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生产实习报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458511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矿生产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采矿生产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采矿生产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采矿生产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采矿生产实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矿生产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矿生产实习报告(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绪论 31.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31.1 井田概况 31.1.1 交通位置及交通 41.1.2 地形地势 41.1.3 井田范围 41.1.4 矿区气候条件 41.2 地质特征 51.2.1 井田地形 51.2.2 井田地层 51.2.3 地质构造 52. 可采储量及其服务年限 72.1 井田境界 72.1.1 储量计算的煤层 72.1.2 储量计算的范围和边界 72.1.3 煤的技术条件 72.2 矿井可采储量 82.2.1 储量的计算 82.2.2 储量级别的划分 82.2.3 储量计算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92.2.4 储量计算成果 92.2.5 无岩煤芯钻进 92.3 矿井工作制度

2、92.3.1 确定矿井工作天数 102.3.2 矿井工作制度的确定 102.3.3 确定矿井每昼夜净提升小时数 102.4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02.4.1 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 102.4.2 矿井服务年限的验算 103. 矿井开拓与准备 103.1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103.1.1 开拓方式 103.1.2 水平的划分 113.1.3 开采方式 113.2 矿井基本巷道 113.2.1 井筒 113.2.2 井底车场 123.2.3 调车方式 123.2.4 各种硐室的布置 123.3主要开拓巷道 133.3.1 布置层位 133.3.2 巷道断面及支护形式 133.3.3 各种

3、巷道风速验算 133.4 巷道掘进及支护工艺 133.4.1 掘进方式 143.4.2 支护工艺 143.5 采区准备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143.5.1 煤柱设计 143.5.2 上山设计 143.5.3 开采顺序 153.5.4 线路 153.5.5 采区内掘进方法 153.5.6 采取车场设计 154. 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 164.1 采煤工艺方式 164.1.1 采煤方法 164.1.2 回采工艺过程 164.1.3 支护方式 174.1.4 金属网的铺设 174.1.5 工作面控顶距及放煤步距 184.2 回采巷道布置 184.3 循环图表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85. 矿井通风及安全技

4、术 05.1 矿井通风系统选择 05.1.1 通风方法比较 215.1.2 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 215.1.3 采区通风 215.1.4 工作面通风方式 225.2 防治特殊灾害安全措施 225.2.1 瓦斯管理措施 235.2.2 煤尘的防治 235.2.3 防火 235.2.4 防水 236. 个人实习体会 4绪论本次生产实习是我们在系统学习专业课程后的对煤矿的一次现场实习,上次我们认 识实习时是在还未系统学习专业课程时去的煤矿现场实习,比较起来,这次的生产实 习,我们学的了更多,懂得了更多。我们在开滦集团林南仓矿业分公司实习的,它位于唐山玉田县境内。林南仓矿共含 煤 812层,可采煤

5、8层,主采煤层 8,煤层 11,煤层 12。煤层厚度 0.15 16.43 米, 总厚度 8.14 29.14 米。含煤系数 2.68 7.7 ,煤田面积 20平方公里。 1970年4月成 立 7074工程指挥部, 1985年 11月投产,设计生产能力年产 120万吨,主要采煤方法是 综采放顶煤技术。这次实习,历时六周时间,在矿上实习时间为十天,其余时间是在学校进行的。在 矿上实习我们分别听了六场报告,下了四次矿井。我们听了现场人员的报告,参加了班前会,校友座谈会,劳模讲座,参观了地面和井下各方面,从而了解了矿井的概况,以 及井田开拓,准备,回采的巷道的部署和采煤方法,理解了矿井六大系统的建设

