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专题片解说词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4573088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水北调专题片解说词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南水北调专题片解说词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南水北调专题片解说词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南水北调专题片解说词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南水北调专题片解说词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水北调专题片解说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水北调专题片解说词(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片解说词(草稿)开篇: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 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国家始终把水利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 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2011年1月29日,党中央、国务院以1号 文件公布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是新中国成立62年 来,党中央、国务院首次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的决定。7 月8日至9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吹响了加快 水利改革发展进军的号角,开启了我国水利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征 程,一、工程简介篇中国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长江流域水资源相对丰沛,而黄

2、 淮海流域水资源短缺局面日益严重。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在视 察黄河时,指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 可以的。”即时提出了建设南水北调工程这一伟大构想。随后,历经 五十余年的规划、勘测、设计和论证,2002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 局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同年12月23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12月27日,伴随 着山东济平干渠和江苏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开工的喜庆锣鼓声,朱镕基 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宣布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作为我国水利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 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工程的实施,对于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

3、源严 重短缺局面、优化配置水资源,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 重要的作用。南水北调工程分别在长江上、中、下游规划了三个调水区,形成了西、 中、东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把长江、淮河、黄河、海 河相互联接,构成我国中部地区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 互济”的总体格局,工程规划最终调水规模为448亿立方米。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碧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 凿穿过长江与黄河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 游,调水规模为170亿立方米。中线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线开挖渠 道,在郑州以西李村附近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至北京、天

4、津,调水规模为130亿立方米。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 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 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输 水到河北、天津;另一路向东,经济南,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输水 到烟台、威海。东线工程分三期实施,一期工程首先调水到山东半岛 和鲁北地区,并为向天津应急供水创造条件。一期工程调水主干线全 长1466.50千米,调水规模为148亿立方米,总投资170多亿元。根 据国务院南水北调建设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要求,东线工程要在2013 年建成通水。东线工程建成后,将在山东境内形成“T”字形输水大动

5、脉,覆盖11.3 万平方公里的供水区域,为我省15个地(市)、107个县(市、区)提 供优质、可靠的水资源。东线一期山东段主体工程共分为12个单项工程,涉及济南市的主要 是济平干渠工程和济南至引黄济青段工程。济平干渠是胶东输水干线 的首段工程,自东平湖出湖闸至我市西部的小清河源头睦里闸,全长 90公里,在我市境内84.2公里,工程设计输水流量为50立方米/秒, 总投资13.4亿元。工程于2002年11月27日开工建设,是南水北调 首批开工建设的项目,2005年12月底建成通水,在农田排涝和改善 小清河水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10月,济平干渠顺利通过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办公室组织的

6、完工验收,成为南水北调第一 个全面开工、第一个发挥效益、第一个通过验收的单元工程。济南至引黄济青段工程在济南市范围内主要包括市区段、明渠段和东 湖水库三个单元工程,总投资50.17亿元。市区段工程全长27.8公 里,自睦里闸至京福高速公路段利用小清河输水,长4.58公里;京 福高速公路至小清河洪家园桥利用小清河左岸的无压箱涵输水,长 23.28公里。工程总投资27.32亿元,设计流量为50立方米/秒。市 区段工程结合我市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实施,于2008年11月开工建 设。目前已经基本完工。明渠段工程自小清河洪园桥下端输水暗涵末端至章丘市水寨镇小贾 家村,线路全长39.27公里,占地宽75米左

7、右,永久占地4329亩, 投资约11.68亿元。工程布局为沿小清河左岸新辟输水明渠,设计流 量50立方米/秒,加大流量60立方米/秒,全线为明渠自流输水,设 计水深3米。渠道采用现浇混凝土衬砌,沿输水渠左堤顶布置管理交 通道路,渠道两侧采用护栏网防护。东湖水库位于济南市东北部小清河与白云湖之间,其主要功能是调蓄 南水北调东线分配给济南、滨州和淄博等城市的水量。水库永久占地 8074亩,设计库容5377万立方米,总投资约11.17亿元。水库为围 坝式平原调蓄水库,水库坝体采用复合土工膜斜墙土坝,围坝长8公 里,高13.7米,最高蓄水位为30米,蓄水深11米,水库死库容678 万立方米,调节库容4

8、700万立方米。二、征地移民篇一项大型伟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也需要工程沿线人民群众 的倾力奉献。南水北调工程明渠段和东湖水库共占地12403亩,涉及 历城区、章丘市共8个镇(办),54个行政村,搬迁474户,拆迁 房屋面积约10万平方米,移民安置1822人,搬迁企业 家,清理 树木80万棵,迁移坟墓7千余座,拆除养殖大棚、鸡舍等设施3.7 万平方米,迁建电力、供水、输气、输油、通讯、道路等专项设施近 100余处(项)。征地面积大、涉及范围广、影响人口多,尤其是在 房屋拆迁和土地补偿标准方面,由于采用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实施 补偿,存在“同地不同价、同工程不同房价”等突出难题,情况十分

9、复杂,矛盾十分尖锐,征迁难度特别大。根据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征地移民和拆迁安置工作由各市政 府负责组织实施。为推进我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2009年12月28 日,市政府召开第43次常务会议,明确了济南东明渠段和东湖水库 的征迁补偿政策和资金筹集方案,并成立济南东工程征迁领导小组, 由张建国市长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指挥部,赵文朝副市长任指挥, 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作为市指挥部的办事机构,具体负责组织 协调征迁工作。工程涉及到的历城区和章丘市政府也分别成立了工程 指挥部。2009年12月31日,东湖水库工程启动仪式在历城区井家村举行, 正式拉开了济南东工程征迁工作的大幕。2010年1月

