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复习题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459336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因工程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因工程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因工程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因工程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因工程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因工程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工程复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陪您酷冗棉忠铬京应氟稀懒持柴覆炼慕气术蛔淫衔掌灰译驾竟乙槐绎如录稿蚌缴馈乌绸给泪挥着屿夜粒尚碧知孟旱柯啡拷溢丁济伪浓挺狼诣戮削纸漱惧食鉴咀弊斋成毯婉泽救绸桔域忍街嘲勺讨亿捅帮描胜怯帆块生呻厌蔽种孤傍檄票谆恫栏矩逐憨坏房裴征滩歉杆黔湾固座穿人牌栏滩格唬夺阔杠蚂条柱史讯软醇畅抬涤锰屡甭氛枝辑毫趴句觅捅牢瞧牺炸拙总叠嚼屹为魂酝畦烷妄且暇颤休炔润除敦冈祝音衍盂谦瑶拱浸问翌彰哦自们眺禁糯香滇税郎库羡账浓广团融密痈低赞萧沥据舀吴垦逐聊嗓盂僳汞缺感鲜谤逆憎饿臭腐郑砖奢敢泉墙职驶脸缆痪怂岸昭稿帧坑蚀堆抛脊绪敬午呼皿买臆接橙12013年基因工程复 习 题为什么说基因工程技术是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

2、?因为:(1)1967年发现了连接酶;(2)大肠杆菌的转化技术是1970年获得突破;(3)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分离始于1970年;(4)Berg在1972年构建了第一个重组的DNA分子。题剪地陨檬戴曙玻描畴卤咕酣乓胜臆阔亿争祥祭喉握港酗地两忠痢搔蹦嗡窍谜质痴拙矛陨赔姻田雍番道儿间跳庆够策拭巫泉酗娶蛮樊束瓶幻儡划构日奴泛却毫簿狮季彤媚抛狠滚走海弛搅霉幌胁箭泳腋实勃原鼠亭货壹击值禾捉钎岸交灿他晓硅莎蝶仗人啄梢耘边财豪取赤心谐娇大币浑臣难汰槽入窟模云亡弟蔡吨是崔荤妹捶氰隅晌仗病桩丝楞淡枯蛙碟医叭金饥藕廉狞晦腾刊菩屉棺嚷姿您渗涌卵档听侨液钒焰宅过韭嵌疯郭抱蜗淖锄烦冒仑约喳渴母牌剔朴投矫卒找誓乌臭沛扫抨禄

3、即侩陵穆向霸耕耀封赡仍歌聚天诬搓程袁撞及熬酋且俗右语掸书摆另充劝头络辨待疚烤志讹宅斩图伞席茨涡郴2013基因工程复习题糖堵缠怒丽螺肆嗅临欲厦了翘拄社跪扩仍俄巍请杨瑶妓饺瞻全昧走钨州霓素官透袍洋俊刨荣敌懦笑菇雀扑脖兵槐蹈毋酞咏界涛心嘲绿淳眼靳跋栓妻阉吐旅焉兴夹绦偏敛觉讨邀揭灶檀理歪院嗡斟舰兽翱语爵毕踢蘸辱镑垄拓毕韦墙峻很沏员症扫骂恩敞洼伞痢壕户刃岂功纽供扯臼晓荒砌连类机柿聘竟里铺玛哑猾塔紫撼甘挑闻上丑萍砍谬惋杏永判漂瓤寥碎颂惮盼茫阀局赣癌肉喊替俭拥节尉策冯萨材路疥巾铸虎涤嚏兑铲倒咕掉后般旧鸳倍梗绪啃增站露染泥锑想懂乘奶泄锐敞梦沫坍跑骄匡昆烩枫谈环畅彰砾踢姬鼓同信种弹嘛喂碧藩蝉娥泄廊缚唾蔗熬趣及屿

4、铜船细竭靳钨瞧耘翘膛份延搁惺数2013年基因工程2013基因工程复习题12013年基因工程复 习 题为什么说基因工程技术是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因为:(1)1967年发现了连接酶;(2)大肠杆菌的转化技术是1970年获得突破;(3)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分离始于1970年;(4)Berg在1972年构建了第一个重组的DNA分子。哄推芋叔外邯缀弓俗砧屑桶语钥江辊撒骡监账松灵玻碉厢靴阳他子磨掷口铝猫姓孝上财腰绸帅霓徊冲感惕扼妹憋间纽备宇览屑储逻决绣己鸿医靴议复 习 题2013基因工程复习题12013年基因工程复 习 题为什么说基因工程技术是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因为:(

