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教育培训计划(二篇).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456909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员工教育培训计划(二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员工教育培训计划(二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员工教育培训计划(二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员工教育培训计划(二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员工教育培训计划(二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员工教育培训计划(二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员工教育培训计划(二篇).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员工教育培训计划一、总目第一条本计划以系统性为特征,目的是完善本公司的员工培训。第二条本公司为储备人才的长期培训或短期培训,均需依本章所列之条例进行。二、培训目标第三条本节所列培训目标,是为了人事部门进行培训时提供一定的参考。第四条凡计划培训时,首先确定这一培训是新进员工培训或在职培训。第五条订立目标时应注意如下事项:1.是否希望改进在职人员的工作效率?2.是否希望通过培训改进员工工作表现?3.是否需要为在职人员未来发展或变动工作做准备?4.是否需要通过培训使员工有资格晋升?5.是否是为减少意外,加强安全的工作习惯?6.是否是为改善在职人员的工作态度,尤其是减少浪费的习惯?7.是不是需要改善材

2、料处理加工方法,以打破生产技术上的瓶颈现象?8.是否是培训新进员工以适应其工作?9.是否需要教导新员工了解全部生产过程?10.是否是培养在职人员的指导能力,以便在工厂扩充时,指导新进员工?三、学习方针第六条确定培训目标后,需确定学习的主题,下列各项,可以帮助人事部门决定在职人员了解其义务、责任与学习态度。1.是否可以用工作分析来配合培训?2.是否有品质标准以供培训者学习之用?3.是否有某些技术或工作方法必须予以指导?4.是否在安全操作方面需予以指导?5.是否可建立一种方法使在职人员减少材料浪费?6.是否需要教导材料处理的方法?7.是否决定在学习时采用最佳机器设备操作方法?8.是否需要订立员工工

3、作标准?9.是否期望改进或改变工作态度?10.是否需对业务员说明产品及业务,以增进其工作成效?11.是否包括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放置位置在内的训练项目?12.是否需教导业务员本身工作以外的业务?四、培训形式第七条教育培训还需考虑培训形式,有了正确的培训形式,方可达到培训目标。第八条下列各条可提供一些参考:1.是否是不脱产培训?2.是否需要一个教室和一个专职教师?3.是否采用实地工作培训和教室授课相结合的方式?4.是否采用实地工作培训和函授课程以达成培训目标?五、教学方祛第九条本公司业务员的教育培训的教学可采用授课或示范方法。第十条凡决定用授课方法时,须注意以下两点:1.授课是传授知识的最好方法。2

4、.示范是教导技能的最好方法。第十一条计划教学时,须注意下列各点:1.教学主题是否只需一次特别讲课或需一系列讲课?2.教学之后是否需要讨论?3.教学主题是否需要示范?4.操作上问题能否在教室中解说明白?5.能否在工作中直接进行指导?六、培训视听教具第十二条视听教具可以帮助说明授课意图和使受训者了解把握学习重点。第十三条采用视听教具应注意下列各点:1.是否需要二本教导手册?2.是否在培训时,发给一份计划大纲?3.除了课本外,是否发给其他印刷之教材?4.如果培训需要电影或幻灯协助,是否能获得此类所需资料?5.是否能利用机器设备或产品的图片或照片,放大作为教学之用?6.是否能利用机器设备的模型来做教学

5、示范?七、培训设备第十四条凡决定培训设备时,应根据培训的内容及形式选用。第十五条施教地点的确定在确定培训设备时应同时完成。第十六条确定培训设备时亦应注意以下几点:1.培训如果不能在工作场地进行时,是否有适当的会议室或餐厅可以利用?2.培训是否可以在邻近之学校、餐馆等地举行?3.培训需用的教学设备是否充足?4是否要让受训者自带一些用具及设备,以降低培训成本?八、培训时间第十七条教育培训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培训业务需要而决定,并依学习资料、师资力量及学员素质而定。第十八条确定培训时间应注意以下几点:1.是否必须在上班时间实施培训?2.应确定每次讲习时间长短和每周举行次数?九、教师的教定第十九条必须聘