6、和主要 生产设备的使用。通过这六周的学习实习,我掌握了很多专业知识,其中包括矿井地质条件的认识和 分析,矿井开拓方式、采准方案、采煤工艺、支护方式、设备选型以及矿井的各个系统 的部署。在地质方面、采矿建井方面、通风安全方面、采煤工艺方面、岩石力学方面以 及CAD制图方面的知识,我学到的也是颇丰。另外我们通过照相也将这次实习的难忘记 忆了下来,同学们、老师们、工人们一起愉快的度过了这一难忘的实习。1.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1.1 井田概况1.1.1 交通位置及交通蓟玉煤田林南仓井田,位于河北省玉田县林南仓附近、地理坐标为东经117 3730,北纬39 50 00,是蓟玉煤田东北端的一个独立向斜构造

7、。西部隔林西背斜与 蓟玉煤田的李庄子含煤向斜相毗邻。本区目前有从唐山经林南仓至天津和经林南仓、彩亭桥至北京的公路。下仓到本区的铁路业已通车,交通比较方便。交通位置图见图1- 1玉田县房山V塘沽港1交通位置图平谷县遵化县1.1.2 地形地势本区北枕燕山余脉,距螺山、峰山等只有十余公里,南为华北大平原。全区被新生 界地层覆盖。本区地形平坦,地势由北往南逐渐低下,地表标高介于1.00 至+6.91 米之间,地形坡度约 2/1000 。区内无河流,仅井田北部有一较大积水洼地 - 后湖,现四周筑堤,作为天然水库占 地约 11000 亩,盛产芦苇,呈沼泽状态。1.1.3 井田范围东起白庄子,西至甫庄、黄庄

8、子一带,南起李三庄,北至后湖定府、岳庄附近。东 西长约 7 公里,南北宽约 3.5 公里,整个井田呈不规则的长圆形,面积约 22 平方公 里。井田行政区划,中部隶属玉田县林南仓公社,西部和南部分别属于林西公社和郭桥 公社。井田内有十八个自然村。1.1.4 矿区气候条件本区属大陆性气候。据玉田县气象站 1961-1971 年观测的资料是:(1)降水量:年最大降水量 1154.5 毫米(1967年),年最小降水量 345 毫米(1968 年);月最大降水量 668.2(1967 年 8月)毫米,月最小降水量为零( 1963年1月和 1967 年 12月);日最大降水量 339.6 毫米(1963

9、年 8月 20日) 。本区降水量的特点是集中在 6、7、8 三个月,约占全年的 87,而且多暴雨。(2)蒸发量:年最大蒸发量是 2186毫米(1961 年) ,年最小蒸发量 1670.4(1971 年) 毫米,月最大蒸发量是 430.1(1962 年 5月)毫米,月最小蒸发量 30.5(1968 年 12月)毫 米。蒸发量一般大于降水量的 2 倍,除 7、8 月份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外,其它各月一般蒸 发量均大于降水量。尤其是 5、 6 月份气温转暖,而降水量很小,常显旱象,亦为本区气 候之特点。(3)气温:月最高平均气温 27.2 C (1968年7月),月最低平均气温-7.9 C (1969

10、年1月),日最高气温40.3 C( 1961年6月10日),日最低气温-22.9 C( 1968年12 月15日)。气温最高在6、7、8三个月,最低在12月和1月年平均气温在9.8 C-12.2 C 之间。最大冻土深度 780 毫米( 1961 年 1 月 21 日 -24 日)。初冻日期一般在 11 月份(最 早时 1961 年 10月 29日即开始),解冻一般在三月份(最晚为 1969年 4月 24日)1.2 地质特征1.2.1 井田地形本区从古地理位置而言,位于燕山沉降带中段之南缘,在构造位置上北依燕山褶皱 带,山峦起伏,大片古老岩层出露,向南为一片平原,基岩地层被较厚的第四系冲积层 所