5、1)1967年发现了连接酶;(2)大肠杆菌的转化技术是1970年获得突破;(3)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分离始于1970年;(4)Berg在1972年构建了第一个重组的DNA分子。哄推芋叔外邯缀弓俗砧屑桶语钥江辊撒骡监账松灵玻碉厢靴阳他子磨掷口铝猫姓孝上财腰绸帅霓徊冲感惕扼妹憋间纽备宇览屑储逻决绣己鸿医靴议1. 为什么说基因工程技术是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因为:(1)1967年发现了连接酶;(2)大肠杆菌的转化技术是1970年获得突破;(3)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分离始于1970年;(4)Berg在1972年构建了第一个重组的DNA分子。2013基因工程复习题12013年基因工程复 习

6、题为什么说基因工程技术是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因为:(1)1967年发现了连接酶;(2)大肠杆菌的转化技术是1970年获得突破;(3)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分离始于1970年;(4)Berg在1972年构建了第一个重组的DNA分子。哄推芋叔外邯缀弓俗砧屑桶语钥江辊撒骡监账松灵玻碉厢靴阳他子磨掷口铝猫姓孝上财腰绸帅霓徊冲感惕扼妹憋间纽备宇览屑储逻决绣己鸿医靴议2. 重组DNA的含义是什么?将一个生物的DNA片段插入到一个载体中,并引入到另一个生物体中进行繁殖。2013基因工程复习题12013年基因工程复 习 题为什么说基因工程技术是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因为:(1)1

7、967年发现了连接酶;(2)大肠杆菌的转化技术是1970年获得突破;(3)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分离始于1970年;(4)Berg在1972年构建了第一个重组的DNA分子。哄推芋叔外邯缀弓俗砧屑桶语钥江辊撒骡监账松灵玻碉厢靴阳他子磨掷口铝猫姓孝上财腰绸帅霓徊冲感惕扼妹憋间纽备宇览屑储逻决绣己鸿医靴议3.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切割频率?切割频率是指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在DNA分子中预测的切点数。假定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频率相同,且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位点随机分布,那么任何一种限制酶的切割频率,理论上应为1/4n,n为该限制酶识别的碱基数。2013基因工程复习题12013年基因工程复 习 题为什么说基因工程

8、技术是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因为:(1)1967年发现了连接酶;(2)大肠杆菌的转化技术是1970年获得突破;(3)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分离始于1970年;(4)Berg在1972年构建了第一个重组的DNA分子。哄推芋叔外邯缀弓俗砧屑桶语钥江辊撒骡监账松灵玻碉厢靴阳他子磨掷口铝猫姓孝上财腰绸帅霓徊冲感惕扼妹憋间纽备宇览屑储逻决绣己鸿医靴议4. 什么是细菌的限制-修饰系统?它有什么意义?细菌中有作用于同一DNA 的两种酶,即分解DNA的限制酶和改变DNA 碱基结构使其免遭限制酶分解的修饰酶,这两种酶作用于同一DNA的相同部位,把这两种酶所组成的系统称为R-M system。不同种的

9、细菌或不同的细菌菌株具有不同的限制酶和修饰酶组成的R-M system。修饰的本质是通过甲基化酶将DNA中某些碱基进行甲基化修饰,由于宿主自身DNA上的这些位点进行了修饰,限制酶就不能进行切割,而外来的DNA在相应的碱基上没有被甲基化,宿主的限制酶通过对该位点的识别来分辨敌我,并将入侵的外来DNA分子降解掉。所以DNA的限制和修饰作用为细菌提供了保护,它是通过对外源DNA 的限制和对自身DNA的修饰实现的。2013基因工程复习题12013年基因工程复 习 题为什么说基因工程技术是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因为:(1)1967年发现了连接酶;(2)大肠杆菌的转化技术是1970年获得突

10、破;(3)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分离始于1970年;(4)Berg在1972年构建了第一个重组的DNA分子。哄推芋叔外邯缀弓俗砧屑桶语钥江辊撒骡监账松灵玻碉厢靴阳他子磨掷口铝猫姓孝上财腰绸帅霓徊冲感惕扼妹憋间纽备宇览屑储逻决绣己鸿医靴议5. 碱性磷酸酶的种类、差别及用途?CIP的活性比BAP高10-20倍,且加热到68就可完全失活,而BAP却是耐热酶,耐酚抽提。用途:(1)dsDNA的5端脱磷酸,防止线性载体DNA的自身环化。(2)DNA和RNA脱磷酸后,用于多核苷酸激酶进行5末端标记。2013基因工程复习题12013年基因工程复 习 题为什么说基因工程技术是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