6、请一位以上的专家来执教。第二十条师资优劣是决定培训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所以师资必须是相应培训科目的专家或经验者。第二十一条聘用教师必须注意下列几点:1.受训者所属的领导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来施行教学?2.是否可以由精良的技术工人来担当教学?十、受训人员的选择第二十二条凡选择受训人员除了基于培训目标外,其他如受训人员之性向、体态、工作经验、态度都应加以考虑。第二十三条选择受训人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新进员工是否需施以培训?2.新进员工的培训是否可作为雇用的先决条件?3.是否希望受训者曾有一些工作经验?4.员工在换岗或晋升时是否必须施以培训?5.是否为因工作中受伤的人员,予以特设之培训来协助

7、他们继续在原单位服务?6.是否允许员工自动参加培训?十一、培训经费第二十四条凡在培训计划实施前,应计算全部费用编列预算,以便有充足的培训费用,以利计划之推行和依照编列之预算来检验培训之成果。第二十五条培训经费的预算,应注意以下几点:1.是否在培训场地、器械、材料上需花费费用?2.受训时,受训工资是否计在培训费用之内?3.如若教师是本公司员工,其薪金是否列在培训费用之内?4.筹备培训计划阶段之费用是否计算在培训费用之内?5.由于培训而造成次品及误工费,是否应计算在培训费用中?十二、培训计划的核验第二十六条培训之成果,必须核验是否达到原定目标。第二十七条核验培训计划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培训成果是

8、否达到原定目标?2.是否有标准学习时间,以供核验受训者之学习进度?3.能否备有学员在受训前、期间及受训工作能力之记录?4.学员进步情形是否需要做成记录?5.是否需对受训者所获知识与技能施以测定?6.是否应由受训者的直接主管对受训者进行长时期的定期性观察,判定其培训成效,并将结果反馈给培训部门?十三、公布培训计划第二十八条培训计划完成后,须公开发布以便引发员工的进取意识。第二十九条计划公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如果计划需向员工公布,是否准备在培训开始前或者是施行时宣布?2.培训时间、地点、方法是否形成制度性文件下发?3.培训结束后是否发给结业证书?员工教育培训计划(二)一、总目第一条本计划以系统

9、性为特征,目的是完善本公司的员工培训。第二条本公司为储备人才的长期培训或短期培训,均需依本章所列之条例进行。二、培训目标第三条本节所列培训目标,是为了人事部门进行培训时提供一定的参考。第四条凡计划培训时,首先确定这一培训是新进员工培训或在职培训。第五条订立目标时应注意如下事项:1.是否希望改进在职人员的工作效率?2.是否希望通过培训改进员工工作表现?3.是否需要为在职人员未来发展或变动工作做准备?4.是否需要通过培训使员工有资格晋升?5.是否是为减少意外,加强安全的工作习惯?6.是否是为改善在职人员的工作态度,尤其是减少浪费的习惯?7.是不是需要改善材料处理加工方法,以打破生产技术上的瓶颈现象

10、?8.是否是培训新进员工以适应其工作?9.是否需要教导新员工了解全部生产过程?10.是否是培养在职人员的指导能力,以便在工厂扩充时,指导新进员工?三、学习方针第六条确定培训目标后,需确定学习的主题,下列各项,可以帮助人事部门决定在职人员了解其义务、责任与学习态度。1.是否可以用工作分析来配合培训?2.是否有品质标准以供培训者学习之用?3.是否有某些技术或工作方法必须予以指导?4.是否在安全操作方面需予以指导?5.是否可建立一种方法使在职人员减少材料浪费?6.是否需要教导材料处理的方法?7.是否决定在学习时采用最佳机器设备操作方法?8.是否需要订立员工工作标准?9.是否期望改进或改变工作态度?1

