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知识 五脏之四 肝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4570760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中医知识 五脏之四 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传统中医知识 五脏之四 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传统中医知识 五脏之四 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传统中医知识 五脏之四 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传统中医知识 五脏之四 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中医知识 五脏之四 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中医知识 五脏之四 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中医知识五脏之四肝肝位于腹腔,膈膜之下,右胁之内。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 行属木,主动主升,被称为“将军之官”。肝的生理功能为主疏泄,又主藏血,与人的情志活动有关,并促进人体的 消化和气、血、水的正常运行。故其生理特性可概括为: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肝在志为怒,在液为泪。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其经脉络于胆,与 胆相表里。(1)肝的生理特性肝的生理特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所谓“刚”,有刚强躁急之意。古人把肝比喻为 “将军”,用将军的刚强躁急、好动不静的性格来形容肝的生理特性。正由于肝 为刚脏,所以肝有病变时,则其气易动易亢。

2、因此,又有肝“体阴而用阳”之 说。所谓“体阴”,一是指肝为藏血之脏,血属阴;二是说肝属脏,位居于下, 故属阴。肝的生理功能,依赖于肝的阴血滋养才能正常。肝为刚脏,非柔润不能正常。所谓“用阳”,一是说在生理上,肝内寄相 火,为风木之脏,其气主升主动,动者为阳;二是说在病理上,肝阴、肝血易 虚,肝阳易亢。当肝有病时,常可见到阳气亢逆及动风之象,如眩晕,筋膜拘 挛,甚则抽搐等。另外,肝失疏泄,又可引起气滞血瘀。肝气郁久化火,耗伤 肝阴、肝血,肝之阴血虚损又可引起肝阳上亢。一般而言,在病理过程中,诸 脏之阳气皆易偏于虚,唯有肝之阳气易亢。而肝阴和肝血又常偏虚。所以又有 “肝气、肝阳常有余,肝阴、肝血常

3、不足”的说法。2、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肝属木,应自然界春生之气,宜保持柔和、舒畅、 升发、条达,既不抑郁也不亢奋的充和之象,才能维持正常的疏泄功能。而暴 怒,或抑郁的精神状态,低沉的情绪,最易影响肝的疏泄功能。暴怒可致肝阳 亢逆,出现面红目赤,头胀头痛;情绪低沉,则肝气郁结,气郁日久,又可化 火生热,导致肝火、肝风等病变。3、肝与春气相应。人与天地相参,则肝应春气。春季万物复苏,欣欣向 荣,有利于肝气升发、调畅。肝的病变,在春季,得自然界少阳之气滋助,可 逐渐好转。但如果自然界春季风气太盛,则可对肝产生不利的影响。(2)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一)主疏泄所谓疏泄,即指疏通、畅达、宣散、流通、排泄等综合

4、生理功能。古代医 家以自然界树木之生发特性来类比肝的疏泄作用。自然界的树木,春天开始萌 发,得春风暖和之气的资助,则无拘无束地生长,舒畅条达。肝就象春天的树 木,条达疏畅,充满生机。其舒展之性,使人保持生机活泼。肝主疏泄这一生理功能,涉及范围很广,一方面代表着肝本身的柔和舒展 的生理状态,另一方面主要关系着人体气机的调畅。人体各种复杂的物质代 谢,均在气机的运动升降出入过程中完成。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 气血调和,经脉通利,所有脏腑器官的活动正常协调,各种富有营养的物质不 断化生,水液和糟粕排出通畅。若肝失疏泄,气机不畅,不但会引起情志、消 化、气血水液运行等多方面异常表现,还会出现肝

5、郁、肝火、肝风等多种肝的 病理变化。现将肝主疏泄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主要作用分述如下:调节情志活动人的情志变化,是大脑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在中医理论中,人的情志活 动,除了为心所主宰外,还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肝的疏泄功能正 常,气机调畅,方能保持精神乐观,心情舒畅,气血和平,五脏协调。反之, 若肝主疏泄功能障碍,气机失调,就会导致精神情志活动的异常,表现为如下 两方面:一是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导致人体气机阻滞不畅,不但出现胸胁、两乳的 胀闷疼痛,同时还可出现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多疑善虑等病理现 象,中医称之为肝郁,或肝气郁结.二是肝的疏泄功能太过,情志亢奋,出 现头胀头痛,面红目赤

