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理论小论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4576878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扎根理论小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扎根理论小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扎根理论小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扎根理论小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扎根理论小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扎根理论小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扎根理论小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政治课课程作业学号:姓名:专业: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摘要:扎根理论以其显著的质性特征和优势,越来越受到管理学界亚就这的重 视。本文主要从扎根理论的版本、使用背景以及操作流程层面,对扎根理论方法 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关键词:扎根理论;方法论;适用背景;操作流程一、引言近年来,质性研究作为量化研究的有力补充,日益受到管理学者们的关注。 而扎根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科学的质性研究方法论,也被越来越多的管理学研究 者所接受。扎根理论之所以受到青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量化研究主要 适用于考察已识别变量之间的关系,但对于没有得到清晰界定或者无法用既有理 论来推导的现象缺乏识别和解释力,这就需要质

2、性研究首先对要研究的现象进行 界定或给出理论框架;二是扎根理论自提出以来,就因其较为科学的操作流程以 及注重实践的方法论特点而受到重视。但是,扎根理论也因其发展时间较短,适 用情景尚不清晰而在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因此本文在综合现有相关文献的 基础上,旨在对扎根理论进行深入探讨。二、扎根理论不同版本的介绍与比较扎根理论是由格莱瑟(Glarer)和斯特劳斯(Strauss)于1967年率先提出的, 目的在于回应当时极其流行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这里的实证主义主要是指石里 克(Moritz Schlick )和卡尔纳普(Rudolf Car nap )所提出来的新实证主义(也称 逻辑实证主义),新

3、实证主义以经验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用概率 论来修正结论。它认为,科学的方法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因此, 它虽然以感性的经验为依据,但却否认了感性认识的积极作用,是不折不扣的理 性主义。从现有文献看,主要存在有三个扎根理论的版本,即格莱瑟(Glaser )和 斯特劳斯(Strauss)的原始版本(original version );斯特劳斯和科宾(Corbin)的程序化 版本(proceduralised version );查美斯(Charmaz)的构建型扎根理论(The Constructivist s Approach to Grounded Theory)。关于斯

4、特劳斯和科宾的指令性扎根理论方式( proceduralised version ),有研究 者已经观察到,他们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已经变得相当程序化和过于公式化。 尽管如此,至今为止这个版本使用得最为广泛。在讨论不同版本的扎根理论研究 方法论的同时,研究实践中扎根理论和定性数据分析二者的界限往往并不清楚。 事实上,正统地应用原创的扎根理论版本( original version ) ,不同于使用扎根的 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方式,也不同于任何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和定性数据分析的综 合使用;其关注的是自然呈现与发现,这使得很多扎根理论研究最终都变成了描 述性的研究,这将使现实存在但尚未被关注的社会过程

5、缺乏抽象概念化。此外,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却与案例研究方法不同,后者很少用到不断比较的方法。又 如巴克等和格莱瑟分别指出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也不同于现象学和行动研究。 此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和民族志之间也有一定的兼容性,就样本选择的性质 及从自然的环境中收集数据这两方面来说,两者有一些相同之处。就研究成果的 可推广性来说,扎根理论既可以是本地的和实质的,又可以是延伸的和形式的理 论成果;但民族志强调的是对有关某一特定地点的解读。从更深层次上来说,扎 根理论研究方法论和民族志是互补的,前者形式化并延伸了通过民族志所得到的 有限的理论成份。也就是说,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和民族志之间的共通之处可以

6、 提升到详细解读的层面,与此同时,也可以延伸或验证现有理论。这样的研究成 果是不可以从其他研究方法论的单独使用中获得的。对使用不同版本的扎根理论研究者而言,鉴于社会科学里大范围的范式、学 科背景、研究领域以及研究者各自研究问题等方面的差异,学界在扎根理论的版 本选择问题上缺乏共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三、两种适用扎根理论的情景扎根理论主要适用于研究个体对真实世界的解释或看法。扎根理论主要有两 种适用情景。第一种适用情景是按照时间顺序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回顾,并且在 回顾过程中展现相关事件的因果关系,这种适用情景就是所谓的“纵向理论建构”。 纵向理论建构情景常见的有组织事件发展研究和组织事件之

7、间的因果关系研究。 比如,Sutton(1987)对组织从衰败到消亡的过程进行了质性研究,他以1982年夏 到 1983 年春这一经济衰退时期美国密歇根州的八个组织作为分析样本,对它们 的衰亡过程进行了建模。第二种情景是基于现象提出理论概念并进行明晰化,从实践中挖掘概念的内 涵和外延。这里所谈到的概念往往是一些已有文献没有提及的新概念或虽已提出 但仅有很少介绍的概念,或者是一些以往的概念界定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需要的 概念。对于这样的概念,研究者会扎根于相关的实际情况进行全新的淦释或重新 淦释。这种适用情景就是所谓的“横向理论建构”。横向理论建构情景通常是探 讨组织管理领域未完全明确或未得到广泛

8、认同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例如, Alimo-Metcalfe 和 A1ban-Metcalfe( 2001)运用扎根理论方法重新界定了英国变革 型领导这个构念的维度,建立了完全不同于 Bass 原先提出的变革型领导的结构 维度,并根据他们自己的研究结论开发编制了新的变革型领导调查问卷。四、扎根理论的操作流程Pan dit(1996)总结了一整套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研究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五 个阶段、九个步骤。五个阶段是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或排序)、数据 分析和文献比较,而九个步骤则包括相关文献回顾、案例选择、制定严格的数据 收集计划、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理论取样、研究结束、拿新