11、0.是否需对业务员说明产品及业务,以增进其工作成效?11.是否包括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放置位置在内的训练项目?12.是否需教导业务员本身工作以外的业务?四、培训形式第七条教育培训还需考虑培训形式,有了正确的培训形式,方可达到培训目标。第八条下列各条可提供一些参考:1.是否是不脱产培训?2.是否需要一个教室和一个专职教师?3.是否采用实地工作培训和教室授课相结合的方式?4.是否采用实地工作培训和函授课程以达成培训目标?五、教学方祛第九条本公司业务员的教育培训的教学可采用授课或示范方法。第十条凡决定用授课方法时,须注意以下两点:1.授课是传授知识的最好方法。2.示范是教导技能的最好方法。第十一条计划教

12、学时,须注意下列各点:1.教学主题是否只需一次特别讲课或需一系列讲课?2.教学之后是否需要讨论?3.教学主题是否需要示范?4.操作上问题能否在教室中解说明白?5.能否在工作中直接进行指导?六、培训视听教具第十二条视听教具可以帮助说明授课意图和使受训者了解把握学习重点。第十三条采用视听教具应注意下列各点:1.是否需要二本教导手册?2.是否在培训时,发给一份计划大纲?3.除了课本外,是否发给其他印刷之教材?4.如果培训需要电影或幻灯协助,是否能获得此类所需资料?5.是否能利用机器设备或产品的图片或照片,放大作为教学之用?6.是否能利用机器设备的模型来做教学示范?七、培训设备第十四条凡决定培训设备时

13、,应根据培训的内容及形式选用。第十五条施教地点的确定在确定培训设备时应同时完成。第十六条确定培训设备时亦应注意以下几点:1.培训如果不能在工作场地进行时,是否有适当的会议室或餐厅可以利用?2.培训是否可以在邻近之学校、餐馆等地举行?3.培训需用的教学设备是否充足?4是否要让受训者自带一些用具及设备,以降低培训成本?八、培训时间第十七条教育培训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培训业务需要而决定,并依学习资料、师资力量及学员素质而定。第十八条确定培训时间应注意以下几点:1.是否必须在上班时间实施培训?2.应确定每次讲习时间长短和每周举行次数?九、教师的教定第十九条必须聘请一位以上的专家来执教。第二十条师资优劣是

14、决定培训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所以师资必须是相应培训科目的专家或经验者。第二十一条聘用教师必须注意下列几点:1.受训者所属的领导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来施行教学?2.是否可以由精良的技术工人来担当教学?十、受训人员的选择第二十二条凡选择受训人员除了基于培训目标外,其他如受训人员之性向、体态、工作经验、态度都应加以考虑。第二十三条选择受训人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新进员工是否需施以培训?2.新进员工的培训是否可作为雇用的先决条件?3.是否希望受训者曾有一些工作经验?4.员工在换岗或晋升时是否必须施以培训?5.是否为因工作中受伤的人员,予以特设之培训来协助他们继续在原单位服务?6.是否允许员工自动

15、参加培训?十一、培训经费第二十四条凡在培训计划实施前,应计算全部费用编列预算,以便有充足的培训费用,以利计划之推行和依照编列之预算来检验培训之成果。第二十五条培训经费的预算,应注意以下几点:1.是否在培训场地、器械、材料上需花费费用?2.受训时,受训工资是否计在培训费用之内?3.如若教师是本公司员工,其薪金是否列在培训费用之内?4.筹备培训计划阶段之费用是否计算在培训费用之内?5.由于培训而造成次品及误工费,是否应计算在培训费用中?十二、培训计划的核验第二十六条培训之成果,必须核验是否达到原定目标。第二十七条核验培训计划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培训成果是否达到原定目标?2.是否有标准学习时间,以供核验受训者之学习进度?3.能否备有学员在受训前、期间及受训工作能力之记录?4.学员进步情形是否需要做成记录?5.是否需对受训者所获知识与技能施以测定?6.是否应由受训者的直接主管对受训者进行长时期的定期性观察,判定其培训成效,并将结果反馈给培训部门?十三、公布培训计划第二十八条培训计划完成后,须公开发布以便引发员工的进取意识。第二十九条计划公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如果计划需向员工公布,是否准备在培训开始前或者是施行时宣布?2.培训时间、地点、方法是否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