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4562739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成都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成都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成都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成都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规 划 文 本 目 录第一章 总则1第二章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3第三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5第四章 城市园林绿地分类规划6第五章 水系绿地规划11第六章 树种及其他植物材料规划12第七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13第八章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15第九章 分期建设规划16第十章 规划实施的对策和建议19第十一章 附则21成都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0032020年)文 本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促进成都市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进人民身心健康,适应成都市城市未来发展需要,编制本规划。第二条 本规划是对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绿地规划的补充与深化,是成都

2、市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和建设管理的指导性文件。规划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建设活动,不得违背本规划的相关规定。第三条 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3.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5. 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6. 国务院关于加强园林绿化建设的通知(2001年)7. 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2002年)8. 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2000年)9. 建设部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2000年)10. 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02年)11. 四川省城市园林

3、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实施办法(1994年)12. 四川省城市园林绿化条例13. 四川省政府关于加快城市绿化的通知14.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修编纲要(2004年)15. 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成府发2001117号16. 成都市建委、规划局、园林局及其他相关部门提供的有关资料及发展计划第四条 规划期限近期:20032010年中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第五条 规划范围与规模1市域范围成都市市域面积12390km。2主城区主城区包括中心城五城区、高新区和六个周边区县的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为3681 km。规划城市建成区范围,以成都四环路为界,分为中心城区和新都青

4、白江、龙泉、华阳、双流(东升)、温江、郫县等六个周边组团。2020年城市建成区范围面积为660km,规划城市人口760万人。3中心城为成都绕城高速公路以内的用地范围(598km)。城市建成区范围面积为400km,规划城市人口480万人。第六条 规划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精神,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生态学的理论和观点为指导,充分利用成都平原自然资源优势,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建立系统、高效、安全、宜人的城市绿地系统,把成都建设成经济高效、文化浓郁、环境优美的生态园林城市。第七条 规划原则1. 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2. 城乡一体化原则;3. 地方特

5、色原则;4. 系统性原则。第八条 规划目标与指标1总体目标建立布局合理、绿量适宜、生物多样、景观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把成都建设成为“清波绿林抱重城,锦城花郭入画图”的生态园林城市。2分期目标(1)近期(2010年)初步形成城市园林绿化体系框架,全面达到园林城市标准,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实现城市绿化覆盖率40%,绿地率35%,人均公园绿地11m。中心城人均公园绿地不低于12 m。(2)中期(2015年)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地率,实现城市绿化覆盖率42%,绿地率37%,人均公园绿地13m。中心城人均公园绿地不低于15m。(3)远期(2020年)完善各种绿地系统、提高已建设绿地的质量

6、,初步建成绿化体系完善、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环境良好城市。实现城市绿化覆盖率45%,绿地率40%,人均公园绿地15m。中心城人均公园绿地18m。把成都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最宜人居、具有“田园风格、水网绿楔、组团发展”的“国际人居环境典范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第二章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第九条 规划目标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应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促进城乡和区域生态环境向绿化、净化、美化的产业发展和山水园林生态景观发展,建立一个健康、持续、稳定的生态支持系统,实现全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第十条 市域绿地系统组成市域绿地系统划分为7个子系统,包括山地绿地系统、丘陵绿地系统、平原绿地系统、城市绿地系统

7、、河网绿地系统、交通道路绿地系统、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绿地系统。第十一条 山地绿地系统纵贯都江堰市、崇州、大邑、邛崃、彭州的龙门山脉绿地系统,是成都市重要的空间景观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山地绿地系统主要包括市域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应重点加以保护。第十二条 丘陵绿地系统包括市域东部,包括金堂、龙泉驿区及青白江的部分地区,对成都市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是需要加以重点发展和管理的区域。第十三条 平原绿地系统主要包括连片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和城市发展区外围的块状农田区,与市域整体生态维护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需要做好维护和修复工作。第十四条 城镇绿地系统包括中心城五城区、高新区、温江、郫县、崇州

8、、大邑、邛崃、新津、双流、新都、青白江区、彭州等城镇部分,其绿地系统的建设应注重空间秩序的建立和人居环境的营造,并结合历史文化及休闲旅游加以发展。第十五条 河网绿地系统1. 在成都市域范围内,对水库、湖泊周边的林地、绿地进行保护,建设水源涵养林,并充分利用现有的坑塘、洼地,在此基础上形成水面。2. 严格执行成都市饮用水源保护条例,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种植水源涵养林,保护饮用水源。3. 对于河流两侧的具体控制要求为:在四环路(绕城高速路)以外的范围内,绝对生态控制区为两侧各100m,建设控制区为两侧各500m;在四环路(绕城高速路)以内的范围内,绝对生态控制区为两侧各50m,建设控制区为两侧各20

