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地球看地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4590631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跳出地球看地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跳出地球看地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跳出地球看地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跳出地球看地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跳出地球“看”地震 2018 年2 月2日,我国首颗地震电磁监测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 功发射。“张衡一号”以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张衡命名,它的发射使我国在卫星地震电磁空 间探测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地球的板块、断层移动引发地震,同时也会在地震前后带来包括地球电磁场变化等很 多信息。“张衡一号”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6级以上、全球7级以上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 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实时监测空间电磁环境状态变化,研究地球系统特别是电离层与其他各 圈层的相互作用和效应,初步探测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信息特征及其机理,从而有效 弥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 “张衡一号”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兼副总设

2、计师、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总工程 师申旭辉介绍,受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在地面上,像青藏高原的极寒地区,现有的地震台网 并不能完全覆盖,面积广阔的海洋也观测不到。目前我国对以青藏高原为主的近200 万平方 公里陆地缺乏地震前兆监测能力,在国境线和约3 0 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地震监测能力也 几乎为零。而跳出地球“看”地震,就能突破一些地震研究的限制,对我国及周边区域开展 电离层动态实时监测和地震前兆跟踪。 “张衡一号”不仅开辟了我国地震监测研究的新视角,成为我国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地 震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里程碑。同时它也集合了多项航天技术创新成果,其中最为显著的是 卫星电磁洁净度的控制技术。 卫星

3、本体磁性对磁场测量的“影响不确定性”需控制在0。5纳特以内,这大约相当 于地球表面磁场强度的十万分之一。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卫星平台的各个单机、系统都进行 了无磁化的更改。但在这一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如,去掉了有磁的红外地球敏感 器,整个飞行程序都要改变;再比如,无磁化要求太阳能帆板不能转动,但为了保证卫星能 源供应,又必须让帆板对日。如何找到平衡点?卫星研发团队想了很多办法,最终,科研人 员打造出来的“张衡一号”整星,其磁洁净度达到了 0。 33 纳特。 “张衡一号”的主要载荷,是用于探测卫星轨道环境空间电场的电场探测仪。这也是 目前国际上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功能配置最全的空间电场探测仪

4、器。 为了感知空间三维电场,探测仪通过伸杆向“张衡一号”本体外伸出4个传感器。这 些传感器如同灵敏的触角一般,每个传感器都能准确感知周围等离子体环境电势,灵敏度极 高,可以探测到非常微小的等离子体电势变化,相当于在数千米高的巨浪浪尖,分辨一粒小 水珠。 在卫星内部,有着探测仪的“大脑”信号处理单元。这台高灵敏电子学测量设备,能把传感器探测到的微小波动细分成十几个通道,通过进一步精细处理,变成数字量, 分成频谱,再传输到地面,供科学家研究。 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表示,“张衡一号”卫星的发射和投入使用,使我国首次具备 全疆域和全球三维地球物理场动态监测的技术能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在轨运行多载荷

5、、 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10. 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我国在卫星探测方面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标志是“张衡一号”的发射。B. “张衡一号”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6级以上、全球7级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C. 帆板对日能保证太阳能帆板为“张衡一号”供应能源。D. “张衡一号”传感器灵敏度极高,可以分辨巨浪浪尖的小水珠。11. “张衡一号”集合的航天技术创新成果有哪些?12. 段顺序不能调换,为什么?13. 从说明方法角度,分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14. 分析第段加点词语的语言特点。【答案】10. C11. 电磁洁净度高;传感器灵敏度高;信号处理单元处理精细12. 第段

6、与第段是总分关系,第段具有从探测信号到处理信号的先后顺序。13.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信号处理单元比喻为“大脑”,生动形象的说明其在探 测仪中的重要地位。14. “初步”表示开始阶段,说明“张衡一号”对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探测技术 尚处于起始阶段,还需进一步发展,语言准确严密。【解析】10.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 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逐项进行分析即可。 C 项理解分析正确,其 他各项的错误之处分别为:A: “张衡一号”的发射使我国在卫星地震电磁空间探测方面进 入了世界先进行列。B: “张衡一号”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

7、6级以上、全球7级以上的地震 进行电磁监测。D:是相当于在数千米高的巨浪浪尖,分辨一粒小水珠。11. 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 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张衡一号” 集合的航天技术创新成果有:电磁洁净度高;传感器灵敏度高;信号处理单元处理精细。12. 本题考查说明顺序的相关知识。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人们认 知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认知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第 段与第段是总分关系,第段具有从探测信号到处理信号的先后顺序。13.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 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 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第段画线句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 象的说明其在探测仪中的重要地位。14. 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理解。说明文赏析词语的表达作用,抓住说明 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答题格式:说明词语的意思,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 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初步”表 示开始阶段,还需进一步发展,语言准确严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