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碳经济在中国中国和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课程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459591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低碳经济在中国中国和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低碳经济在中国中国和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低碳经济在中国中国和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低碳经济在中国中国和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低碳经济在中国中国和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低碳经济在中国中国和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低碳经济在中国中国和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课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低碳经济在中国中国和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课程 摘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金融危机和气候改变已然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两大挑战。现在,金融危机已在各国的努力下慢慢褪去了硝烟,全球经济已经在强有力的经济刺激的计划下有了好转,能够说,各国的经济又重新走上了一个新的成长周期。但气候问题却仍然给各国综合国力的增加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全球气候改变的大环境中,世界各国全部不约而同地向低碳经济的方向发展。即使哥本哈根会议并没有给低碳经济的发展带来预期的结果,但在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各国间占领低碳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博弈已经悄然拉开了序幕。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的龙头老大,发展低碳经济不但仅是给本国的经济发展发明了新的

2、成长空间,更是要在全世界树立起和平环境保护的大国风范,所以中国走上低碳之路,已是无法逆转的选择和挑战。本文即就中国怎样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作者的部分初步看法,供学者参考。关键词低碳经济;碳交易;碳税;立法;经济发展金融危机和气候改变是目前国际社见面临的两大挑战。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在席卷了全世界的财富以后,已在各国强有力的经济刺激计划和宏观调控之下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好转。而我们生活的地球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的环境摧残以后所爆发出的全球气候改变问题仍然处于日益严峻的境地。在全球气候问题的大环境下,为了延长经济增加的生命,世界各国不得不放缓经济发展的脚步,由单一地提升经济增加的数量转变为提

3、升经济增加的质量,这就是各国争先发展低碳经济的经济大背景。从发展条件的角度来看,金融危机无疑是催促低碳时代来临的良好催化剂。这场危机既放满了全球经济增加的脚步,更是给各国向低碳经济转型发明了新的契机。即使哥本哈根会议因为各方利益交错的关系没有取得预期结果,但各国争夺全球低碳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博弈已经在谈判桌下悄然拉开了序幕。提到低碳经济,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假如抓住这次契机,开发绿色能源,发展环境保护经济,不仅能够提升效率,扩大效益,更能够延长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寿命。而假如因为把低碳看成限制经济发展的枷锁而错过经济转型的巨大空间,那么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也将是被世界甩

4、在后面的悲惨命运。由此,我们必需紧跟世界时尚,选择低碳,研究低碳,保护低碳,用低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提到的就是碳交易。这是先今世界各国间普遍使用的一个减排控制的手段。碳交易就是温室气体的排放权交易,源于实体之间的减排成本和排放信用额差异。发展中国家能源效率低,减排空间大,成本也低。这造成了同一减排量在不一样国家之间存在着不一样的成本,形成了价格差。发达国家有需求,发展中国家有供给能力,碳交易市场便由此产生。在现在规模超出600亿美元的碳市场中,交易关键经过多种交易所发放的减排配额,或以清洁发展项目为目标的买卖进行。这便是碳交易在经济学领域的精髓所在。然而,碳交易

5、源于实体之间的减排成本和排放信用额差异。也就是说拥有排放权的企业,假如其排放量已经降低到法律要求的排放水平以下,这个企业便能够得到“排放信贷”,用以“支付”其它地方高于标准的排放量。显然,碳交易不一样于传统的政府需求管制,其调整权掌握在能以更低成本削减排放量的厂商手中,所以排放权证的公平性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的处理。而中国要想在碳交易的天平下得到最大受益,就必需大力发展环境保护经济,依据本国经济发展优势努力降低本身的污染排放量,获取排放信贷,去平衡本国经济发展的劣势。但发达国家经历了工业革命,经济发展已趋于成熟,这种碳交易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难免存在不公的现象。发展中国家因为经济发展需要向

6、发达国家购置排放量,又造成了财富流向发达国家。能够说碳交易假如没有合理的规制,只会造成富者更富,穷者更穷。在这种情况下,征收碳税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又面临了新的挑战。有关碳税,我们普遍的了解是针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所征收的一个税,也是一个减排政策的工具。它是以环境保护为目标,期望经过削减二氧化碳排放来减缓全球变暖。碳税经过对化石燃料产品的碳含量的百分比来征税,用这种方法来降低化石燃料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和碳交易等以市场竞争为基础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不一样,征收碳税只需要额外增加很少的管理成本就能够实现。由此可见,碳税的征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石化能源产品的价格,使得非石化能源在价格上更含有竞争优

