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基本特征知识点汇总及复习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4572407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的基本特征知识点汇总及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物的基本特征知识点汇总及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物的基本特征知识点汇总及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生物的基本特征知识点汇总及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生物的基本特征知识点汇总及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的基本特征知识点汇总及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的基本特征知识点汇总及复习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一、我们身边的生物1. 我们身边的动物、植物都是生物。2. 真菌、细菌和病毒也是生物,现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二、生物的生命现象1. 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等现象,能够不断地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同时不断地排出体内的废物。2. 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一、分析与讨论巴斯德认为,肉汤变酸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二、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提出问题一作出假设一制定计划一实施 计划一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实验一一练习使用显微镜1. 显微镜的取拿与安放取显微镜时应该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2.

2、 认识显微镜的构造镜座起稳定作用。遮光器的作用是调节亮度。转换器的作用是转换物镜。目镜越短,放大倍数大;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3. 显微镜的使用从目镜内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细胞是生物结构的基本单位1. 在生物界里,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根据构成生物体细胞的多少,可分为单 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2. 实验一一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 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二、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壁:保护作用。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作用。细胞

3、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加速与外界的物质交换。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作用。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作用。液泡:含营养物质作用。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作用。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一、细胞的分裂1. 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2. 生物体长大是由于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3. 细胞分裂受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控制。二、细胞的分化1. 细胞的分化形成了组织。2. 动物的组织有四种,分别是上皮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3. 植物的组织有五种,分别是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一、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 由不同的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

4、能的单位,叫做器官。2. 绿色开花植物是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其植物体由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三个层次构成。其 中根、茎、叶称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称为生殖器官。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1.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四个层次。2. 动物体各个系统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各种复杂的生理功能。生物圈与栖息地一、生物圈1. 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做生物圈。生物圈包括地球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2. 生物圈中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包括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等。二、栖息地1. 在生物圈内,我们把生物实际居住的环境称为栖息地。2. 在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不同的动植物群体。3.

5、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环境对生物的作用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1. 生物圈中的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2. 我们以光照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为例,探究的是非生物因素因素对生物的作用。3. 在科学实验时,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并且需要设置对照实验。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1. 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不同种生物之间和同种生物之间的相 互作用。2. 社会性群聚生活的蚂蚁、蜜蜂等在群体内部既有互助又有竞争;雄性羚羊在繁殖季节为争 夺配偶而发生争斗。以上说明同种生物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 动植物对其生活

6、环境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2. 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3. 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定的耐受范围。4. 生物灭绝是一种不适应现象。二、生物对环境的作用1. 地衣能够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2. 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影响环境。典型中考试题1. 西红柿(又名番茄)富含维生素、糖类等营养物质,深得同学们的喜爱,尤其在夏季有的 同学把它当作水果吃。请你结合所学的植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有的同学当作水果吃,吃进去的应属于组织。(2)切开西红柿,你会发现这些现象: 瓢中有些亮晶晶的“小颗粒”,这实际是一个个的; 红色的甜酸可口的汁液流出,这些汁液来自于细胞结构的中;

7、 有些“筋络,把汁液分隔开,推测这些“筋络,属于组织。(3) 这些富含糖类等有机物的汁液实际是由细胞质中的将光能转变成的。(4)种下番茄种子会长出番茄,决定该现象的物质存在于细胞结构的中。2. 根据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回答(8分)(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主要步骤包括:准备;制片;。在制片过程中,撕取内表皮时,可能有汁液溅出,这是细胞质里的 内的细胞液流出。接着,要小心地使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在撕下的内 表皮上这样才能避免而影响细胞的观察。(2)观察过程中若光线变暗,可调整【8】,若使左侧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应向 移动装片。要使观察到的物象

8、更加清晰,应调节【10】。(3)显微镜的目镜有5X和10X两种,物镜有8X和40X两种,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大,应选择的目镜 ,物镜是。3. 下图为某同学在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显微镜下看到的几 个视野,请据图回答问题:(1)要使图像从视野变为视野的状态,应将装片向移动:要使图像从视野变为视野的状态,应转动,换成高倍物镜;要使图像从视野变为视野的状态,应用 进行调节。(2)在视野中可以看到,洋葱鳞片叶表皮有部分重叠,这是因为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3)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叶属于,视野所示的部分属于它由一些排列紧密的细胞构成。4. 请回答下列显微镜操作的有关问题

9、:(1)左图是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观察到清晰物象时物 与玻片间的距离。使用上述物镜和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 时,为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其目镜和物镜的 合是,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应该是图。(2)右图为显微镜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其中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由视野变为视野时,操作方法是(3)右图为A、B两位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的效果图,你认为同学的观察效果好。另一同学效果欠佳是因为装片中,要想不出现这位同学视野中不正常的情况,盖玻片时5. 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技能的问题。 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不够清晰,应略微转动 进行调节。 为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染色,可把一滴稀碘液滴在 的一侧

10、,在另一侧用 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验证晒干的小麦种子中含有水分,要把种子装进干燥的试管里,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 端1 /3处,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加热时,为防止试管中产生的水倒流,试管口应(2)请回答下列有关科学研究方法的问题 要了解校园里生物的种类,应采用 法。 要了解马与驴在外形上的相同或不同之处,应采用 法。 要了解鱼的尾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如果单凭观察难以得出结论,可采用 法。(3)请回答下列有关科学探究技能的问题计算:假如你此刻手上有2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 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2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作出假设:不少昆虫有趋向光源的习

11、性。昆虫都有趋光性吗?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作 出假设。你作出的假设是你作出假设的依据是6. 下图中,AE示意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整个人体都是由A细胞发育而成的,A细胞是。(2)A细胞通过 形成B。在此过程中,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3)B通过 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4) 在上图的结构层次当中,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 。(5) 系统是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图中所示的系统具有生理功能是 和。7. 下图表示细胞的一些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上向着不同的组织。能产生和

12、传导(1) 过程为,过程使细胞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不同功能的(2) A、B、C三种细胞中兴奋。(3) 能观察到染色体变化的过程为,怎样才能观察到染色体?(2 分)。8.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 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 写完整。(1) 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2) 作出假设:(3) 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 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

13、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4)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明亮0只1只2只O只2只阴暗10只9只8只10只8只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5) 表达和交流。参考答案1. (1)营养(2)细胞液泡输导(3)叶绿体(4)细胞核2. (1)染色 液泡 气泡(2) 反光镜 左侧(3) 10X40X3. (1)右下方 转换器细准焦螺旋(2) 没有将叶表皮展平(3) 器官 组织(或保护组织)4. (1)和(2)将装

14、片向左平行移动(3) B气泡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将另一侧慢慢放下5. (1)细准焦螺旋盖玻片略微向下倾斜(2) 调查观察实验(或探究、模拟实验)(3) 3200 个评分标准:假设只要有适当的依据都可视为正确,假设的依据应来自以往的知 识或经验。如:如果假设是“昆虫都有趋光性”,作出假设的依据可以是“在夏天的路灯下 可以看到许多种类的昆虫疽如果假设是“昆虫不是都有趋光性”,作出假设的依据可以是“昆 虫中的蛾类在晚上活动,蝶类在白天活动,说明昆虫对光线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假设与必 须统一,共计1分)6. (1)受精卵 (2)细胞分裂 染色体 (3)细胞分化(4) E系统(5)消化和 吸收7. (1)细胞分裂形态结构 (2) A (3) 将正8. (2 )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或光影响鼠妇的分布)(3) 光 不可以 鼠妇数量太少,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4) 计算出5次实验结果中,鼠妇在明亮和阴暗环境中的平均值 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 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