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语文辽宁省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4 岳阳楼记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4575835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考语文辽宁省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4 岳阳楼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中考语文辽宁省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4 岳阳楼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中考语文辽宁省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4 岳阳楼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中考语文辽宁省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4 岳阳楼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语文辽宁省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4 岳阳楼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考点跟踪突破14岳阳楼记(见学生用书第208页)一、(2015辽宁丹东)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王曰:“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也。”王曰:“何谓也?”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今王治齐,非左右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 【注释】縠(h):

2、绉纱一类的丝织品。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2)吾谁与归归依(3)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因此,所以(4)于是举士五人任官任用,选拔2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2)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也。大王关心国家、爱护百姓,比不上大王喜爱(一块)绉纱(尺縠)。3【乙】文中王斗向齐宣王进谏,这种“忧国忧君”的做法,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参考译文】宣王说:“我关心国家、爱护百姓,固然愿意得到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国家。”王斗说:“大王关心国家、爱护百姓,比不上大王喜爱一块绉

3、纱(尺縠)。”宣王说:“这是什么意思?”王斗说:“大王让人做帽子,不让亲近宠爱的人去做,却让工匠去做,为什么?因为他们会做。现在,大王治理国家,却一定要用亲近宠爱的人去治理。所以我说大王关心国家、爱护百姓,比不上大王喜爱(一块)绉纱(尺縠)。” 宣王内疚自责,说:“我对国家有罪。”于是任用五名贤士为官,齐国因此政治清明,局势安定。二、(2015辽宁铁岭)阅读下列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各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

4、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

5、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节选自苏轼范文正公集叙)【注释】轼:苏轼自称。总角:指童年。4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B ) 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词语含义的辨析能力。A项“在洞庭一湖”的“一”意思是“全,都”,“而不一见其面”的“一”是数词;B项两个“观”都是“看”的意思;C项“或异二者之为”的“为”意思是“心情”,“吾得其为人”的“为”是“做”;D项“览物之情”的“之”是结构助词“的”,“读之至流涕”的“之”是代词,代范仲淹的碑文,可译为“它”。5

6、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2)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怪,把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6结合甲文内容,概括乙文中“先生”称范仲淹为“人杰”的原因。范仲淹有着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或:范仲淹有着忧国忧民、无私的精神品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先生”称范仲淹为“人杰”是对范仲淹的肯定。题干提示结合甲文回答,甲文展现的是范仲淹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先生”称之为“人杰”也就可以理解了。7乙文表达了作者对范仲淹怎样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范仲淹的敬仰和终身不得一见的

7、遗憾、悲痛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本分析人物情感的能力。分析人物情感,要细读文本,从文本的细节描写中去分析体会。本题分析作者对范仲淹的感情要从乙文“读之至流涕”及后面欧阳公所说的话中去体会和思考。【参考译文】庆历三年,我还是个小孩子,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问先生,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说:“(如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不可以知道他们?”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怪,把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 嘉祐二年,我来到京师参加进士考试,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他的为人,有十五年了,但终究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这是命运(的安排)吗?”这一年(我)考中进士,才被欧阳公所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他们都用对待国家精英的礼节对待我,说:“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