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明施工消防及度汛保证措施课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4582954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文明施工消防及度汛保证措施课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全文明施工消防及度汛保证措施课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全文明施工消防及度汛保证措施课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全文明施工消防及度汛保证措施课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全文明施工消防及度汛保证措施课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文明施工消防及度汛保证措施课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文明施工消防及度汛保证措施课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确保安全生产技术组织措施11.1 安全目标施工现场按照建 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 - 2011 )评定达到“合格”标准。11.2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保证体系见图。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明确承担安全施工的责任和义务。安全保证体系框图11.2.1 安全生产检查1、开工前的安全检查主要内容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是否有安全措施,施工机械设备是否配齐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符合要求,施工人员是否经过安全教育和培训,施工安全责任制是否建立,施工中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是否有应急预案等。2、定期安全生产检查每月25日组织安全生产

2、大检查,积极配合上级进行专项和重点检查;施工班组每日进行自检、互检、交接班检查。3、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安检工程师、安全员日常巡回安全检查。检查重点:炸药库设置及危爆物品管理、施工用电、高压风、机械设备、模板工程、高空作业等。4、季节性、节假日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季节变化和节假日安排专职安全检查员对各项生产设施和施工机械进行全面检查,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设施和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检查,同时对所有员工进行专项安全教育。11.2.2 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建立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如发生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后,安质部用快速方法(包括电话、电报、电传等方法)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逐级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报告内容

3、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时间、地点、伤亡情况、初步分析事故的原因等。11.2.3 安全奖惩制度通过经济与行政手段的有效结合,将安全生产与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紧密挂钩,各部门制定安全生产奖惩办法,定期考核兑现,使干部全面加压、职工全员负载,达到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有序可控。11.3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施工现场的布置符合防火、防爆、防洪、防雷电等安全规定及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办公用房、仓库、材料堆放场、停车场、修理场按批准的总平面布置图进行布置。现场道路平整、坚实、保持畅通,危险地点悬挂符合安全标志的标牌,施工现场设置大幅安全宣传标语。现场的生产、生活区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网点,消防器

4、有专人管理,不乱扔乱放,由各作业班组组成由510人的义务消防队,所有施工人员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安全消防距离符合有关规定,现场易燃杂物随时清理,严禁在有火种的场所或其近旁堆放易燃物品。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6-02的规定执行。从事爆破、电力、高空作业及起重作业等特殊作业人员,各种机械的操作人员及机动车辆驾驶人员,经过劳动部门专业培训并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方准持证独立操作。施工现场设立安全标志。危险地区悬挂“危险”或“禁止通行”、“严禁烟火”等标志,夜间设红灯警示。爆破器材库的设备符合爆破安全规程,库存量及平面布置经过当地

5、公安机关批准。所有道路的便桥在桥头设立标志,注明载重能力和限制速度。爆破物品的管理和使用,符合爆破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爆破用品在使用前根据规定要求,严格进行质量检验。施工现场用电严格按照三相五线制布设电线,做到二级保护,三级控制,一机一闸。11.3.1 隧洞施工安全措施1、开挖与支护隧洞开挖过程中,做好地质描述、超前地质预报,提出对策和措施。对隧洞地质条件差的地段,每个开挖工班配一名工程师跟班,确保各种措施、技术交底的落实,保证标准化作业。开挖过程中,配备有经验的地质工程师,监控指导现场施工。浅埋洞口段、洞身断层破碎带地段隧洞开挖要采用浅孔控制爆破技术,按爆破安全规程操作施工。加强监测,

6、根据监测和地质情况及时调整爆破参数,保证爆破安全,不良地质隧洞施工,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稳步前进。对于软岩变形地段开挖后及时施作系统注浆锚杆及格栅钢架,网喷混凝土进行封闭支护,减弱其变形量。富水地段采用地质超前预报仪法和超前钻孔进行隧洞向前方地质超前预报,超前发现前方不良地质位置,制定通过措施,防止涌水、突泥事故发生。2、装碴与运输安全技术措施机动车司机和装碴机司机经过严格培训,持证上岗,做到一机二牌,即管理规定和工作职责。各种运输设备不得人料混装,装载料具不得超出装载限界,超长料具捆扎牢固。机械装碴时,指定专人负责电缆和风管的收放,作业时,无关人员均退至安全地点。爆破器材运入洞内

7、时,积极与调度联络,指定专人防护,直达施工地点,中间不得停留。隧洞内卸车至装药全过程,爆破员和安全员必须现场监管,严格按设计装药,未装完的炸药及雷管必须由安全员和押运员全程监管运至炸药库房,并履行退库手续。3、衬砌安全技术措施衬砌边墙、拱部混凝土时均采用整体式液压衬砌台车,设计的台车满足施工安全的需要。衬砌台车灌注作业时指定专人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拆除混凝土软管或管道时,停止混凝土泵的运转,电源设备完整无损。平台、台车不得堆放料具,工作台上脚手架满铺,铺放牢固。4、通风与防尘加强隧洞施工通风,设计完善的通风系统,每个隧洞口各设1台22*2轴流风机通电,保证通风系统工作的稳定、连续和有效。

8、隧洞通风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隧洞通风每个作业工班设专职人员管理。凿岩和装碴时,采用洒水和通风降尘措施,确保隧洞空气质量和粉尘浓度达到规范要求。5、隧洞正洞贯通前爆破安全措施当隧洞正洞爆破作业接近贯通作业面时,考虑到对方洞内施工场地、临时设施的布置,特别是对方洞内人员的安全等因素,在正洞爆破贯通前安排专职人员统一指挥、协调配合,爆破时把双方洞内作业人员及其他设备全部撤至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的地点。正洞爆破贯通后经过通风排烟,相距时间不得小于20分钟,安全检查合格后,双方工作人员才能进入工作面。6、不良地质地段安全技术措施隧洞通过不良地质地段,施工前根据设计提供的工程和水文地质情况,结