7、势。于是,这将促进大家选择相对廉价的非石化能源,促进资源的节省利用,从而最终使得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有所降低。另外,碳税也将有利于推进消耗化石燃料产生的外部负效应内部化,将燃料成本内部化,经过增加能源的使用成本以达成降低能源消耗的目标,并以此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中国作为一个石油大国、煤炭大国,对资源的利用量能够说在世界全部是数一数二的,但对于资源的利用效率,中国却落在了其它国家的后头。这就说明中国十分需要从根源处理资源利用问题来达成减排环境保护的目标。今天的中国,不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不论是旅游业还是房地产业,全部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用市场来控制资源的使用显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所以

8、我们只有经过税收的方法来提升资源的使用成本,进而实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避免浪费和减排环境保护的目标。但征收碳税的本质并不是政府创收的手段,所以对于碳税征收,就需要我们依据详细情况制订出适宜适当的标准来控制企业行为。首先,这个标准的制订并不是说狭隘单纯地依据本国的详细国情,我们还需要综合其它国家的发展情况,需要把自己放在世界经济发展情况和气候改变情况的大环境中,需要对于自己和发达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和不一样,需要考虑很多客观原因来帮助完善这一征收标准的制订。其次,这个标准的制订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的经济每时每刻全部在改变着。科技创新的脚步,社会进步的速度全部要求我们不

9、停更新判定标准来适应这个社会。碳税的征收标准也是一样,倘若一直囿于既定的标准不变,而不去作出必须的和时俱进的调整,那势必会造成碳税这一手段的作用无法得到最大的发挥,甚至引发负面效应。另外,碳税作为一个新的调控手段进入中国经济,也需要企业主动响应,尽可能缩短接收时间,用最快的速度让碳税政策的效用最大化,进而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成长。从可行性的角度来看,因为和全球气候改变联络在一起,碳税在理论上被设定为需要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管理体制,以实现最优产出。尤其是一个国家或地域在确定排放限额及减排目标的情况下,在国家或区域的层面实施碳税还是含有相当的优越性。所以我们也需要利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碳税政策的实施实施

10、。低碳经济建设需要有对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保障。中国现在已经有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法规,对于含有长远、战略性的低碳经济,包括生产、消费、流通很多步骤,只有在明确的法制规范下,才能稳步实施。目前,中国在应对气候改变的法律法规、战略计划、政策体系方面等很不完善,很多领域依然处于空白状态,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也处于起步阶段,尚没有政府规范性文件,更谈不上低碳经济立法。所以,在宏观把握上,我们亟需政府掌控全局,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来扶植低碳经济主导全国经济发展。现在,由中国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课题组完成的“中国碳税税制框架设计”专题已经完成,汇报提议十二五期间征收碳税,因为全部外部环境已经具有,最早可于

11、明年开始进入实施阶段。从国家的政策制订到平时我们将“低碳”随时挂在嘴边,这一切全部表明,原本认为还离我们十分遥远的“碳税”,似乎也在一夜之间走进了现实,快步来到了我们身边。诚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老大,发展低碳经济的任务任重而道远。这关键表现在发达国家的转型,是从后工业化社会的起点开始的转型,关键目标是为了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实现能源安全,寻求新的竞争优势和经济增加点。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却是一个截然不一样的起点和任务。我们不但要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节能减排,还要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降低贫困,完成国家的当代化进程。作为后发国家,中国要在一样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任务。所以,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内

12、涵,远比发达国家的转型愈加丰富,意义也愈加重大,任务也要愈加艰巨。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道路上,中国还需要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资源和环境的约束问题,比如依靠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低下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潜力有限等等。因为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能源结构调整的难度大,中国在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将比其它国家受到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压力,付出更高的代价,面临更大的困难。除此之外,能源的利用率也是我们亟待处理的一个问题。现在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3%左右,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这么的差距表明,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拥有巨大的潜力空间。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全球性革命,包括的

13、领域渗透到生产模式、生活方法、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每个角落。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向低碳经济转型,远比发达国家艰巨。不过,不论是从全球气候改变的趋势、国际政治经济压力,还是从中国实现可连续发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来看,迈入低碳经济时代,中国别无选择,唯有勇敢应战。所以,面对低碳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形势,我们要坚持和时俱进,以更务实的姿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参考文件1庄贵阳,张磊.从气候改变到低碳经济OL.碳税.baidu百科.XXbaike.省略/view/?fr=ala0_1.2曹海丽.征收碳税的中国猜想J.新世纪周刊.3鲍芳艳.征收碳税的可行性分析J.时代经贸,2021(8).4田晓洁.中国能否征收碳税J.中国船检,2021(11).5周艳.对碳税问题的研究J.会计之友,202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