6、,急躁易怒,甚则不能卧寐等症状,中医称之为肝火亢 盛.此外,肝调畅情志与肝藏血密切相关。肝藏血,血舍魂,肝血充足,肝 体得到肝血的滋养,则疏泄功能正常,方能很好地调节情志活动。若肝血亏 损,疏泄无权,则出现种种情志活动异常的病症,如惊骇多梦,卧寐不安,梦 游等。肝疏泄失职,可引起情志的异常。反之,也可因外界七情的刺激,特别 是郁怒,或在长久反复的不良刺激下,引起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产生肝气郁结 或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因此,中医学又有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暴怒则伤肝 的说法。助消化吸收人体的消化功能,包括对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水谷精微的输布和吸收等 生理、生化过程。这些生理活动,虽然主要由脾胃主管,但

7、也需要得到肝主疏 泄的促进作用,方能维持消化的过程顺利进行。归纳起来,肝助消化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一是肝能促进胆汁的生成和排泄;二是维持脾胃气机的正常升降。胆附于右肝叶之后,胆内储藏胆汁,具有较强的消化饮食物的作用。胆汁 的生成、排泄都依靠肝之余气,通过疏泄作用,溢入于胆,聚合而成。肝疏泄 正常,气机调畅,胆道畅通,胆汁方能顺利排入消化道,以起到帮助消化的作 用。若疏泄失职,胆汁分泌和排泄异常,常出现黄疸,口苦,呕吐黄水,胁肋 胀痛,食欲减退等症。这说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代表了肝疏泄功能的一个重要 方面。另外,肝助消化作用还表现在协调脾胃的正常升降方面。脾与胃同居中 焦,脾主升,胃

8、主降,只有脾升胃降协调,饮食物的消化过程才能正常。而脾 胃的正常升降不仅与脾胃本身的生理活动有关,而且还和肝主疏泄的功能活动 有密切联系。所以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正常升降,维持消化机能旺盛的 一个重要条件。若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则不但影响胆汁的生成和排泄,而且还 会导致脾胃的升降机能紊乱。如脾不升清,在上发为眩晕,在下发为飧泄;如 胃不降浊,在上则发为呕逆嗳气,在中则为脘腹胀满疼痛,在下则为便秘。前 者称为肝脾不和,后者称为肝气犯胃,二者可统称为木旺乘土.对此,临床 常采用疏肝理气、调和脾胃的方法予以治疗。促进气、血、水的正常运行气、血、水等物质在体内处于不停的流行状态。气、血、水流行通利状

9、 态,除了和心、肺、脾、肾等脏腑的生理活动有关外,还和肝的生理功能有密 切的关系。例如,气的正常运行,要依靠肝的疏泄功能,因为疏泄功能直接影 响气机的调畅。肝主疏泄,气的运行通利,气的升降出入才能正常。若肝的疏 泄功能失职,气机不畅,气的运行则发生障碍,可出现气滞不行的病理变化, 出现胸、胁、乳房胀痛等症状,对此,多采用疏肝、理气的方药治疗,常能获 得满意的效果。气是血的运行动力,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这里所说的气,除了与心 气的推动、肺气助心行血、脾主统摄血行等作用有关外,还与肝主疏泄的功能 有关。若疏泄正常,血液循环则保持通利状态。若疏泄失职,通利作用失常, 则出现血瘀等种种病症,如胸胁

10、刺痛,并积肿块,月经不调等。肝的疏泄通利作用在促进水液代谢、保持水液代谢平衡方面,也发挥着重 要作用。肝调节水液代谢,主要体现在调畅三焦气机,维持三焦水道通畅,使 水液易于流行等方面。如肝的疏泄失职,气机失调,不但影响到三焦水道的通 利,使水液的输布排泄障碍,而且气滞则血瘀,瘀血阻滞脉道,进一步阻遏气 机,而致水湿停留于人体某些部位,留而为饮,凝而为痰,痰气互结,又可形 成痰核、瘰疬。如水湿停留于胸腹腔,则形成胸水和腹水症。肝主疏泄的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之间密切联系的。例如,情志障碍可影响 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同样又可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胆汁的分泌排泄功能障碍 也可影响消化功能。情志不调,又可影响

11、气血、水液的运行,反之,气血运行 不利,也可影响情志活动。所以,这三个方面是不能孤立地看待的,只有互相 结合全面去看,才能在临床实践中正确理解肝的疏泄功能。(二)主藏血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人体的血液由脾胃消化 吸收来的水谷精微所化生。血液生成后,一部分运行于全身,被各脏腑组织器 官所利用,另一部分则流入到肝脏而储藏之,以备应急的情况下使用。在一般情况下,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血流量是相对恒定的,但又必须随 人体的机能状态及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发生适应性调节。例如,人体在睡眠、 休息等安静状态下,机体各部位对血液的需求量就减少,则一部分血液回归于肝而藏之。当在劳动、学习等活动

