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456322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4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水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水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水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水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考 评 说 明1.本标准所指的水泥企业包括具有完整水泥生产线企业、生产水泥熟料企业及水泥粉磨站等企业,适用于水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申请、外部评审及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监督审核等相关工作。存在国家明令淘汰工艺的水泥生产企业不适用本标准。2.依法生产的水泥企业,在考核年度内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可以参加水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考评。3.本标准共有13项考评类目(A级元素)、47项考评项目(B级元素)和187条考评内容(核心内容)。4.在评定标准表中的自评/评审描述列中,企业及评审单位应根据评定标准的有关要求,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如实进行得分及扣分点说明

2、、描述,并在自评扣分点及原因说明汇总表(见附表)中逐条列出。5.本评定标准中累计扣分的,直到该考评内容分数扣完为止,不得出现负分。有特别说明扣分的(考评办法中加粗的内容),在该类目内进行扣分。6.本评定标准共计660分,最终标准化得分换算成百分制。换算公式如下:标准化得分(百分制)=标准化工作评定得分(660不参与考评内容分数之和)100。最后得分采用四舍五入,取小数点后一位数。7.标准化等级共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其中一级为最高。评定所对应的等级须同时满足标准化得分和安全绩效等要求,取最低的等级来确定标准化等级(见下表)。评定等级标准化得分安全绩效一级90考核年度内未发生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

3、故。二级75考核年度内未发生一次死亡两人或累计死亡两人及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三级60考核年度内未发生较大事故或累计死亡三人及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 1 水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自评/评审单位: 自评/评审时间:从 年 月 日 到 年 月 日自评/评审组组长: 自评/评审组主要成员: 考评类目考评项目基本规范要求存在问题整改措施整改时间负责人一、安全生产目标1.1目标建立安全生产目标的管理制度,明确目标与指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考核等环节内容。按照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的规定,制定文件化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1.2监测与考核根据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能,分解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

4、制定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按照制度规定,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并保存有关监测记录资料。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根据考核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计划。评估报告和实施计划的调整、修改记录应形成文件并加以保存。二、组织机构和职责2.1组织机构和人员建立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按照相关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根据有关规定和企业实际,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安委会或安全生产领导机构每季度应至少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问题。会议纪要中应有工作要求并保存。2.2职责建立针对安全生产责

5、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修订及考核等环节内容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对各级管理层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权限的培训。定期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适宜性评审与更新。三、安全投入3.1安全生产费用建立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保证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专款专用,并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制定包含以下方面的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计划:(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配备劳动防护用品;(3)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监控、事故隐患评估和整改;(4)职业危害防治,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和职业健康体检;(5)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测检验;(6)应急救

6、援器材、装备的配备及应急救援演练;(7)安全标志及标识;(8)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物品或者活动。3.2相关保险 建立员工工伤保险或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管理制度。缴纳足额的保险费(工伤保险、安全生产责任险)。 保障受伤员工获取相应的保险与赔付。四、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4.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建立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应定期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并向归口部门汇总。企业应按照规定定期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并发布其清单。及时将识别和获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融入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

7、。及时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传达给从业人员,并进行相关培训和考核。4.2规章制度建立文件的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发布、使用、评审、修订等效力。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和发布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包含下列内容:安全目标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安全投入管理、文件和档案管理、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单位)管理、职业健康管理、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

8、健品管理、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安全绩效评定管理等。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4.3操作规程 基于岗位生产特点中的特定风险的辨识,编制齐全、适用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向员工下发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编制的安全规程应完善、适用,员工操作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4.4评估 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4.5修订根据评估情况、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其有效和适用。4.6文件和档案管理建

9、立文件和档案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人员、流程、形式、权限及各类安全生产档案及保存要求等。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对下列主要安全生产资料实行档案管理:主要安全生产文件、事故、事件记录;风险评价信息;培训记录;标准化系统评价报告;事故调查报告;检查、整改记录;职业卫生检查与监护记录;安全生产会议记录;安全活动记录;法定检测记录;关键设备设施档案;应急演习信息;承包商和供应商信息;维护和校验记录;技术图纸等。五、教育培训5.1教育培训管理建立安全教育培训的管理制度。 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各类人员的培训计划。 按计划进行安全教育培

10、训,对安全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做好培训记录,并建立档案。5.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5.3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对新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三个月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5.4特种作业(含煤气作业)人员教育培训从事特种作业

11、的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5.5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等内容的安全教育和告知,并由专人带领。5.6安全文化建设 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来促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六、生产设备设施6.1生产设备设施建设新改扩工程应建立建设项目“三同时”的管理制度。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预评价报告、安全专篇、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厂址选择应遵循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的规定。厂区布置和主要车间的工艺布置,应设有安全通道。建设

12、项目的所有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主要生产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建构筑物防火最小安全间距,应遵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的规定。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车流、人流、物流,保证安全顺行。直梯、斜梯、防护栏杆和工作平台应符合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 (GB4053.1)、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 (GB4053.2)、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 (GB4053.3)、固定式工业钢平台 (GB4053.4)的规定。总降、电气室等重要部位,其出入口应不少于两个(室内面积小于6m2而无人值班的,可设一个),门应向外开。总降、电气室、中控室、主电缆隧道和电缆夹层,应设有火灾自动报警器

13、、烟雾火警信号装置、监视装置、灭火装置和防止小动物进入的措施;还应设防火墙和遇火能自动封闭的防火门,电缆穿线孔等应用防火材料进行封堵。设有集中监视和显示的防控信号中心。厂区内的建(构)筑物,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设置防雷设施,并定期检查,确保防雷设施完好。厂房的照明,应符合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规定。6.2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建立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保养的管理制度。 建立设备设施运行台账,制定检维修计划。 按检维修计划定期对安全设备设施进行检修。生产现场的机、电、操控设备应有安全连锁、快停、急停等本质安全设计与装置。生产现场使用表压超过0.1MPa的液体和气体的设备和管路,应安装压力表,必要时还应安装安全阀和逆止阀等安全装置。各种阀门应采用不同颜色和不同几何形状的标志,还应有表明开、闭状态的标志。不同介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