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考研之心得体会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457216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考研之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传播学考研之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传播学考研之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传播学考研之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传播学考研之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播学考研之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考研之心得体会(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播学考研之心得体会谈到考研 , 首先希望我们都能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选择。人生的时间是有限的 , 青春更是如此 , 所以请慎重对待自己的每一次的选择 , 对自己负责。今年来研究生扩招 , 从近处看 , 缓解就业压力 , 我们也更容易考上 ; 从远处看 , 三年之后我们仍然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 这是扩招带来的必然后果。所以现在攻读硕士学位, 并不是说前途一片光明。从就业市场来看 , 媒体已经人才饱和 , 聘任制也使得从事媒体工作并非待遇丰厚。当然 , 开场所传递的信息让人感觉有些消极 , 但现实如此 , 本不应该回避。之前谈这么多 , 就是想明确一点 : 我们在看专业书之前 , 请做慎重地考

2、虑。考研绝不是一件小事 , 下面我想讲考研的意义。改变专业的一次重要选择。很多人抱怨自己本科专业不好 , 自己不喜欢。可以说读研是改变专业的最佳机会 , 以后很难再有既提升学历又改变专业的机会了。所以, 如果这次选择不合适 , 或者凑合着选 , 将对就业产生很大影响。如果选择合适 , 本科的“专业不适”也没什么关系了。改变学校的一次重要选择。就新闻就业来讲 , 学校的地位影响很大 , 至少需要保证是 211 工程院校。所以本科“出身”不好可以通过读研来弥补。决定发展方向的一次重要选择。研究生学习阶段可以决定将来是从事实务还是理论研究 , 特别对于理论研究 , 是深入学习的必经阶段。为工作铺路

3、, 挑选将来就业城市。一般读研之后就是就业 , 如果在读研城市工作会在就业时减少麻烦 , 降低就业成本。除非将来回家工作 , 对这个问题可以淡看一些。下面谈挑选专业和学校。 我觉得应先决定专业 , 后确定学校。 下面仅谈及新闻传播专业范围内 , 我所了解的情况。我的观点是 , 学科层次越高 , 外延越广 , 所要复习的内容就越多。拿最简单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相比 , 传播学就会比新闻学涵盖的内容要多, 起码新闻不会要求复习广告、公关理论。但传播学的视角就更开阔一些 , 高屋建瓴。总之 , 有利有弊。选专业还是应主要考虑自己的兴趣, 一来对就业有利 , 二来复习过程也不会那么枯燥。以我来说, 我更喜

4、欢以宏观的视角研究媒介现象, 所以我选择传播学专业。挑选学校 : 一般从以下方面考虑 : 学校的专业排名一般上网一搜就能发现全国新闻传播专业排名情况。 排学校的情况需要自己多去了解。好学校还是很多 , 也应该量力而行。其实学校从排名上也看不出什么差别 , 可能我们会接下来考虑城市。我在挑选学校的时候 , 最难的就是面对这个问题 , 我一直考虑的是, 我到底要去哪里。 离家的距离、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 , 在南方还是北方等等 , 制约因素又增添不少。 城市的因素还包含就业环境 , 对学新闻的人来说 , 最好还是选择经济发达的城市。你读新闻史也能发现 ,发达的新闻业都在大城市。 也只有经济发展快、

5、信息变异程度高的地方才可能利于新闻业的发展。所报学校的报录比体现竞争的激烈程度 ; 招生人数很关键 , 如果招 10 以下 , 对新闻传播这种超级热门专业来讲 , 如万人过独木桥一般恐怖 , 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 而招生专业目录上的招生人数 , 是包含保送名额的 , 所以这一点要了解清楚。 还可以看看真题和参考书目 , 只要看着不觉得压力特别大 , 一般就可以。综上 , 要信息搜集全面 , 准确评估报考难度和自身实力 , 做一个全面的选择。搜集渠道网络考研论坛是我使用最多的论坛。选择什么论坛也要看报考的学校。论坛上资料很全 , 历史遗留问题、 普遍问题都会有解答 , 所以你能想到的问题 , 一

6、般不会超出“大众水平”。所以你只要看别人的帖子 , 做一条会“潜水”的鱼就 OK了。一般论坛上有所报学校的相关问题解答、真题、笔记、复习方法、答题技巧等等 , 虽然零散而无头目 , 但只要你有心 , 你绝对不会遗漏任何关键信息。人际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沟通。不要忽略考研过程中的信息搜集 , 在备考几个月过程中 , 人际上的交流比网络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因为你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 , 这个时候最好像老师、同学求助 , 同学之间的交流是很有效的。考研过程也会有一些补充信息 , 你越擅于交流 , 你就能获得比别人更多的信息。特别是多和其他专业的同学交流学习公共课的经验 , 获益多多啊。这个是我特别的经验之

7、谈 , 除了从别人那里了解 _ 信息 , 请记得主动提供你知道的信息。 只有在互相帮助中 , 大家才能互推互进。你会发现 , 你不仅收获了知识 , 也收获了友谊与信任 , 这也是孤胆奋战中的一剂温热剂。 要知道 , 没有谁比考研人更了解你的心情 , 大家总能在交流中唤起共鸣。 另外 , 知识信息上的交流、情感上的交流都可以早些开始 , 它会成为学习中前进的动力。这一段我着墨如此之多 , 可见我是感触多深 , 而这一段常常被很多人忽略。搜集内容学校历年报录信息、招生专业目录(最好和往年比较一下)、真题、笔记、报考学校导师论文(不是所有老师的都有必要看, 结合指定书目推敲)等。另外可以利用网络联系

