确的读音写在书上。 3、三读课文,力争熟练、流利的朗读。试着结合课后注释翻译课文。 4、四读课文,在诵读中勾画你不理解的句子。 【知识链接】: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礼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

3、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文笔特点。【自主学习】1、你认为本课应该掌握的字音字形有(至少5个:)2、重点词语解释(写句子,词语加点,不少于4个词语)3、重点句子翻译(写原句并翻译,不少于2个句子)4、你认为应掌握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有:5、试译全文。6、通过自主预习,你还有哪些问题想在课堂上探讨?请写下来。自我评价: 学科长评价: 老师评价: 【课堂探究】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

4、言特色。【学习过程】: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2)教师点评。 2、质疑解疑,疏通文意 (1)小组内活动:你问我答 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请同学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2)生问师答 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3)小组展示交流 【当堂检测】1.解释下列词语(我是有心人,写过我就会记得特准特牢固!)【有甚于】 【苟得 。【恶】wu, 。【患】 。【使】 。 【何不用也】 【由是】 。 【是故】 。【非独】 。 【勿丧】 所欲 。 得兼 【呼尔而与之】 。 【蹴尔】 。【

5、不屑】 。 【万钟】 。【何加】 。 【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乡,通“ ”, 。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 【本心】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 理清课文的论证思路,掌握论证方法,理解本文的主旨,深入鉴赏本文的说理艺术;品味孟散文的语言特色;古今对读,品评孟子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学习过程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3、简要分析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进行说理的?【当堂检测】阅读全文,完成46题。(12分)4解释句中词语。(4分)二者不可得兼 得: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得: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是故: 蹴尔而与之 蹴尔: 5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_(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_6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成语就源自文章第一段,这个成语是:_;简要概括作者在第三段中阐述的观点:_。(4分)【拓展提升】 本文阐明了 的道理,提出了“ ”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 的人,斥责了那些 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学习了本课。你的收获是 老师评价: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