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评估报告制度(四篇).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4584564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疮评估报告制度(四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压疮评估报告制度(四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压疮评估报告制度(四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压疮评估报告制度(四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压疮评估报告制度(四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压疮评估报告制度(四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疮评估报告制度(四篇).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压疮评估报告制度1、制定全院统一的压疮风险评估单。患者入院和病情变化时,及时评估压疮危险因素。2、风险因素评估_分者悬挂“防压疮”警示牌,并填写“压疮风险评估单”,每周评估1_次,同时建立翻身卡,加强基础护理,落实各项措施。3、院外带入压疮,填写“压疮风险评估单”,每班观察记录,同时建立翻身卡,加强基础护理,落实各项措施,避免带入压疮加重和发生新的压疮。4、护士长督促指导护士认真落实护理措施,及时客观记录。5、对符合上报条件的患者进行压疮上报并登记。上报条件:(1)院外带入压疮;(2)风险因素评估_分者;(3)院内新发压疮。6、上报程序。病区护士对符合上报条件的患者填写压疮上报表,本班内报送科

2、护士长,极高危易发压疮如高度水肿、极度消瘦、强迫体位、医嘱制动、病情不允许翻身者(如大手术后病情变化、呼吸、心跳骤停等)需在_小时内上报科护士长,同时在医疗记录或护理记录中有相应说明。科护士长接到上报后,及时到病区核实、检查、提1出指导意见并反馈、记录检查结果。必要时组织片内护理会诊或申请院内会诊。对极高危易发压疮患者科护士长及时上报护理部。7、院内发生的压疮,及时汇报科护士长和护理部,护理部组织相关人员提出鉴定意见,非预期性压疮科室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报护理部。非预期性压疮适当扣除科室护理质量分和给予一定奖金处罚。8、发生院内压疮隐瞒不报的加倍处罚。_年_月_日第四篇: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本

3、科室开展的临床路径及工作流程;压疮评估报告制度(二)1、压疮风险评估:积极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对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预测压疮风险;入院后定期或随时进行评估,急性病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每48h评估_次,或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长期护理的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第_个月内每周评估_次,之后每月评估_次;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2、压疮风险上报告制度和程序。一旦发现有压疮危险的病人,要对病人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向病区护长、科护士长、护理部报告;并做好交接班,填写压疮报告单上报护理部。(二)认真实施有效的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1、健全的培训计划

4、:压疮评估表的理解与应用;压疮预防措施;2、制定明确的压疮预防指引。针对不同程度的压疮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指引,包括体位转换;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压力减缓用具的使用;皮肤护理;营养支持;健康宣教等。对高危病人实行重点预防。3、压疮预防措施的落实。对皮肤高危因素和压疮上报患者,病区或科内组织护理查房,必要时请造口治疗师或伤口小组成员到床边指导,制定个体化的预防措施;认真落实执行预防措施,压疮预防效果的跟踪。(三)有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实施措施1、压疮监控与管理制度的建立。建立伤口小组,发挥专科护士的作用;完善的压疮上报、会诊、处理制度;定期开展压疮发生率、患病率调查;压疮预防与治疗效果的跟踪。2、

5、压疮会诊制度的建立与落实造口治疗师或伤口小组疑难病例会诊。对压疮上报患者必要时由造口治疗师或伤口小组成员到床边指导,制定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同时对疑难病例组织伤口小组成员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不可避免压疮(又称难免压疮)定性会诊。对皮肤高危患者发生院内压疮时伤口小组组织_人以上的会诊,对其压疮发生进行定性,讨论并最终确定为难免压疮或可避免压疮。3、掌握压疮处理原则。应用伤口湿性愈合理念处理伤口;根据伤口清况合理选用敷料;正确选择伤口清创方法,确保安全;伤口细菌培养取样方法正确;掌握转介医疗处理的指征。4、准确填写压疮评估与护理记录单。压疮记录内容必须与评估相符;能突出专科特点,如压疮的分期

