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九年级第五单元第三课第二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学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4602094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九年级第五单元第三课第二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九年级第五单元第三课第二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九年级第五单元第三课第二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九年级第五单元第三课第二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九年级第五单元第三课第二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九年级第五单元第三课第二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80年代末的东欧剧变以及苏联解体的情况。 21教育网(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观察历史地图,在过程中培养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水平;通过阅读材料和小组合作分析,学会“论从史出”,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要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实事求是,坚韧不拔地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道路。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东欧剧变及实质;苏联解体。(二)难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如何客观的理解这两个事件带来的影响。 三、教

2、学策略(一)采用“质疑合作探究归纳”的模式实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展开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21cnjy(二)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收集相关影视资料和文字资料。(三)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并且记录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疑惑。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5分钟)出示“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和“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比地图提问:从图上你看出了什么?”生:“社会主义国家的数量大大减少了,东欧版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读图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新课教学(30分钟)走进东欧剧变疑惑一:二战后,东欧各国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出示当时东欧一位

3、领导人语录我们不应该奴隶般的模仿外国人的模样)疑惑二:东欧各国如何实行改革?(以捷克斯洛伐克改革为例“布拉格之春”)疑惑三:东欧各国改革的结果如何?(出示表格“二战后东欧各国的外债”)解疑一:结合已学“奴隶般”东欧各国在二战后受控制;“外国人”苏联;“模样”苏联模式(得出结论:改革的原因是苏联模式不符合东欧各国的国情)解疑二:阅读卡政治上:经济上:(得出结论: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却被莫斯科寒流中断)解疑三:观察表格(得出结论:各国改革成效不大,外债严重,社会危机加深)1通过表现三个疑惑,引导学生积极从相关的地图、图片及文字资料,学会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其进一步解决问题水平2层层疑惑,让学生一步步

4、去探索真相,使他们了解东欧剧变的背景,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探究东欧剧变1表现图5-37,剧变后的东欧,思考东欧剧变,“变”体现在哪些方面?2表现材料:陈其琛回答世界知识杂志的一段文字1观察地图:变体现在版图的变化(德国、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社会制度的变化(实质)2概括材料:东欧剧变的原因:历史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这部分的内容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培养学生形成“论从史出”的水平,以及学会分析概括东欧剧变的实质和原因揭秘苏联解体1表现“苏联生命周期表”1985年手术指的是什么?手术的结果如何?2表现图3-39“八一九事件”1阅读p2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政治上、经济上、对外关系上)2看图

5、:改革的结果是苏联日益动荡,爆发了“八一九事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直观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成了苏联解体的催化剂感悟苏联解体1表现“苏联生命周期表”1991年死亡指的是什么事件?2表现图5-40“独联体”国家3视频资料苏联解体4小组合作,概括苏联解体的原因1观察地图:1991年,独联体的成立标志着苏联解体2观看视频,感受印有镰刀锤子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降落3以小组为单位,实行讨论,组长汇报1通过影视资料还原1991年苏联解体的过程,让学生感受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曲折性2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课堂延伸(3分钟)以史为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我们国家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

6、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讨论,各抒己见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联系热点知识课堂小结(2分钟)伴随着东欧的风云突变,苏联走向了解体,宣告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终结,也宣告了两极格局下冷战落下帷幕五、板书设计(一)东欧剧变 (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的背景 1戈尔巴乔夫改革2东欧剧变的表现、实质 2八一九事件3东欧剧变的原因 3苏联解体的标志及原因六、教学反思(一)成功之处1本课是九年级下册,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知识的水平。教学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阅读文本材料和合作探究过程中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获取信息,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

7、有2本课采用质疑教学法,在层层问题的创设下,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习知识、学会分析归纳等学习历史的方法。并通过课堂小结和课堂延伸,升华本节课的主题。3本节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学习世界历史的热情有所提高,基础知识得到落实,重难点得到突出,教学目标也循序渐进地得到实现。(二)不足之处1本课的知识距离学生认知是有一定距离的,有些知识点比较抽象,虽然用了地图及文字材料来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但如何做到表述得更加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我认为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21cnjycom2本课涉及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知识点比较多,因此,在材料的取舍和提炼上面,在时间分配和把握上面,今后,仍然要注意改进。www.21-c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