12、量增加的情况下,人体对血液的需求量就相 对增加,肝脏就把其储藏的血液排出,从而增加其有效血循环量,以适应机体 对血液的需要。正因为肝有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故又有肝为血海的说法。所 以人体各部位的生理活动,皆与肝有密切关系。如果肝脏有病,藏血功能失 常,不仅会出现血液方面的改变,还会影响到机体其它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 能。藏血功能失常,主要有两种病理变化:一是藏血不足,血液虚少,则分布到全身其它部位的血液减少,不能满足 身体的生理需要,因而产生肢体麻木,月经量少,甚至闭经等;二是肝不藏 血,则可导致各种出血,如吐血、咳血、衄血、崩漏等。另外,藏象学说中还有肝藏魂之说。魂乃神之变,是神所

13、派生的,它们都 以血为其主要物质基础。心主血脉而藏神,肝藏血,血舍魂。肝藏血的功能正 常,则魂有所舍。若肝血不足,心血亏损,则魂不守舍,可见惊骇多梦,夜寐 不安,梦游,梦呓以及出现幻觉等症。综上所述,肝能藏血,又主疏泄,而这两种功能之间,又存在着相互依 存、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表现在生理方面,则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血 行,血方能归藏。肝血充足,肝之阴血又能制约肝之阳气,使其不致于疏泄太 过。表现在病理方面,藏血与疏泄的病变常相互影响。如肝失所藏,血虚阴不 足,血不养肝,则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可表现为情绪易于激动,烦躁不宁或性 情抑郁沉闷,睡眠多梦,同时又可见到胸胁隐痛,月经不调等症。(3)肝

14、的附属功能(一)主筋,其华在 xx筋,即筋膜,包括肌腱、韧带等组织结构。筋膜附于骨而聚于关节,是联 结关节、肌肉,专司运动的组织。肝主筋,是说全身筋膜的弛张收缩活动与肝 有关。中医学认为,人体筋膜的营养来源于肝脏。如素问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因此,肝的血液充盈,筋膜得养,功能 才能正常,从而使筋力强健,运动有力,关节活动灵活自如。故又说: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若肝有病变,肝血不足, 筋膜失养,可引起肢体麻木,运动不利,关节活动不灵或肢体屈伸不利,筋脉 拘急,手足震颤等症。在热性病中,若邪热劫伤阴津、血液,筋膜失其滋养, 则可引起四肢抽搐,角弓反张,颈项强直等,中

15、医学称为肝风内动.故素 问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病强直,皆属于风.正因为风证与肝的关系最 为密切,故又有肝为风木之脏的说法。由于肝主筋,与运动有关,因此,又有肝为罢极之本的说法。罢极,即 指耐受疲劳之意。人的运动能力属于筋,又称之为筋力.因肝藏血,主筋,所 以肝为人体运动能力的发源地。爪,包括指甲和趾甲。中医学认为,爪甲是筋延续到体外的部分,故又称 爪为筋之余.肝血的盛衰,常反映于爪甲。肝的阴血充足,筋膜得养,则爪甲坚 韧,光泽红润,富有华色。若肝血不足,爪甲失其滋养,则爪甲苍白,软薄, 或枯而色夭,容易变形,脆裂。故素问说:肝之合筋也,其华在爪。在临床上即可根据爪甲色泽的荣枯等变化,来推

16、 论肝的气血盛衰。而爪甲的病变,也多从肝脏辨证论治。(二)开窍于目肝的经脉上联于目系,目的视力主要依赖于肝血的滋养。故素问指 出:肝受血而能视。由于肝与目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所以肝的生理功能和病理 变化常常可以从眼目中反映出来。在临床实践中,很多目疾常从肝治疗。肝血 不足则视物昏花,或夜盲;肝阴亏耗,则双目干涩,视力减退;肝火上炎,可 见目赤肿痛;肝阳上亢,可见目眩;肝风内动,可见目睛斜视和目睛上吊;肝 胆湿热,可出现巩膜黄染等。目虽为肝之窍,但其它脏腑之精气盛衰亦可从目上反映出来。故灵枢 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目与五 脏六腑皆有关系。双目明亮有光,则反映脏腑精气充盛。在脏腑之中,除了肝 与目有密切关系外,心和肾与目关系也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