9、合现场实际,制定有关施工技术要求,并采用超前地质预报、加强施工地质工作。同时,针对实际情况按先治水、管超前、短进尺、弱爆破、早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组织施工,力求稳步前进,严防塌方,快速通过。11.3.2 施工现场安全用电措施现场移动式电器设备必须使用橡皮绝缘电缆,横过通道必须穿管埋地敷设。配电箱、开关箱使用BD型标准电箱,电箱内开关电器必须完整无损,接线正确,电箱内设置漏电保护器,选用合理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进行分级匹配。配电箱设总熔丝、分开关,动力和照明分别设置。金属外壳电箱作接地或接零保护,开关箱与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保险,同一移动开关箱严禁有380V和220V两种电压等级,洞内照明采

10、用36V安全电压。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水泥杆、木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或脚手架上,架空线装设横担和绝缘子。架空线离地2m以上,机动车道为3m以上。对高压线路、变压器要按规程安置,设立明显的标志牌。所有电气设备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并有良好的接地保护措施。接地采用角钢、圆钢或钢管,其截面不小于48mm2,一组二根接地之间间距不小于2.5m,接地电阻符合规定,电杆转角杆,终端杆及总箱,分配电箱必须有重复接地。各种机电设备检修、维护时应断电、停运转;如要试运转,须有针对性保护措施。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必须持证上岗,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11.3.3 施工

11、机械安全保证措施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操作人员按照机械说明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保持机械操作室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酒后操作机械,机械不带病运转、超负荷运转。起重作业严格按照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02)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规定的要求执行。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三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11.3.4 爆破物品的安全管理爆破器材的使用、运输、保管符合国家

12、爆破安全规程规定的要求。要在当地公安部门申请办理采购、运输、储存、使用的各种认证手续及许可证件,订购经国家注册批准生产爆破物品的专门厂家的产品。爆破材料库房要与公路、居民点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炸药、雷管要分库存放,设专人看守。严格爆破材料的领发料制度,防止多领少用,私藏余料,杜绝流失和被盗。爆破物品使用前根据规定要求进行质量检验。引线与雷管的联结应在指定地点进行、专人负责。爆破器材搬运和爆破作业人员,严禁穿着化纤衣物。进入爆破物品储备库,严禁任何火种带入。建立消防系统,防爆救灾。11.3.5 爆破作业的安全措施洞内爆破作业频繁,坚持执行爆破作业安全规则,设专人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爆破和爆破器材安

13、全。各施工班组间,各道工序间,应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在交接班时交班人应将本班组工作情况及有关安全措施向接班人详细交待,并做好交接班记录。施工时严格按爆破设计要求控制用药量。装药工作由施工负责人指定有爆破操作合格证的爆破工执行;严禁无证人员参加爆破作业。装炮区内严禁吸烟点火,装炮完毕检查并记录装炮个数、地点,以便起爆后核对有无瞎炮,并进行技术处理。爆破前按警戒距离划定警戒区,设置防护人员,疏散施工人员,撤离施工机具到安全地点,并由专人负责检查,当符合安全要求并在防护工作一切就绪后,方可发出点炮信号。发生瞎炮后严禁掏挖或在原眼内重装炸药。洞内爆破作业,统一指挥,进行爆破时所有人员及施工机具应撤至

14、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的地点。爆破后经过通风排烟,才准检查人员进入工作面,且其相距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经安全检查合格后,其他工作人员才能进入工作面。11.4 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11.4.1加强现场卫生流行病学调查施工人员进点前,组织卫生防疫人员开展新工地卫生流行病学调查,重点调查当地生活用水水质。走访当地疾病控制机构,了解传染病情况。通过调查提出驻地、食堂布局、饮用水源选取建议,及制定传染病及职业危害控制对策。11.4.2 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措施制定传染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应急处理措施,时刻防止上述事件发生,出现时及时做好治疗、转院、呈报等工作。11.4.3 加强职业健康

15、体检上岗前对从事粉尘、噪声、二氧化硫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体检项目:粉尘作业:内科常规检查,心电图,肝功能,血、尿常规,高仟伏胸部X射线摄片,肺功能。噪声作业:内科常规检查,耳鼻检查,血、尿常规,心电图,纯音听力测试。二氧化硫作业:内科常规检查,眼科、耳鼻喉科检查,胸部X线摄片,肺功能。施工期间每年对作业人员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受检者本人并安排进一步诊治,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并妥善保存。发现职业禁忌者及时调离工作岗位。11.4.4 加强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粉尘、二氧化硫、噪声每36月监测一次,或根据施工情况适时监测。对有害因素超标作业点提出整改措施并监督落实。建立有害作业点劳动卫生档案并妥善保存。11.4.5 加强健康教育,注意个人劳动卫生防护利用工地板报、宣传栏、班前点名等形式加强劳动卫生防护知识教育,提高个人防护意识。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坚持佩带劳动防护用品上岗作业,建立奖惩制度。11.4.6 严格执行职业病防治法,规范劳动组织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作息制度,合理安排劳动作业强度,严禁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下的作业行为。明显扬尘应及时洒水,减少对当地居民和施工人员危害。卫生、工会等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将劳动卫生保护工作纳入工地安全检查日程,定期考核。11.5 安全应急救援预案11.5.1 编制目的1、施工前期,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特殊危险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