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日战争》一课的教学反思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4560744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抗日战争》一课的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抗日战争》一课的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抗日战争》一课的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抗日战争》一课的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抗日战争》一课的教学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抗日战争一课的教学反思抗日战争是我在2013年参加巢湖市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比赛获得一等奖的 一节课,后来又结合评委老师及同仁们的点评和建议,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参加了2014年的“晒课”比赛并获一等奖。现将关于这课设计、教学的反思总结如下:一 研读课标,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以及本课的重难点,这就需要认真研读课标的要求,才能比较科学合理地处理教材。我依据本课的课标要求“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将本课设计为四个教学主题:

2、主题一 狼子野心 野蛮侵略 主题二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主题三 凯歌奏响 抗战胜利 主题四 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将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全民族抗战确定为本课的重点,将抗战胜利的意义和原因确定为本课的难点。这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也符合高一学生的学情,也突出了这一课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抗日战争是中国1840年以来抗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本课元中国反侵略、求民主运动的一次总结。接着我紧扣课标要求,依据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取舍,对于日本侵华的原因直接略去不讲,重点列举日本侵华的罪行,我把教材第二个目的内容和第一个目的相关内容整合为教学的第一个主题,这样比

3、较符合学生的认知,由侵略到反侵略;全民族抗战是本课的重难点,我补充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使学生认识到由于日本侵华,民族矛盾上升,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实现了全民族抗战,这也是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后来的教学实践说明我对教学内容的取舍是科学的,教学时间的分配也很合理,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二、以丰富的教学资源储备作为实现三维目标的重要保障,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在落实历史教学三维目标的过程中,要挖掘丰富的教学资源,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比如本课导入,我认为导入要简洁、切题、新颖,为此,我利用学科教学资源设计了几个导入,一是播放歌曲大刀进行曲,创设情境,使

4、学生自然进入本课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就是以日期导入,介绍全国人大将9月3日设立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意在让全国人民铭记这段历史,从抗日战争中汲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第一个主题我主要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地图、史料、图文等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日本侵华的罪行,使学生感知历史,为后面的问题探究奠定基础。我还补充有关温家套惨案的史实,挖掘地方史资源,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讲述完温家套惨案,我问学生:这个惨案发生于1938年10月7日,那同学们知道10月8日是什么日子么?大多数同学不清楚,但很好奇,我说:10月

5、8日是传统的中秋节,那中秋节应该是万家团圆的日子,日本人打碎了我们的团圆梦,我们该怎么办呢?顺利过渡到第二主题:万众一心 野蛮侵略,这一主题是本课的重难点,我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军民抗战的先进事迹,使学生主动参与资料的搜集、甄选和分析,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先从微观上了解几个典型事例,我采用多媒体播放“八百壮士保卫四行仓库”的相关视频,使学生初步形成感性认识,再从宏观上引导学生思考全民族抗战时如何实现的,如何开展的,使之上升为感性认识。强调国共合作,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实行全民族抗战,为下一个主题理解抗战胜利的原因奠定基础。主题三我主要是采取史料教学法来突破,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事年表,使

6、学生回顾1840年以来我们所进行的反侵略斗争,引导学生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地位和意义,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习惯。三 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渗透在整节课的设计和教学中本着“一课一灵魂”原则,将本课设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目标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我将抗日战争中全民族抗战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作为本课的灵魂,在四个主题中都有体现,而且导入结语都以中国梦为主题,前后呼应,最后我将本课和本单元前面的知识联系起来,总结出五四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都是一脉相承的,最后汇聚成中华民族精神,这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通过对本节课的反思,我们会发现,要有“新“,就必须有”心“,要有贯穿全课的灵魂,要充分发挥教师对教材的自主整合,对教学的主导作用,同时要研究学生,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利用丰富的学科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才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位专家对本课的评价比较精准,切中我本课的亮点:以细节激发学生兴趣,以材料突破重难点,以问题带动学生思考。当然,每一节课都会有不足,有遗憾,比如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抗战精神难度较大,还有课前布置学生自己搜集相关资源,但老师基本没有时间去对学生的搜集过程和结果给予总结和评价,只是从中选取一两个事例进行了解说等。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地改进,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以实现有效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