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4564606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沭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沭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沭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沭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沭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沭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沭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修远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阶段测试高一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文化研究进入文学领域有点像双刃剑,在给学科带来活力的同时,也要警惕其可能对文学研究构成某种“威胁”。 文学研究的“文学性”,不少学者已经 所谓“纯文学的焦虑”,也不能说是 。这种“焦虑”不只是理论问题,更是现实问题。A消解 滋养 庸人自扰 B消除 滋养 杞人忧天C消解 滋生 杞人忧天 D消除 滋生 庸人自扰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样美好的社会制度,

2、而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B. 晚清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对中国的征服,使中国文化的底气显得有些不足。C. 苏宁已不再只扮演“价格杀手”的角色,此次入辽十周年庆典,苏宁在重视价格策略的同时更加重视服务策略,发起“价格+服务”等多方位的价值战。D. 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3. 下列几则新闻评论的标题,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 漫天飘过“王宝强”,媒体还能做些什么?B. 反腐不要忘了打“苍蝇”!C. 保护文物,法治的“钢牙”莫要“龋”了!D. 惠民资金成“唐僧肉”?4.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

3、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斋戒”,古代祭祀之前,一定要沐浴更衣,节制饮食,表示虔诚。B中国是礼仪之邦,来往称呼接洽,多使用敬辞,其中陛下、殿下、膝下、足下、在下,都是敬称用语。C“进谏”,是对君主、尊长或朋友进言规劝,同样指下级对上级、臣子对君主、年幼者对长者进行的劝告建议的方式。D“避讳”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黛玉因母亲名字有“敏”字,所以写“敏”字时常用它字代替或曲笔,即为“避讳”之举。5.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要从下列对联中选出内容适合的三副,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摄影小组,以示祝贺。这三副对联依次是(3分)( )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

4、水旧丰神藏古今学术 聚天地精华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A B C D二、文言文阅读( 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商宫生传高启南宫生,吴人。伟躯干,博涉书传。少任侠,喜击剑走马,尤善弹,指飞鸟下之。家素厚藏,生用周养宾客,及与少年饮博游戏,尽丧其资。逮壮,见天下大乱,思自树功业,乃谢酒徒去,学兵,得风后握奇陈法。将北走中原,从豪杰计事,会道梗,周流无所合。遂溯大江,游金陵,入金华、会稽诸山,渡浙江,泛具区而归。家居以气节闻,衣冠慕之,争往迎候,门止车日数十两。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有二军将

5、恃武横甚,数殴辱士类,号虎冠。其一尝召生饮,或曰:“彼酗,不可近也。”生笑曰:“使酒人恶能勇?吾将柔之矣。”即命驾往,坐上座,为语古贤将事。其人竦听,居樽下拜起为寿,至罢会,无失仪。其一尝遇生客次,顾生不下己,目慑生而起。他日见生独骑出,从健儿,带刀策马踵生后,若将肆暴者。生故缓辔当中道路,不少避。知生非懦懦,遂引去,不敢突冒呵避。明旦介客诣生谢,请结欢。性抗直多辩,好箴切友过。有忤己,则面数之,无留怨。与人论议,蕲必胜,然援事析理,众终莫能折。时藩府数用师,生私策其隽蹶多中。有言生于府,欲致生幕下,不能得,将中生法,生以智免。家虽以贫,然喜事故在,或馈酒肉,立召客与饮啖相乐。四方游士至吴者,

6、生察其贤,必与周旋款曲,延誉上下。所知有丧疾不能葬疗者,以告生,辄令削牍疏所乏,为请诸公间营具之,终饮其德不言。故人皆多生,谓似楼君卿、原巨先而贤过之。久之,稍厌事,阖门寡将迎。辟一室,庋历代法书周彝汉砚唐雷氏琴,日游其间以自娱。素工草隶,逼钟、王,患求者众,遂自秘,希复执笔。歆慕静退,时赋诗见志,怡然处约,若将终身。赞曰:生之行凡三变,每变而益善。尚侠末矣!(选自高太史凫藻集,有删节)【注】风后:传说是黄帝时的一个大官。曾作握奇经(讲兵法的书)。藩府:指元朝末年张士诚占据苏州,称吴王。楼君卿、原巨先:都是任侠好客的人。庋:收藏。周彝:周代青铜祭器。雷氏琴:传说唐代雷威用松木制的琴。钟、王:钟