6、、部位、大小、潜行、窦道、基底情况、渗出液情况、周围皮肤情况等。5、正确分析影响压疮愈合的主要因素。全面评估影响压疮愈合的因素;综合分析,确定主要因素;针对主要因素制定解决方法。压疮评估报告制度(三)1、制定全院统一的压疮风险评估单。患者入院和病情变化时,及时评估压疮危险因素。2、风险因素评估_分者悬挂“防压疮”警示牌,并填写“压疮风险评估单”,每周评估1_次,同时建立翻身卡,加强基础护理,落实各项措施。3、院外带入压疮,填写“压疮风险评估单”,每班观察记录,同时建立翻身卡,加强基础护理,落实各项措施,避免带入压疮加重和发生新的压疮。4、护士长督促指导护士认真落实护理措施,及时客观记录。5、对

7、符合上报条件的患者进行压疮上报并登记。上报条件:(1)院外带入压疮;(2)风险因素评估_分者;(3)院内新发压疮。6、上报程序。病区护士对符合上报条件的患者填写压疮上报表,本班内报送科护士长,极高危易发压疮如高度水肿、极度消瘦、强迫体位、医嘱制动、病情不允许翻身者(如大手术后病情变化、呼吸、心跳骤停等)需在_小时内上报科护士长,同时在医疗记录或护理记录中有相应说明。科护士长接到上报后,及时到病区核实、检查、提出指导意见并反馈、记录检查结果。必要时组织片内护理会诊或申请院内会诊。对极高危易发压疮患者护士长和科护士长分别及时上报护理部。7、院内发生的压疮,及时汇报科护士长和护理部,护理部组织相关人

8、员提出鉴定意见,非预期性压疮科室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报护理部。非预期性压疮适当扣除科室护理质量分和给予一定奖金处罚。8、发生院内压疮隐瞒不报的加倍处罚。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一、定义: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损害,如溃烂和坏死。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压力,故目前倾向于将压疮改称为“压力性溃疡或压力性伤口”。二、好发部位:压疮多发生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并与卧位有密切的关系。1、仰卧位时。好发于枕骨粗隆、肩胛部、肘部、骶尾部及足跟处,尤其好发于骶尾部。2、侧卧位时。好发于耳廓、肩峰、肋骨、髋骨、股骨

9、粗隆、膝关节的内外侧及内外踝处。3、俯卧位时。好发于面颊、耳廓、肩峰、女性乳房、肋缘突出部、男性生殖器、髂前上棘、膝部和足趾等处。4、坐位时。好发于坐骨结节、肩胛骨、足跟等处。三、诊断:1、瘀血红润期。淤血红润期又称为期压疮。受压部位出现暂时性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皮肤表现为红、肿、热、麻木或有触痛,解除压力30min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2、炎性浸润期。炎性浸润期又称期压疮。如红肿部位继续受压,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善,静脉回流受阻,局部静脉淤血,表现为局部红肿向外浸润、扩大、变硬;皮肤颜色转紫红色,压之不退色;表皮常有水泡形成,具有疼痛感。3、溃疡期。溃疡期又称期压疮。根据组织坏死程度又可分为浅

10、度溃疡期和坏死溃疡期(深度溃疡期)。(1)浅度溃疡期。表皮水泡破溃,可显露出潮湿红润的创面,有黄色渗出液流出;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溃疡形成,疼痛加剧。(2)坏死溃疡期。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感染向周围及深部组织扩展,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可深达骨骼;严重者可引起脓毒血症或败血症,危及患者生命。四、治疗:原则。局部治疗为主,辅以全身治疗。1、全身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加营养和全身抗感染治疗等。2、局部治疗:(1)瘀血红润期。去除危险因素,避免压疮加重。可采用湿热敷、局部按摩等方法,但按摩力量要轻柔,防止造成新的皮肤损害。对瘀血时间过长难以恢复的患者可以应用凡

