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对小学生影响的具体表现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4599429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文化对小学生影响的具体表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网络文化对小学生影响的具体表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网络文化对小学生影响的具体表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网络文化对小学生影响的具体表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网络文化对小学生影响的具体表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文化对小学生影响的具体表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文化对小学生影响的具体表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文化对小学生影响的具体表现 网络文化与传统的文化传播形式相比具有其优越性,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接收方式,由单一接受变成了人与人的交流互动;同时受多元网络文化影响,网络文化的日益渗透影响着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与价值观念。(一) 改变了小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传统的信息传播主要依靠电视、报纸、杂志和书,这些信息传播最大的局限性就是即时性不够,同时信息的来源比较单一。就电视来说,其主要以视频为信息传播的工具,通过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虽然其内容相对报纸杂志而言十分丰富,但是对于接收者而言没有选择性,只能进行单方面的接受,不得不去看这些信息,而自己想要了解的、有兴趣的内容很有可能都看不到。因而在某种程度来

2、说存在着一定的“强迫性”,选择的余地不大,一方面是有利于信息的监管,另一方面是难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而玩网络文化则不同,网络文化开放性、公开性的特点,同时还具有搜索功能,用户可以不再局限于所提供的内容,而是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资源与信息的定位,甚至可以实现“私人订制”。这就大大改变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拓展了视野。对于小学生而言,可以极大地满足其好奇心的需要,同时能够在网络文化的大环境中接受各式各样的信息,有利于增长知识面,拓展视野,同时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高效地搜索信息并利用信息。当然,网络文化这种新形式也为小学生带来了弊端,由于其信息搜索的便捷性,信息内容的丰富性,大量不良信息得不到有

3、效地遏制,加上小学生自我控制力不足,信息鉴别能力也不够,因而极易被不良信息所迷惑,产生重大的危害。比如游戏上瘾、过度关注娱乐等,从而忽视了优秀文化的学习等等。总之,网络文化的发展,使得网络文化成为了小学生接受信息的主要方式。“互联网”时代大大革新了教育与学习技术,也使得信息的收集变得方便快捷。这些都引导着小学生信息接受方式产生变革。(二) 改变了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由于网络文化具有可选择性,小学生只需要通过搜索引擎就能够获取自己想要信息。从而在这样的条件下,小学生由于缺乏自制力,极易对于感兴趣的内容如游戏、聊天工具等产生依赖,甚至上瘾。这种不同的文化形式,以及丰富多样的内容,同时又能够按照自己的需

4、要而任意获得,这就大大改变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从学习的角度来说,由于网络文化及其丰富,只需要输入几个字就能够搜索出上万条的信息。尤其是随着在线学习的发展,网络学习资源更是枚不胜举。新兴教学方式的兴起,如慕课、公开课,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同时轻而易举的知识获得,又使得小学生在学习中的思考能力下降,甚至不愿意思考。因为很多问题只需要在网上提问就能够很快地解决。若学生长此以往,则极易养成不爱思考而依赖于现成答案的习惯。从人与人的沟通角度来说,网络文化使得人们热衷于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获取信息,并习惯于足不出户就能够与他人沟通,在加上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严重,从而导致小学生在回家之后,沉浸于网络虚拟

5、世界,通过网络游戏、娱乐节目等来填补心灵。长此以往,则忽视了与现实世界的互动,不利于良好社会关系的构建。从时间的分配来说,由于网络文化在不断地更新,信息的容量以几何级的速度来增长,而小学生对于未知又充满好奇与兴趣,从而导致在网络文化环境中难以自拔,花费大部分时间在网络文化中,甚至于熬夜,成为“夜猫子”,日常生活习惯被打乱,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 总之,网络文化极大地改变了小学生的文化生活,丰富的内容与方便快捷的内容获取,使得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也随之改变,一方面是“适应”网络文化的节奏,另一方面也是在被网络文化所“异化”。(三) 改变了小学生的审美与价值观网络文化通过对社会的描述传递多样化的信息,为

6、群体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审美空间,同时这些信息也影响着他们的审美素养与价值观。“人们今天所称的流行娱乐实际上是为文化工业所刺激、所操纵、所悄悄腐蚀的要求,它与艺术无关。” 尤战生.流行的代价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M.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在商业利益的刺激下,一些媒体为追求看点与卖点,进行恶意炒作,网络“神剧”层出不穷,娱乐八卦让人眼花缭乱,“穿越”修改历史成为一种时尚,改编古诗成为一种“才能”。这些信息虽然满足了大众寻找刺激与好奇心、娱乐身心的心理需求,但是在与此同时大众媒体也将通俗变成了庸俗与低俗,制造了大量的垃圾信息。而这些垃圾信息的共同特点都是以满足受众的一时视觉享受与

7、精神快感为目的,缺乏精英文化所具备的文化内涵,只能给人短暂的感官享受,而无法给人真正的精神享受。这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小学生在审美在过程中的审美感受力,只关注事物所能带来的视觉冲击和感官的愉悦,仅以感性为指导观察美、判断美,弱化了审美想象力、审美感悟能力和审美认知能力,弱化了小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除了网络文化出现审美庸俗化与泛娱乐化之外,网络文化在引导人们价值选择方面也产生巨大的作用。面对日益充斥于网络的经济利益与名声,大量关于明星报道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关于财富、“网红”的事件也是不断地填满了头条,这些以低级趣味,过度宣扬金钱、容貌与名气的信息,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是产