7、繇、王羲之。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逮壮,见天下大乱 逮:到B有忤己,则面数之 忤:抵触、不顺从C明旦介客诣生谢,请结欢 谢:辞别D故人皆多生 多:称赞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宫生的“任侠” 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勇”和“义”,文章也正是从这两个方面举例说明的。B作者表现南宫生的“气节”,引的事例都很突出,叙述、描写生动、细腻,所以能够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C文章末尾推崇南宫生由进取变为隐退,这是旧时代一部分士大夫的思想,我们今天该批判地对待。D南宫生壮年时见天下大乱,便发愤图强,想要建功立业,曾北走中原,溯游江浙,同各路豪

8、杰共商救国大业。8.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4分) (2) 四方游士至吴者,生察其贤,必与周旋款曲,延誉上下。(5分) 9. 文末说“生之行凡三变”,联系全文,加以简述。(3分) 三、诗歌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南定楼遇急雨陆游行遍梁州到益州,今年又作度泸游。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人语朱离逢峒獠,棹歌欸乃下吴舟。天涯住稳归心懒,登览茫然却欲愁。10. 本诗颔联写景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5分) 11. 本诗以“愁”字作结,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因何而愁。(6分) 四、名句默写(8分)12. 补写

9、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血色罗裙翻酒污。(琵琶行)(2)西当太白有鸟道, 。(蜀道难) (3)朝搴阰之木兰兮, 。(离骚)(4)念去去、千里烟波, 。(雨霖铃)(5) ,靡有朝矣。(氓)(6)此情可待成追忆, 。(锦瑟)(7)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8) ,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2-15题。晒月亮池莉常熟有一座山,叫做虞山。虞山有一座寺,叫做兴福寺。兴福寺有一把年纪了,大约一千五百来岁。寺内山坡上有一片竹林。竹林的特点是竹林有一条曲径。曲径的特点是曲径被一位唐人写进了一首诗歌。诗歌的特点是到现在还非常动人和流行

10、。我曾经好几次听见父母们教育幼儿背诵这首唐诗。有一次居然是在麦当劳快餐厅。这首诗歌我也记得,便是唐人常建的:“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闻钟磬音。”字是宋人米芾写的。米芾湖北人,出了名的任性和癫狂。有洁癖,好奇装异服。性情渗透了笔墨,字是又诡异又憨厚,出奇的漂亮!今年四月的一天,我就住在这首美丽的诗歌里面。清晨起床,推开房门就是竹林。走在竹林的曲径上,梳着头发,根根发丝都飘向远方:唐朝和宋朝。忽然发现,美丽的东西是横截面,一旦美丽便永远美丽。真正的美丽绝不随着时间线性消失。美丽是不老的。兴福寺的茶也是兴福寺自己的。茶树就生长在兴福寺后

11、面的山坡上。沏茶的水也是兴福寺的,是一眼天然的泉水。水杯是最普通不过的玻璃杯。水瓶也是一般常见的塑料外壳的水瓶。水瓶上用油漆写了号码。油漆已经斑驳,暗中透着沧桑。不知沏和多少杯茶了!也不知有多少人喝了兴福寺的茶了!我成了其中的一个。我平日不怎么喝茶。为了睡眠,下午是尤其不喝茶的。来到兴福寺的下午,我破例喝茶了。一杯接着一杯。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茶香。无须精致茶具的烘托,没有礼仪仪式的引导,这是一种明明白白的肖澈和香甜。能够享受一袍这种清澈和香甜,还管睡眠做什么。入夜,听慧云法师证明经。古老的寺庙,偏偏有年轻的小当家。二十来岁的慧云法师,相貌还没有彻底脱去男孩子的虎气,谈吐却已经非常圆熟老到。可以举重若轻地引领我们前行。原来,每个人都有清净的自性,只是被尘俗蒙蔽。“禅语”之道就是除污染而显自性。南来北往,到过的寺庙不少,觉得哪座寺庙也没有兴福寺这么浓浓的“禅味”,秘密竹林,苍苍古木,处处透着禅意。夜深深,在寺内缓缓散步。看风中低语的古树。树叶滑落潭水。看青苔暗侵石级。看夜鸟梦呓巢穴。看回廊结构出种种复杂的故事。看老藤椅凝思深夜的含蓄。看时间失去滴答滴答的声音。看僧人们的睡眠呈现一种寺庙独有的静寂。一仰头,参天古柏的缝隙间晃出兴福寺的月亮,小小一弯冷月,朦朦胧胧。月光下,看你的眼睛里面有我的眼睛;看你的笑意包含着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