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网络购物诈骗类型与预防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4578237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网络购物诈骗类型与预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常见网络购物诈骗类型与预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常见网络购物诈骗类型与预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见网络购物诈骗类型与预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网络购物诈骗类型与预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网络购物诈骗类型与预防常见网络购物诈骗类型与预防网购日趋火爆,警方接收的涉及网络诈骗的诉求呈增长趋势。下 面是小编整理的常见网络购物诈骗类型与预防,欢迎阅读,希望对大 家有所帮助。网上购物定义网上购物,就是通过互联网检索商品信息,并通过电子订购单发 出购物请求,然后填上私人支票帐号或信用卡的号码,厂商通过邮购 的方式发货,或是通过快递公司送货上门。中国国内的网上购物,一 般付款方式是款到发货(直接银行转帐,在线汇款)和担保交易则是 货到付款等。常见网络购物诈骗类型一、冒充淘宝客服诈骗骗子冒充淘宝客服,多以消费者购物过程中发生操作错误等为由, 进而以支付宝账号存在安全隐患,冻结支付宝账号等为

2、手段欺骗消费 者,使消费者急于保障账号安全,轻易被蒙骗,在骗取信任后,骗子 多要求远程控制消费者电脑解决问题,或引导消费者进行输入账号、 密码等操作,窃取账号内钱财。二、收取订金诈骗骗子要求消费才先付一定数额的订金或保证金,然后才发货,以 种种看似合理的理由,诱使消费者追加订金。三、货到付款诈骗骗子在论坛等发布低价的商品信息,诱惑买家进店购买,等买家 拍下商品后,通过电话致电买家,称由于操作不当将货物发成了货到 付款,请买家取消淘宝线上的交易订单;然后卖家给买家发“货到付 款”的商品,买家收到货看外表无损就签收付款了。等到使用时才发 现被骗,致电客服维权却发现淘宝交易已经取消,没有任何凭证投诉

3、 举报卖家。四、拒绝安全支付诈骗经过合法的交易平台,在消费者上钩之后,骗子以减免手续 费”、“避免支付时间长”、“避免交易繁琐”为借口,劝说消费者 不要通过支付宝等合法的交易平台进行付款,而直接进行银行转账。五、骗个人信息网上购物时不要轻易向卖家泄露个人详细资料,在设置账户密码 时尽量不要简单地使用自己的个人身份信息。遇到类似电话核实的, 一定要问明对方身份再视情形配合。六、网络钓鱼盗信息不要随意打开聊天工具中发送过来的陌生网址,不要打开陌生邮 件和邮件中的附件,及时更新杀毒软件。一旦遇到需要输入账号、密 码的环节,交易前一定要仔细核实网址是否准确无误,再进行填写。网上购物欺诈现象成因分析1。

4、为什么网络购物会产生如此多的欺诈行为呢?这主要根源于网 络具有虚拟性的特点,这个特点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便利、快捷、高效 的同时,也让网络购物和传统购物相比具有更多的风险性。网络购物 欺诈具有隐蔽性,双方没有真正接触,提高了犯罪分子的作案胆量。2。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上广告数量的膨胀即正规网上交易 的迅速发展,为犯罪分子实施网络诈骗提供外部环境和技术支持。一 些不法分子从中找到了商机,利容网络发布虚假信息骗钱。3。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网上购物作为新兴产业,还没有完 全取代传统购物,这方面的法规有待完善。网购被骗了该怎么维权?一、向网站投诉。各个大型购物网站有自己的客户服务部门,处理各种交易

5、纠纷。 消费者可向网站提供假冒伪劣产品照片、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相关 记录,进行投诉或举报。有刑事犯罪嫌疑的,各个大型购物网站还将 向公安机关及时反映情况。二、在网上报案。旦遇到网购诈骗,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为避免更多消费者 上当受骗,已受骗的消费者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请求公安部门去 查封网站和骗子的手机电话及银行账号。消费者可向各地公安局网监 处报案,也可电话报警。三、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与普通商品一样,网上购物的商品发生消费纠纷,也可向省、市 消协投诉。维权热线12315。对于网上购物存在的风险,工作人员提 醒消费者,要尽量索取购物凭证或保存交易协议(包括电子版)等相 关证据,网上购物的

6、实际经销商大多数是外地公司,收货时要留意查 看票据的公章。如果已购商品发生纠纷,应按属地管辖原则,向票据 盖章单位所在地的有关部门投诉。防范网购诈骗的方法首先,要对所购物品有一定的了解,在网上购物也要做到货比 三家”。不光要比价格,也要对比物品的质量等。对于出价过低的物 品,消费者需谨慎选购,查看一下同类物品在其他网站或网上商铺内 的售价。其次,仔细甄别网络卖家留下的联系方式及相关信息。假如该卖 家的联系方式只有QQ、Email、手机,而没有具体的固定地址和固 定电话,或者卖家拒绝使用具有防钓鱼”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消 费者就要提高警惕。第三,利用网上搜索引擎,查询供货者的信息中留下的联系电话、 联系人、公司名称以及银行账号等关键信息是否一致。如果发现上述 信息有不一致的,消费者就应该提高警惕。第四,尽量去大型的、知名的、有信用制度和安全保障的购物网 站购买所需的物品,比如淘宝、京东、步行街团等,这些网站大多采 用安全性较高的支付工具作为“第三方交易中介”,或是实行先到货 后付款等保护消费者的购物方式。第五,不要轻易将自己的网络账号、信用卡账户和密码泄露给陌 生人,尽量不要使用公用的电脑进行购物、支付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