8、报考学校的在读研究生 , 他们确实可以提供很实用的信息 , 寻找方式多样。最后我想说的是 , 信息搜集的能力是作为一个新闻人的基本能力, 应该具备和重视。一般在大三下学期大家都开始复习了, 但是还很零散 , 都是背单词, 看看专业书。很多人总是问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复习。我觉得大三下学期应该把心沉一下 , 看看书。但对多数人讲 , 真正开始应该还是暑假。复习到十月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考研实在是太漫长了 , 所以我也不建议太早非常投入 , 顺其自然吧。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 , 从真正有安排开始 , 整个复习过程要持续推进 , 节奏要均匀。七、八月:进入状态。人说暑假是考研复习的黄金时期 , 我比较认同。

9、毕竟暑假没什么其他干扰。 用暑假完成第一遍专业课复习是很好的。我当时就是暑假白天加晚上都看专业书 , 一本专业书两三天看完, 整个过程比较连续 , 又不用多做计划安排。 ( 当然也有暑假上辅导班的 , 请记得不要以上辅导班为借口 , 不重视利用暑假空闲时间看专业书。我当时也上了半个月的辅导班 , 但其他时间都用上了。连奥运会也没有专门看 , 只是偶尔去大润发买饭 , 会在那看看。 )九月:基础学习。开学 , 一般这个时候还在看专业书的第一遍。我当时看第一遍时已经抓得很紧 , 而有的同学往往觉得九月刚开学还早, 恰好错过了好的时机 , 文科还是要半年才能拿下的。十月:夯实基础 , 强化训练。大家

10、会紧张起来, 十一之后( 10 月8 日)的图书馆排队超级恐怖(请到时自行验证)。这个时间段一般开始复习政治了。专业课开始抓紧翻第二遍、第三遍 , 下载的笔记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专业课第二遍、第三遍要抓紧时间 , 能在短时间多翻一遍就多翻一遍。可以当天翻完第二遍再趁着记忆没有消退,再翻一遍 , 适当做一些笔记。第二遍和第三遍之后应该对书比较理解了。这个时候会觉得自己专业课都看完了, 感觉再背一下就可以上考场了 , 怎么还有两三个月呢 ?其实这个时候对书本的理解还不够, 还不够通透。因为你还不能信手拈来, 还不能融会贯通。所以我建议整个考研过程都要在看指定参考书的基础上 , 多读书 , 指定一

11、本书就读一下其他同类型的书 , 能够加深你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这个看新内容的过程不要停止 , 我在十二月份很紧张的时候 , 还买了一本书读 , 当然这要在指定书目看得不错的基础上。我只是觉得时间是挤出来的 , 每个人每天都有很大的时间空隙可以看新书 , 不论有多么紧张。十一月:总结书本 , 写成笔记。利用书本、下载的笔记、自己之前的笔记开始做总结 , 这个总结笔记就是最后背的东西。这个过程可以延续到十二月 , 因为工程巨大。我觉得把所有重点内容一字不落地抄在 B5 的纸张上 , 一本书差不多 20 多张纸抄下来。这是总结提取的过程 , 要梳理又要手写 , 所以我说工程很大 , 很费力。有人会问

12、, 文科怎么这么烦 , 要背这么多东西 , 这还是研究生入学考试吗?我认为 , 任何一门学科离不开记忆 , 况且考研答题量很大 , 根本没时间思考 , 所以记忆越清楚 , 答得越顺手。 也只有记忆得越好 , 才能证明你学得到位。 请接受这种你认为死板的方法, 我觉得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替代机械记忆。抄下来还有一个好处 , 你反复翻阅你抄下来的笔记, 记忆深刻 ,甚至形成视觉残留 , 你可以回忆起相关考点在你笔记上的具体位置,相信大家考试了这么多年, 这点常识总该有。十二月:死记硬背 , 查漏补缺。这个过程真的很痛苦 , 但也没办法。这个时候还要查漏补缺。 最好在这一段时间把当年的热点问题总结

13、一下 , 一般是会考到的 , 至少要对热点进行提纲式的梳理。 还有应该要在考前练一下笔 , 因为考试全是主观题。这段时间通过“看透”真题可以把握重点了 , 有些不考的内容可以慢慢从笔记上划掉。背诵就要求记忆准确。一月:补充新知 , 最后冲刺。不要以为没几天了就可以放松 , 没有考完就不要放松 , 还应该在最后几天看点没有看过的论文。考前这十天看的内容其实在你的大脑皮层处于很浅的位置 , 印象很深刻 , 考试的时候如果发挥自己的观点 , 很多都这个时间看的新鲜内容。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 , 结果真的如我计划 , 很多考场里写的课外内容都出自一月份看的论文 , 特别是大题。这是把握自然规律的收获。一般大家对时间上的把握不准 , 存疑较多。以上是结合自身复习过程而谈 , 因人而异 , 审慎阅读。我觉得传播学粗略分的话 , 有传播理论、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史、广告公关理论等。传播理论主要就是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