11、士林油纱布保护创面。水胶体敷料可用作保护创面,但必须在皮肤充分清洁前提下使用,因为容易造成过于潮湿的环境,导致新的皮肤损害。(2)炎性浸润期。保护皮肤,预防感染,防止感染是本期的治疗关键。a、减少摩擦,防止水泡破裂,促进水泡自行吸收;大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后,消毒局部皮肤,再用无菌敷料包扎。b、创面无感染时,可以单纯应用凡士林油纱布覆盖伤口;在伤口没有过多潮湿或渗出时也可应用水胶体敷料,但须加强观察创面渗出和感染,一旦有过多渗出或感染,应立即停用,防止渗出过多引起的创面加深或感染扩散。c、创面有感染时,可应用混合有磺胺嘧啶银软膏的凡士林油纱布覆盖创面。应用磺胺嘧啶银时创面会有蛋白样渗

12、出(看似脓性渗出,但没有气味),这是药物和创面作用的结果,是正常反应。(3)浅度溃疡期:清洁创面,促进愈合。a、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创面后使用凡士林纱布、金霉素软膏、百多邦软膏等促进创面愈合,预防感染。b、在无感染情况下,伤口没有过多潮湿或渗出时可应用水胶体敷料,但须加强观察创面渗出和感染情况,一旦有过多渗出或感染,应立即停用,防止渗出过多引起的创面加深或感染扩散。c、创面有感染时,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后,应用局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并使用磺胺嘧啶银霜外用。(4)坏死溃疡期。去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可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清洗创面,再用磺胺嘧啶银霜等治疗。对于溃疡较深、引流不畅者,应用_%过氧化氢

13、溶液冲洗,再进行换药处理。感染的创面应采集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根据结果选用药物。一些中药制剂也可应用于压疮的治疗。对大面积深达骨骼的压疮,应配合医生清除坏死组织,植皮修补缺损组织,以缩短压疮病程,减轻患者痛苦。五、护理:1、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增加翻身次数,因疾病所采取的被迫体位,应每半小时至_小时改变体位一次,缩短皮肤受压时间;必要时使用气垫床。2、避免局部皮肤刺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元平整无皱折,对大小便失禁者、呕吐或出汗多者应及时擦洗干净、更换衣服和床单;使用尿片者,必须保持尿片清洁、干燥,及时更换。翻身及使用便器时,动作轻柔,避免擦伤皮肤。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定期为患者

14、进行温水擦浴,协助患者被动运动。4、改善机体营养状况。给予平衡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或支持疗法。5、遵医嘱用药。实施抗感染治疗,预防败血症。6、健康教育。做好心理护理,鼓励患者主动运动。7、评估上报。首次接诊的护士全面评估患者,及时填写压疮上报表,本班内报送科护士长。病房医疗护理文书管理要求1、医疗护理文书由护士长负责管理。护士长不在班时由护士长安排人员或值班护士履行此职责。各级护理人员均按管理要求执行。2、病人住院期间的医疗护理文书,按要求定点存放。病历中各种表格均按顺序排列,不得涂改、粘刮、撕毁或丢失,用后必须归还原处。3、病人或病人家属不得自行携带病

15、历外出(出科室或院外)。病人需要手术、特殊检查时需有工作人员携带病历,用后及时放回原处。4、需复印病历者,按医院有关规定进行复印。5、病人出院或死亡,病历按规定顺序排列整齐。护士长检查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并评分、检查病历排列顺序等,与病案室工作人员交接并签字。压疮评估报告制度(四)1、压疮评估1.1评估流程。患者入院、手术或病情变化进行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评分压疮危险患者(评分_分)评估表挂于床尾采取预防措施并报护理部备案总分_分可报护理部撤销压疮预报。1.2评估频次。初次评估后,轻、中度危险患者每周评估一次;高度、极度危险患者每_天评估一次;病情变化时随时进行评估。2、评分办法按照braden危险因素量化评估表评估。总分_分,评分在_分提示轻度危险;评分在_分提示中度危险;评分在_分提示高度危险;评分在_分以下提示极度危险。_分作为预测有压疮发生危险的诊断界值,评分_分应建立压疮风险因素量化评估表,并根据不同的危险程度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3、难免压疮的界定以下情况可确定为难免压疮:基本条件:强迫体位如:昏迷、肝功能衰竭、呼吸衰竭、骨盆骨折、偏瘫、高位截瘫、生命体征不稳定、心力衰竭等病情严重、医嘱严格限制翻身;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