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练习七-生物的进化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4560437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练习七-生物的进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专题练习七-生物的进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专题练习七-生物的进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专题练习七-生物的进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练习七-生物的进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练习七-生物的进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的进化一、选择题1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自然选择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不符合达尔文学说基本观点的有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3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在长期有毒农药的作用下,农

2、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4某植物单株年产数百粒种子,其中大部分被鸟所食,或因气候、土壤水分等原因不能在第二年长成植株。按照达尔文的观点,这种现象说明A物种是可变的 B过度生殖,生存斗争C选择的不定向性D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5果蝇多是有翅的,但后来产生了残翅的类型,这些类型的个体在森林中难以生存,但在海岛上却生活得很好,这说明A突变是有益的 B突变是有害的 C突变的有利和有害决定于环境条件D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利的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所谓定向是指A定向遗传 B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定向适应环境D定向生存斗争7有一个老鼠的种群,最初都生活在一个地域,一个

3、新建的高速公路将该种群分为A和B两个种群。如果A种群生活的地区发生了一系列的环境变化,而B种群没有,种群A进化的速率很可能A最初比B慢B最初比B快 C与B相同 D开始比B慢,然后比B快8某个稻田的所有昆虫可称为A一个种群B多个种群C一个群落D一个生态系统9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不足之处是A不能正确地解释生物的多样性B不能正确地解释生物的适应性C没有阐明自然选择的机理 D不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10据科学考察,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的进化速度缓慢,其原因是A海洋环境中生存斗争相对缓和B海洋生物的变异个体,生存机会较少C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低等 D海洋生物变异少11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对

4、进调查时发现,女生色盲基因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A6 B12 C60 D0.612下列关于基因库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可以改变基因库的组成B生物个体总要死亡,但基因库却因个体的繁殖代代相传C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所含的全部基因D种群中的每个个体含有基因库的全部基因13下列与生殖隔离无关的是A孔雀开屏不能激发雌天鹅的交配行为B杂合子抗锈病小麦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C通过细胞杂交培育出“白菜甘蓝”D马和驴可交配生骡14下列哪项对加速生物进化起重要作用A真核生物的减数分裂 B厌氧异养型原核生物的无氧呼吸C需氧型真核生物的有氧呼吸 D自养型原核生物的有

5、机合成15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A基因 B细胞C生物个体D种群16早期的自养型生物可能是A原始的眼虫类生物B绿藻类原始真核生物C蓝藻类光合原核生物D进行光合作用的需氧类植物17有关化石资料表明,在地球上出现了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以后,生物进化的步伐大大加快了,这是因为A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分布区域增加B有性生殖后代中具有较大的变异性C有性生殖后代中具有较小的变异性D有性生殖能产生大量后代18外表相近但种类不同的鱼在生殖期间将卵和精子释放在同一水域中,但一种鱼的精子不能进入另一种鱼的卵,这种现象属于 A生殖隔离B地理隔离C形态各异 D不在同一水层19从生态学角度来看,过量使用抗生素的副作用是A增加患者

6、的开支B刺激患者产生抗体C增加变异频率,最终导致癌变D选择抗药性的病菌群20物种形成的必需条件是A高速率的突变B种群间的地理隔离C一个很小的群体从最初的大种群中分离D种群之间产生生殖隔离21生物自发突变的频率很低,而且一般对生物体是有害的。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A自发突变对生物多数个体生存不利,但对生物的进化是有利的B自发突变对生物个体的生存和生物的进化都不利C种群是由个体组成的,对大多数个体有害,对种群的进化也不利D生物突变的性状对人类来说都是不利的22Hbs代表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隐性基因,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在非洲恶性疟疾猖獗地区较多,因为含有Hbs基因的人对恶性疟疾有较强的抵抗力,所以Hbs基因

7、至今仍被保留,这是A基因重组的结果B染色体变异的结果C自然选择的结果D遗传和变异的结果 23长期使用某种农药会发现其灭虫效果越来越差,其主要原因是A农药使昆虫产生了定向变异B农药对昆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C昆虫接触农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了抗药性D所有昆虫适应了具有农药的环境24某一个种群中某种可遗传的变异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很可能是A那个性状对环境有很大的适应性B该种群的全体成员都是那个性状的纯合子C那个变异性状是由环境引起的 D控制那个性状的基因是隐性的25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理解是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能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变异是不定向的变异是定向的变异经过长

8、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A BC D26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阻止了种群的基因交流B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27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是A使种群间的个体互不相识B使不同种群各适应于不同的地理环境C使种群间雌雄个体失去交配机会D使种群之间停止基因交流,各自向着不同的方向演变28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了,这说明了 A突变是不定向的B突变是随机发生的C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D环境条件的变化对

9、突变体都是有利的29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有关生物类型出现顺序的几种猜测中,最有可能的是 A厌氧自养、厌氧异养、需氧异养 B厌氧异养、需氧异养、光能自养C需氧异养、厌氧异养、需氧自养 D厌氧异养、光能自养、需氧异养30下列关于环境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往往形成不同的生物类型C环境对进化的作用主要是对变异定向选择和积累作用 D环境的变化与生物的进化是相互影响的31有关进化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多种生物有强大繁殖力 B生存斗争造成多数个体死亡,少数生存C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生存斗争是通过遗传和变异实现的32恐龙类动物是中生代时期最繁盛的一类大型爬行动物,但是到白垩纪末期尽殁于世。从生物进化角度而论,恐龙这类动物灭绝的原因可能是 A食物不足 B防卫能力不强 C环境变化 D生存斗争失败33肺鱼在夏季如遇干涸,常藏于泥中进行夏眠,直到雨季来临时才“复苏”,下列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种生存斗争的表现 B这是对不良环境的适应C这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D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34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是新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其中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A基因突变 B选择 C生殖隔离 D物种分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