9、0m。绝对生态控制区,以生态林带为主;建设控制区,进行低强度开发,绿地率不低于50%。4. 市域范围内其他主要河流两侧控制林带宽度为50100m。5. 在市域农灌渠两侧建设510m左右的植被带。第十六条 交通绿化系统1. 沿市域主要高速公路两侧建设生态林带,两侧林带宽度不小于50m。2. 市域范围内高等级公路两侧林带宽度不少于30m。3. 在四环路(绕城高速路)以内城市快速路两侧林带宽度不小于20m,四环路(绕城高速路)外城市快速路两侧绿化隔离带控制为50m。4. 铁路以及轨道交通沿线两侧各规划宽度为30m的防护绿带。5. 市域范围内其他等级公路两侧也应建立510m的防护林带。6. 规划将市域

10、范围内规划风景路段18个,除两侧交通所必要的构筑物外,风景路段应保证道路两侧1km以内的林地不受破坏,严禁在道路两侧建设房屋,使之成为联系各个风景区的重要景观纽带。第十七条 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系统1. 规划对现有的3个自然保护区加大保护力度,并与市域外的大熊猫保护区相衔接,使大熊猫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及珍稀动植物资源得到有力的保护。2. 规划在现有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的基础上,到2020年,市域范围共形成32个风景名胜区,其中国家级9个、省级10个、市级13个。第十八条 绿地空间结构市域绿地系统总体结构为:两核、两圈、两带、两网、多廊。 1. 两核:以成都市中心城区和都江堰市城区作为市域绿地系统

11、的核心。2. 两圈:构筑中心城区绿色生态屏障。绕城高速路绿地,两侧各宽500m,面积84km。城郊公路联系成都市主城区的郫县、温江、双流、青白江等外围组团,两侧绿地各宽50m。3. 两带:规划加强龙门山脉和龙泉山脉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构筑两条市域生态环境保护带。4. 两网:充分利用成都市域发达的河流水系和道路网络,分别形成水系绿网和道路绿网,建立“蓝脉绿网”,构筑市域生态网络状结构。5. 多廊: 在市域范围内,建立龙门山脉生态廊道、龙泉山脉生态廊道、沿白河以及下游的沱江建立市域北部生态廊道、沿南河牧马山黄龙溪一线建立生态廊道、沿金马河建立纵贯市域的西北东南向的生态廊道。第十九条 指标控制表1:

12、 市域绿地建设目标体系指标近期(2010年)中期(2015年)远期(2020年)市域森林覆盖率(%)333540市域各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m/人)81015第三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第二十条 主城区绿地系统总体布局结构主城区绿地系统总体布局结构为:组团隔离,绿轴导风,五圈八片,蓝脉绿网。组团隔离:在主城区各组团之间,以及组团与中心城之间规划组团隔离带,保证绿化面积和质量,控制建设用地数量。规划在六个周边组团之间划定5片组团间绿色限建区。绿色限建区内,建设以农田、水网和林地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组团间绿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现有城镇不再扩大建设规模。绿色限建区林木覆盖率达到50%以上,绿

13、地率达到60%以上。建设用地控制在20%以下。绿轴导风:在主城区正北方向的新都青白江组团和郫县组团之间、东北方向新都青白江组团和龙泉驿组团之间,在组团间限建区的基础上,设置气流通道,形成城市绿系轴心地带和城市氧源基地,其范围宽度不少于20km,长度不少于30km。气流通道区域以低密度控制为主,要求人口密度低于40人/hm,对区域内的各种建设活动加以限制,凡现状密度高于标准的地方,不再批准除市政、绿化、环境工程之外的任何城乡建设,确保人口密度逐渐降低,达到保护气流通道的要求。五圈八片:在成都主城区规划五道绿圈:第一圈是府南河环城公园;第二圈是二环路绿地;第三圈是三环路和铁环线绿地;第四圈是四环路绿地;第五圈是城郊公路圈绿地。在三环路和外环路之间规划8片绿化开敞区,即:北郊风景区、上府河生态保护区、清水河生态保护区、浣花溪风景区、西南航空港生态开敞空间、三圣乡花卉基地、明十陵风景区、东郊生态开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