9、建构的 理论与已有理论进行比较。不过,这个研究流程是Pandit针对他本人所研究的问 题提出来的,更适用于那些结合案例、在组织层面按事件先后顺序进行的研究, 也就是纵向理论建构。而扎根理论除了适用于纵向理论建构以外,也可用于横向 理论建构。王璐、高鹏(2010)在借 Pandit 提出的研究流程的基础上,结合上 文有关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介绍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操作流程;具体而言,流程 分七个步骤:文献回顾、初始取样、理论取样、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理论发展、 讨论分析,而且在进行横向理论建构时可以省略数据整理这一步。第一步是文献回顾,可以回顾多个相关领域的文献。这一步是为了确定要研 究的问题,尽量

10、选择既有针对性又有广泛性的研究问题。第二步是初始取样,初步选定研究样本并收集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初步分 析。与量化研究的取样方法不同,扎根理论研究包括初始取样和理论取样两个取样环节,取样过程不是预先设定好的,而是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不断调整。第三步是理论取样,即根据初步数据的分析结果确定下一步数据收集计划, 并实际收集数据。理论取样阶段可以考虑从多种不同的数据来源收集数据,也可 以收集定性数据、定量数据和两者兼有的数据。从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相关 研究文献中不难发现,新闻报道、访谈文本、内部文件、深度观察记录等都可以 作为数据来分析。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应该确保数据收集和分析同步进行,但

11、数据收集应留有一定的余地,以便调整。这一阶段可以使用数据分析软件 (如 ATLAS, Nvivo)来记录结构化数据。第四步是数据整理,也就是对所收集的数据按照时间进行排序,目的是要便 于观察因果关系。与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不同的是,该步骤并不界定具体的自变量 和因变量。需要注意的是,这是纵向理论建构所需的步骤,但并不适用于横向理 论建构。所以,在进行横向理论建构时可绕过这一步。第五步是数据分析,也就是对数据进行编码处理,根据数据提出概念、形成 范畴并建构理论。这一步工作量相对较大,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应该养成做笔记的 习惯,包括编码笔记、理论笔记和操作笔记。ATLAS, Nvivo等软件可以帮助研究

12、者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文本层面”、“概念层面”的分析。但扎根理论研究最重 要的工作是思考、判断、决定和解释,这些工作必须由研究者来完成。此外,具 体的分析工作也由研究者来决定,如编码工作(开放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 码)并不是每一项都要做,而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整。可采用以下方法来确保 编码的一致性信度:第一个研究者根据数据确定范畴,然后抽取 25%的数据,交 第二个研究者再独立根据数据确定范畴,两个研究者确定的范畴一致性程度越高 说明越可信。第六步是理论发展。在第五步的基础上,构建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同时, 研究者应该判断理论是否达到饱和,也就是判断新收集到的数据是否对理论建构 有新的贡献

13、。如果理论饱和(即新收集到的数据不再对理论建构有新的贡献),就 可以结束,否则就应该回到第三步继续进行理论取样、数据收集和分析等工作, 直到理论饱和,方可结束研究(这也是“持续比较”的基本思想)。第七步是讨论分析。这一步骤可采用多种方法,如可拿新建构的理论与既有 理论进行比较,以凸显新理论的优点和价值等。M占为纵向邸论童射?育理论艺竹惆用| 了理金販艸:框肌切殆融据曲析谿処制応下护想內枚弟讣対,井里环欣企数妬結电昕究幷讨奁、分折路讹耿据茹折;时数琳细洞刊处理*挺出麗辖、脳成拉船、筑杭珅论理论股题;构述我为未登阁罚论杠架*JiJWH=钊弘业乳妍究样木亦收集JfrWr对数昭逊知和垃汀折宜績I叫顒;

14、刈側眾粧相入轨刃I的痹扔悟州;抠皿时冋先斤:对秋粥堆行jtir图 1 扎根理论研究框架以上就是王璐、高鹏归纳的采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管理学研究的七个步骤, 横向理论建构可省却第四步。扎根理论的“扎根精神”就是体现在它的“理论源 于实践”的思想上,所以,以上流程仅是一种形式化的表达,具体操作要根据研 究者的具体需要来定。参考文献:1 .王璐,高鹏扎根理论及其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问题探讨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 (12): 10-18.2 .费小冬.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要素,研究程序和评判标准J.公共行政评论,2008, 3: 23-43.3 . Glaser B G, Strauss A L.

15、 The discovery of gro un 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qualitative researchM.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9.4 . Gersick C J G. Time and tra nsiti on in work teams: Toward a new model ofgroup development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8, 31(1): 9-41.5 . Alimo - Metcalfe B, Alban - Metcalfe R J.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tra nsformati on al leadership questi onn aireJ. Jour nal of occupati 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01,74(1): 1-27.6 .孙晓娥扎根理论在深度访谈研究中的实例探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6): 87-92.7 .张敬伟,马东俊.扎根理论研究法与管理学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 (2):115-1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