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优秀老师教学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4570268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优秀老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中物理优秀老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中物理优秀老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中物理优秀老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中物理优秀老师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优秀老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优秀老师教学设计(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物理优秀老师教学设计中学学习容量大,不但要驾驭目前的学问,还要把中学的学问与初中的学问溶为一体才能学好。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接下来是关于中学物理优秀老师教学设计的文章,盼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学物理优秀老师教学设计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分和联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分. 3.知道标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时间、时刻和路程是标量. 4.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位置和位移. 5.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围绕问题进展充分的探讨与沟通,联系实际引出时间、时

2、刻、位移、路程等,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处理方法. 2.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 3.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对待事实. 2.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悟物理方法的微妙,体会科学的力气. 3.养成良好的思索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4.从学问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造就同学们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分和联系 2.位移的概念以及

3、它与路程的区分.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正确相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1.根本学问 (1)时刻是指某一瞬间,时间间隔表示某一过程. (2)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来表示,时间用线段来表示. (3)在国际单位制中,表示时间和时刻的单位是秒,它的符号是s. 2.思索判定 (1)时刻和时间间隔都是时间,没有本质区分.() (2)飞机8点40分从上海起飞,10点05分着陆到北京,分别指的是两个时间间隔.() (3)20_年10月25日23时33分在西昌成功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放射升空.25日23时33

4、分,指的是时刻.() 探究沟通 时间的常用单位有哪些?生活中、试验室中有哪些常用的计时仪器? 【提示】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常用单位有分钟、小时,还有年、月、日等.生活中用各种钟表来计时,试验室和运动场上常用停表来测量时间,假设要比拟精确地探究物体的运动状况,有时须要测量和记录很短的时间,学校的试验室中常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来完成. 二、路程和位移 1.根本学问 (1)路程 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质点)位置变更的物理量. 定义: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 大小:初、末位置间有向线段的长度. 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2.思索判定 (1

5、)路程的大小必需大于位移的大小.() (2)物体运动时,路程相等,位移必需也相等.() (3)列车里程表中标出的北京到天津122km,指的是列车从北京到天津的路程.() 探究沟通 一个人从北京去重庆,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飞机,还可以先乘火车到武汉,然后再乘轮船沿长江到重庆,如下图,那么他的运动轨迹、位置变动、走过的路程和他的位移是否一样? 【提示】他的运动轨迹不同,走过的路程不同;他的位置变动一样,位移一样. 三、矢量和标量 1.根本学问 (1)矢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位移、力等. (2)标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质量、时间、路程等. (3)运算法那么 两个标量的加减遵从算

6、术加减法,而矢量那么不同,后面将学习到. 2.思索判定 (1)负5m的位移比正3m的位移小.() (2)李强向东行进5m,张伟向北行进也5m,他们的位移不同.() (3)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探究沟通 温度是标量还是矢量?+2和-5哪一个温度高? 【提示】温度是标量,其正、负表示相对大小,所以+2比-5温度高. 中学物理优秀老师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知道什么叫参照物,知道判定物体的运动状况须要选定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二)教具 1米长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管内注入水,并留约2

7、厘米长的一段空气柱,管口被封闭;节拍器(或秒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2.完成以下长度单位的换算,要求有单位换算的过程。由两名同学到黑板上演算,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进展练习。 老师口述:0.2千米=_厘米。(答:2104厘米) 500微米=_米。(答:0.0005米) 对学生所答进展讲评。 3.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课本图15甲图中木块的实际长度。要求每个学生动手测量。由同学说出测量结果。稳固上节所学正确运用刻度尺测长度、正确读、记测量结果和减小误差的根本学问。 二、新课教学 1.新课的引入 组

8、织同学阅读课本节前大“?”的内容。提问: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要答复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谨慎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学问。 板书:“其次章简洁的运动 一、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 (1)什么是机械运动? 运动是个多义词,物理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更。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更;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更。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更叫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提问并组织学生答复:举例说明我们四周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 对于答复中所举机械运动实例,老师要明确指出是哪个物体相对什

9、么物体有位置的变更。 组织同学看课本图22,提问:图中的哪些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答:图22中运发动、足球、列车、地球、人造卫星、太阳系、银河系都在不停地做机械运动。 问:图中的铁轨,地球上的树木、高山,我们教室中的课桌和椅子是运动的吗? 答:它们都在跟随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他们也在做机械运动。 小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板书:“1.物体位置的变更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组织学生看课本图23,探讨: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的看法。 小结: 首先明确本问题中探究对象是汽车中的乘客,这位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10、 其次依据前面所学机械运动的学问,判定汽车、司机和乘客都在做机械运动。但是司机和男孩所说乘客是静止的或是运动的说法都有道理。因为他们在探究乘客的运动状况时,选定的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同。 问:司机看到乘客没动是静止的,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答:以车厢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车厢没有位置的变更,所以说乘客是静止的。 问:男孩看到乘客运动得很快,他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答:男孩以路面或路旁的树木、房屋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路面有位置的变更。所以他说乘客是运动的。 老师小结:在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

11、止的相对性。 板书:“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描述物体的运动状况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提问:看课本图24,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在农田里并排行驶,受油机与大型加油机在空中飞行,说它们是运动的,你选什么物体为参照物。 答:选大地为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 老师追问:在甲图中假如选卡车或收割机为参照物,在乙图中假如选受油机或加油机为参照物,另一物体的运动状况是怎样的? 答:另一物体是静止的。因为它们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变更 老师小结:像卡车和收割机这样两个物体以同样的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相对位置不变,那

12、么称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提问:请你说明法国飞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子弹的道理。 要求学生用相对静止的道理予以说明。 老师指出:参照物可以随意选择,在探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举例例说明当所选的参照物不同时,物体的运动状况一般不一样。例如列车中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车厢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4.匀速直线运动 (1)自然界中最简洁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演示试验:启动节拍器,使两响之间间隔1秒钟(假如没有节拍器,可由学生读秒表)。将1米长的内封气泡的玻璃管竖直靠放在黑板上。使气泡由管底竖直上升,从零时刻起先,在每个节拍时,在气

13、泡所在的位置旁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个短横线(以气泡的上沿或下沿为准),这些横线由下到上等距离排列。 变更节拍器摆锤的位置,增大(或减小)摆的周期,重做上述试验。此时要平移玻璃管在黑板上的位置,每组记画横线不行重叠。 用刻度尺测一样的时间间隔内,气泡通过的距离。 提问:你认为气泡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老师讲解并描述:运动的气泡经过的路途是直的,并且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距离相等,即快慢是不变的。这种快慢不变,经过路途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板书:“3.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路途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在自然界中并不多见,但是许多运动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 提问:百米跑运发动,从起跑线起跑,跑到终点,他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吗?(答: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 5.小结本节学问要点 三、布置作业 课本P24,练习1、2、3、4。 四、说明 由于在义务教化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用)中,参照物并未作为教学内容列出。建议在教学中只需让学生对参照物的概念有个很初步的了解,懂得要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须要选个参照物就够了,不要在教学中补充较为困难的例题,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中学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