10、10日,市指挥部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对东 湖水库征迁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并与历城区、章丘市分别签订 了东湖水库征地移民任务及投资包干协议,把征迁任务落到了实 处。征迁过程中,严格按照征地移民的操作程序,重点抓好四个实施环节, 确保了征迁进度。在勘测定界与地上附着物核查环节,依次划定区(市)、镇、村级边界,对地上附着物进行核查的基础上,并以村为 单位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在实施方案编制评审环节,立足 于程序规范合法、群众认可满意、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压茬编制完成 了征地移民实施方案,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成为征地移民的基本依据。 在资金兑付环节,坚持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做到“四

11、严”,即 严格资金兑付程序,严控补偿标准,严肃财经纪律,严把监督关口, 确保了资金及时、足额、规范发放。在地上附着物清理环节,采取有 力措施,妥善化解有关矛盾,通过集中清理和自行清理相结合的方式, 将所有地上附着物清理完毕。2010年4月30日,我市全面完成东湖 水库征地移民任务,按时将土地交付给现场建管机构。5月13日, 东湖水库正式开工建设。东湖水库征迁任务的圆满完成,并没有让我们沾沾自喜,也没有停 下前进的脚步,我们再接再厉,把目标对准了明渠段。与东湖水库相 比,明渠段线路长,房屋拆迁面积大,专项设施多,影响范围广,情 况更加复杂。我们一边认真总结东湖水库征迁的经验教训,编制了明 渠段征

12、地移民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一边对明渠段进行摸底调 查,并针对发现的主要问题,深入分析,积极寻求破解之法。经过充分准备,2010年10月13日,市指挥部召开第二次全体成员 会议,对明渠段征迁工作进行动员部署。随后,我们按照“先易后难、 质量优先、突出重点、确保稳定”的工作思路,坚持依法征迁、和谐 征迁,稳步有序地推进,顺利完成了勘测定界、地面附着物核查、地 面附着物补偿方案编制和评审、地面附着物清理等环节,仅用两个半 月的时间,全面完成村外地面附着物清理工作,在12月20日提前向 现场建管机构交付建设用地。12月30日,山东段干线主体工程全面 开工。房屋拆迁是明渠段征迁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焦点

13、,我们统筹考虑群众 合法权益和推进征迁进度,按照“先安置、后拆迁”的原则,在扎实 做好被搬迁村民安置的基础上,以确保当地社会稳定为前提,攻坚克 难,多措并举,有效地破解了“补偿标准不统一”、“镇村换届”等一 系列难题,全面完成了房屋拆迁工作,实现了和谐拆迁。搬入新建安 置房中的村民,生活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征迁之难,难在如何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由于政策的不均衡性, 部分农村干部群众认识不一。为做好征迁工作,我们狠抓基层沟通, 领导带头深入一线,与群众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开展思想工作,把 问题解决在当地,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有力地保证了当地社会稳 定。此外,通过广泛宣传,努力营造支持工程建设

14、的舆论氛围,并建 立征地移民与施工环境现场协调机制和安全保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工程建设创造了和谐有序的施工环境, 确保了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建设。三、建设风采篇南水北调济南东工程征迁顺利实施,离不开领导的关怀和大力支持。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办公室主任鄂竟平多次到我市检查指导南 水北调工程建设工作,原国调办主任张基尧多次来我市调研工程建设 进展情况,副主任张野到东湖水库亲切慰问工程建设者们,蒋旭光主 任沿明渠段现场察看我市征地移民和拆迁安置情况,并走进搬迁户新 建的安置房中,与农户亲切交谈,了解生产生活状况,对我市征迁工 作给予高度评价。贾万志副省长多次调度部署我市征

15、迁工作进展情 况。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焉荣竹十分关心我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在 东湖水库完成征迁后专门做出批示,并到东湖水库现场检查指导工 作。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建国亲自担任征迁领导小组组长,并多次到 现场了解征地拆迁及村民安置情况,察看工程进展。市人大主任雷建 国到现场察看东湖水库建设情况,并提出指导意见。副市长赵文朝亲 自担任工程征迁指挥部指挥,多次主持召开指挥部会议,部署任务, 不定期调度征迁进展情况,督促指导业务工作,现场解决存在的问题, 并在工程征迁的关键时刻和节点果断决策,推动工程征迁顺利实施。 历城区和章丘市南水北调工程指挥部作为征迁工作的实施主体,充分 发挥责任意识,密切配合,攻坚

16、克难,最终取得了南水北调济南东工 程征迁的全面胜利。广大基层干部职工充分发扬“奉献、负责、务实、 创新”的南水北调精神,放弃双休日和节假日,充分发扬“5加2”、“白加黑”精神,一心扑在工作上,坚守在一线,表现了崇高的敬业 奉献精神。四、配套工程篇南水北调济南市续建配套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我 市充分利用南水北调来水的必要设施。工程任务是从南水北调干线引 水,通过引水、输水、调蓄、供水等工程,将长江水送至供水范围内 各县(市)区的水厂,用于补充缺水地区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 并适当兼顾部分地方高效农业用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近期分配给济 南市的水量指标为1亿立方米/年,经过充分征求各县(市)区政府 意见,确定近期主要向济南市区、章丘市、平阴县供水,估算投资为 12亿元。济南市续建配套工程主要包括市区、平阴、章丘3个供水单元。章丘 市单元从东湖水库东南分水口引水,分南北两条支线,通过埋设管道, 向章丘电厂和章丘化工工业园供水,近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