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学设计4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4563229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愁教学设计4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乡愁教学设计4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乡愁教学设计4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乡愁教学设计4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愁教学设计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愁教学设计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彦中学八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年级九年级主备总第2课时课题乡愁课时1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体会诗歌意境。2、理解托物寄情的写法和巧妙的构思。3、体味思乡深情,增强爱家爱国意识。重点托物寄情的写法和巧妙的构思。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导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导学过程个人调控 一、情景导入(屏显)一轮圆月,同时播放思乡曲。同学们,欣赏着眼前的画面,听着优美的音乐,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谈感受。教师引导,让学生说出关于写思乡的诗词中的诗句或词句,由此导入新课,(教师板书:乡愁 余光中)二、展示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体会诗歌意境。2、理解托物寄情的写法和巧妙的构思。3、体味思乡深情,增强爱家爱国意识

2、。三、走近作者诗人的乡思何以至此呢?请同学跟着屏幕上的文字齐读。(1)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赴台湾,居住至今。(2)余光中,当代诗人和著名诗评家。(3)代表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因为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很多时候被称为乡愁诗人。四、听读诗歌1.听范读。(注意读音、节奏、重音、感情)2.学生自由读,读完后,教师在屏幕上显示第一节的朗读节奏、感情、重音。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学生根据前两节的朗读提

3、示,画出另外两节的节奏和重音,教师屏显。3.配乐朗读诗歌。学生在音乐思乡曲中深情地朗诵乡愁。4.小组赛读应该读得深沉、缓慢。五、探究赏析1.作者用哪些意象把乡愁这种感情表达了出来? 顺序能够颠倒吗?为什么?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板书: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板书:小时候 长大 后来 现在)2.诗歌的音乐美体现在什么地方?学生谈感受,教师指导,重章叠句,一唱三叹,反复吟咏,韵律优美, 节奏感强。有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有数量词一枚、一张、一方、一湾,不但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乐之美。3.诗人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抽象的情感寄托在具体的事物(即邮票、船票、

4、坟墓和海峡)上。表达了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以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这就是“托物寄情”(板书)的写法,也是诗歌常见的写法。这四个鲜明的形象,分别承载了诗人人生四个阶段的“乡愁”。那么,这里面到底隐藏着一些怎样的感情呢? 第一节:诗人抓住邮票这个形象,说小时候的乡愁,这时候的“乡愁”,是因为“少小离家”为读书,未经世事沧桑,略带“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觉,更多的是对母亲的依恋。板书:邮票(母子分离),思念(依恋)学生根据第一节的分析,分组讨论,比赛,看哪一组的学生能分析的最好。首先说一说第二节内隐藏的思想感情,学生说出后,教师板书:船票 (夫妻分离),相思(思念)逐渐分析第三节和第四节,第三节板书:坟墓(母子死别),哀痛(追念) 第四节板书:海峡(游子与大陆的分别),思乡(眷念),诗人由个人的悲欢离合升华到家国之思:此时犹如乐曲达到高潮!六、拓展训练请大家模仿课文写法,用“乡愁是_”续写两句话。(屏显)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乡愁是_乡愁是_乡愁是_板书设计: 邮票(母子分离)思念 船票(夫妻分离)相思 家人团聚乡愁 (托物寄情) 坟墓(母子死别)哀痛 祖国统一 海峡(与大陆发分别)思乡布置作业 1、熟读成诵。 2、完成练习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