11、覆盖。区域内最老的地层为前震旦纪变质岩系,向上依次为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石 炭系、二迭系、第四系等地层。1.2.2 井田地层本区地层与开平煤田的岩性、岩相等沉积特征基本相同。现由老到新的地层层序,从煤系地层的基盘奥陶系中统至第四系描述如下:(一)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 02)本区钻孔揭露最多者 15.89 米,岩性为浅灰灰白色石灰岩,质纯性脆,时夹薄 层状灰质粘土岩及白云质石灰岩或豹皮状灰岩。顶部有古风化壳迹象,含黄铁矿结核, 裂隙溶洞较发育,有时被铝土质充填。(二)石炭系( C)上限为煤 11顶板细粉砂岩之顶界,与上复二迭系地层呈整合接触。下限为奥陶系石 灰岩顶面,两者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地

12、层厚度约 200 米,分中上两统,下统缺失。1.2.3 地质构造蓟玉煤田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华夏系构造与山字型构造复合带内,即马兰裕山字 形构造弧顶略偏西翼。大地构造位置决定了该区的构造特征。在伴随马兰裕山字型构造形成时,因受来自 北东方向的压力及南西方向的应力作用,使煤田由大致平行的压性兼扭性构造带和与其 大致垂直的张性兼扭性断裂带所组成,即自东向西依次有林南仓向斜、林西背斜、李庄 子向斜(地堑)、黄土坎背斜和下仓向斜等并列,呈多字型构造。1.2.4 井田的水文地质煤系地层赋存于一个不对称的构造盆地之中,伏于第四纪冲积层之下,基岩面北高 南低,高差达 100 200米以上。第四纪冲洪积层厚度

13、变化较大,自 143 米至 434 米,以丁官屯附近最薄,向北和东 南逐渐加厚,以粘土类地层为主,含水层组多由复结构的薄层中、细砂组成。第三承压 含水层在北部(岳状、后湖定府一带)发育有卵、砾石层,含水丰富。煤系地层复于奥陶纪灰岩之上,主要由砂岩和粘土质岩层组成。含煤段下部和煤系 底部有薄层灰岩 4 5 层,单层厚一般约 1 2 米;在断层发育的西部有火成岩侵 入,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1.3 煤层特征1.3.1 煤层埋藏条件和特征本区含煤系由石灰系和二叠系地层组成,煤系地层总厚度约 472 米。含煤二十余 层,平均煤层总厚度为 26.24 米,含煤系数为 5.6 。其中可采煤层共 10 层,

14、即煤 5、 煤 6、煤 7、煤 8-1 、煤 8-2 、煤 9、煤 10、煤 11、煤 12、煤 14,平均总厚度为 20.26 米。 煤层的垂直分布赋存在煤系地层中部,即集中出现在上石炭系赵各庄组及下二迭系 大苗庄组。此两组地层内含煤十余层,平均煤层总厚度为 19.48 米,含煤系数为 12, 其中可采含煤系数为 11.5 。1.3.2 煤层的描述本区煤层自上而下大体可划分为三组,即上部薄煤组:包括煤5、煤 6、煤 7, 煤层间距约 14-26 米,皆为不稳定的局部可采煤层。中部中厚煤层组:包括煤 8-1 至煤 14 各 层煤,煤层间距约 9.5 23 米,多属稳定及较稳定的可采或局部可采煤

15、层。其中煤 8-1、煤 11、煤 12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厚度占可采煤层的 51.4 。下部煤线组:包括煤 15至煤20间各煤层,间距约939米,皆属不稳定的不可采煤层。1.3.3 煤层特征本区各煤层一般属气煤类,小牌号为气煤 1 、2号,为良好的化工及配焦用煤。但位 于井田西部(即仓补 9、仓补 25、仓补 2、仓补 32、仓补 11、孔连线以西)因受岩浆岩 侵入变质之故,使煤质牌号混杂,时有无烟煤、贫煤、瘦煤、肥气煤等煤种出现。若混 合运输将对于配煤不利。2. 可采储量及其服务年限2.1 井田境界2.1.1 储量计算的煤层有煤 5、6、7、8-1 、8-2、9、10、11、12、14共十层,其中煤 6、煤 8-2 、煤 10 等 仅局部可采。另其它各煤层如煤 4、煤 12 下、煤 15、煤 17、煤 18、煤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