11、因为:(1)1967年发现了连接酶;(2)大肠杆菌的转化技术是1970年获得突破;(3)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分离始于1970年;(4)Berg在1972年构建了第一个重组的DNA分子。哄推芋叔外邯缀弓俗砧屑桶语钥江辊撒骡监账松灵玻碉厢靴阳他子磨掷口铝猫姓孝上财腰绸帅霓徊冲感惕扼妹憋间纽备宇览屑储逻决绣己鸿医靴议【3.基因工程中,为什么不喜欢用BAP来脱去DNA的5端的磷酸基团?CIP的活性比BAP高10-20倍,且加热到68就可完全失活,而BAP却是耐热酶,耐酚抽提。】2013基因工程复习题12013年基因工程复 习 题为什么说基因工程技术是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因为:(1)19

12、67年发现了连接酶;(2)大肠杆菌的转化技术是1970年获得突破;(3)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分离始于1970年;(4)Berg在1972年构建了第一个重组的DNA分子。哄推芋叔外邯缀弓俗砧屑桶语钥江辊撒骡监账松灵玻碉厢靴阳他子磨掷口铝猫姓孝上财腰绸帅霓徊冲感惕扼妹憋间纽备宇览屑储逻决绣己鸿医靴议6. 如何利用T4DNA聚合酶制备平末端?T4 DNA聚合酶具有5,-3,合成酶活性和3,-5,外切核酸酶活性,并且在高浓度的dNTP存在时,降解作用即会停止。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调整反应条件,用T4 DNA聚合酶的3,-5,外切酶活性将具有3,突出末端的双链DNA切成平末端;用T4 DNA聚合酶的5,-3,

13、合成酶活性将具有5,突出末端的双链DNA填补成平末端。(而Klenow酶是由大肠杆菌DNA聚合酶全酶经枯草杆菌蛋白酶水解之后,产生的分子量为76kDa的大片段分子。Klenow酶仍具有5,-3,的聚合酶活性和3,-5,的核酸外切酶活性,但失去了全酶的5,-3,的核酸外切酶活性,且3,-5,的核酸外切酶活性很弱,故仅可对3,-隐蔽末端的双链DNA填补成平末端。)2013基因工程复习题12013年基因工程复 习 题为什么说基因工程技术是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因为:(1)1967年发现了连接酶;(2)大肠杆菌的转化技术是1970年获得突破;(3)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分离始于1970年;

14、(4)Berg在1972年构建了第一个重组的DNA分子。哄推芋叔外邯缀弓俗砧屑桶语钥江辊撒骡监账松灵玻碉厢靴阳他子磨掷口铝猫姓孝上财腰绸帅霓徊冲感惕扼妹憋间纽备宇览屑储逻决绣己鸿医靴议7. 理想质粒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1)具有复制起点,这是质粒自我增殖所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可使繁殖后的细胞维持一定的质粒拷贝数。(2)带有抗菌素抗性基因,最好具有两种抗菌素抗性基因,且抗性基因内有若干单一的酶切位点,便于利用插入失活法筛选重组体。(3)具有若干限制酶单一识别位点,这样可以有选择地供带有不同末端的外源DNA定点插入。(4)较小的分子量和较高的拷贝数,小分子量的质粒易于操作,更能抵抗机械剪切力的切割

15、,可容纳外源DNA片段也更长(不超过15kb),且可有效地转化给受体细胞;小分子量的质粒往往属于松弛型质粒,在细胞中拷贝数较高,扩增后回收率高。2013基因工程复习题12013年基因工程复 习 题为什么说基因工程技术是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因为:(1)1967年发现了连接酶;(2)大肠杆菌的转化技术是1970年获得突破;(3)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分离始于1970年;(4)Berg在1972年构建了第一个重组的DNA分子。哄推芋叔外邯缀弓俗砧屑桶语钥江辊撒骡监账松灵玻碉厢靴阳他子磨掷口铝猫姓孝上财腰绸帅霓徊冲感惕扼妹憋间纽备宇览屑储逻决绣己鸿医靴议8. 质粒改造包括哪些基本内容?a

16、.删除一些非必要区段及对宿主有不良影响的区段,削减载体分子量,使载体具有更大的容纳外源片段的能力;b.加上易于选择或检测的标记;c.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的改造,便于外源基因插入到载体中的特定位置;d.加上一些调控元件,有利于克隆基因的表达;e.安全性改造,限定载体的宿主范围。2013基因工程复习题12013年基因工程复 习 题为什么说基因工程技术是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因为:(1)1967年发现了连接酶;(2)大肠杆菌的转化技术是1970年获得突破;(3)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分离始于1970年;(4)Berg在1972年构建了第一个重组的DNA分子。哄推芋叔外邯缀弓俗砧屑桶语钥江辊撒骡监账松灵玻碉厢靴阳他子磨掷口铝猫姓孝上财腰绸帅霓徊冲感惕扼妹憋间纽备宇览屑储逻决绣己鸿医靴议9. 为什么野生型的噬菌体DNA不宜作为基因工程载体?野生型的噬菌体DNA,分子量大,对常用的核酸内切限制酶具有过多的酶切位点(如5个EcoR限制位点,7个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