8、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生的心灵不再那么单纯天真,而是过早地被社会不良风气与价值观所污染,开始追名逐利,甚至以家庭背景作为自己的资本做一些不道德的事情。曾经就有报道,一个中国学生家庭富裕,就问爸爸“我们这么有钱,为什么还要上学?”由此可见一斑。当然网络文化在宣传社会正义,引导正确价值取向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以官方媒体为代表,引导着人们朝着国家的目标与社会规范前进。四、网络文化对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积极影响(一)网络文化丰富了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网络文化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促进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形态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变为动态;教育内容因网络的超信息量变得丰富而全面,并且具有可观

9、赏性和可选择性。 倪春秋. 网络文化对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 8(6):65.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任何一个有关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都能够在网络上搜索到香相关的信息,除了文字信息,更有大量图片与视频信息。使得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显得更加形象而立体,能够从多个角度来对相关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进行讲解与拓展。同时,大量的文化信息承载着优质的思想道德内容,其中的事例以及所蕴含的道理均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思想的影响。从而使得思想道德教育不陷入仅有理论知识,而不见具体事件与情境的弊端。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文化在更新速度上远远优于传统文化,从而在思想道德教育内容选

10、择上有更大的空间,不断地更新也带来教育内容的创新,推动了思想道德教育在内容上的与时俱进。 (二) 网络文化拓展了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 网络文化作为一个文化传播的载体,能够有效地拓展小学生的教育思想道德途径。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借助课堂理论的灌输,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思想道德的培养,这种方式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太适用了。在这个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在经受网络文化的熏陶下,小学生的思维与兴趣点已经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而要有效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除了进行理论灌输之外,网络文化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由于小学生本身热衷于网络文化,同时网络文化也深深地渗透了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既然如此,就应当以网络

11、文化为一种教育的手段,发挥其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网络技术这个平台,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与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相比,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互动便捷、情境性强等特点。网络文化本身具有的思想性、导向性就能够运用到思想道德教育中,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可以通过结合网络文化的特点,搜集最新的网络信息,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以网络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技术平台,通过网络互动、道德事件的交流等,促进小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提高。(三) 网络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效率网络文化具有即时性和开放性、共享性的特点,在网络平台中,各类思想可以相互交流互动,

12、同时丰富的教育材料能够及时获得,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师不再是最主要的知识源,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机浏览学习资料,本质上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教育模式。 倪春秋. 网络文化对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 8(6):65.当学生在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变得主动获取信息,并参与讨论时,才能够对于他们想想法进行综合,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对相关道德事件的判断力与思考。这样就可以精准定位,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按照小学生存在的疑问进行教学比起全盘托出的传统教学,更具有生命力,也更符合小学生的心里特点,所获得的教育也更加深刻。在网络中人人享受着平等的地

13、位,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从而任何信息与想法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发表,小学生也无需因为某一方面的原因感到自卑或者羞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往往在民主的环境下,小学生才更有勇气与机会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再加上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在网络中变得十分快捷,没有地域的限制,从而对于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如影随形、无处不在。在经过多次的显性教育以及隐性的教育熏陶之后,小学生对于思想道德的认识就更加的深刻,更加具有执行力。五、网络文化对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的挑战 丰富的网络文化,先进的网络技术,拓展了思想的深度与广度,缩短了人们沟通的距离,影响着广大人民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在这个浮躁、多元与娱乐至上的时代,学生生

14、活网络化、言论表达自由化、言论权力扁平化和文化模式前喻化。这些场景颠覆了传统教育的影响,提出了教育权威失灵、教学控制失效及人格魅力弱化等挑战。 唐智松. 网络文化中教育引导的遭遇与对策J. 教育科学研究, 2006(5):5-8.这些都不利于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一) 网络文化的工作者缺乏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识由于网络的趋利性及市场性,部分网络工作者失去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没有坚守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这些网络工作者们通过网络平台制造和传播大量的垃圾信息,最典型的如色情网站、反动信息等等,这些网络工作者为了迎合人们的低级趣味制造出大量的有害信息。在网络文化传播的来源上,缺乏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识,不

15、遵守社会文明法制与法规,没有了道德与良知,甚至还传播谣言混淆视听。同时网络环境又是如此庞大和复杂,使得网络监管显得尤为困难。各类网络平台之间还存在着共同利益,更是为网络信息的监督与查处带来障碍。因此,在网络文化背景之下,网络文化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成为了影响整个网络文化的关键因素。多数网络文化工作者以自身利益为主,而忽视了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没有处理好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从而制造和传播一些不良信息,为整个网络环境和接受网络文化的人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小学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极易在不良文化的诱惑面前失去理智。而这正是思想文化教育所需要面对的。(二) 网络文化容易误导小学生思想道德方向 小学

16、生能够轻而易举地在网络文化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网络文化既是一个信息宝库,也有可能是一个垃圾站。 李进,李云,邹朴仙. 浅析网络文化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对策J. 中国校外教育,2023,(32):1.在这个网络平台中,存在着大量的垃圾信息与不良信息,他所带来的危害一种是潜移默化的,一种是直接的。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极易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方向产生误导。 首先是网络整体泛娱乐化对小学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人们缺乏耐心去深入学习也与思考问题,反而是在空虚寂寞之中寻找到大众狂欢。多数人渴望的是不需要通过努力就能够收获到名与利。一夜暴富,一夜成名,在这个善于炒作的年代十分流行。几乎每天都能够看到各类的花边新闻,各种没有底线的行为甚至引来了大量的粉丝,这种粉丝经济与效率经济,影响着小学生的价值观。曾经就有报道,中国一个小女孩在网络直播,做出一些不雅的语言与行为。在这个大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