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门环梁技术交底大全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4557507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洞门环梁技术交底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洞门环梁技术交底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洞门环梁技术交底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洞门环梁技术交底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洞门环梁技术交底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洞门环梁技术交底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洞门环梁技术交底大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 州 轨 道 交 通工程承包单位: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 合同号:M1-TJ-12 监理单位: 建科工程咨询 编号:技术交底记录 B3.12工程名称市轨道交通工程1号线TJ-12标交底部位龙虎塘站北郊中学站盾构区间工序名称洞门环梁技术交底交底提要:施工技术、质量交底容:该交底主要针对龙虎塘站北郊中学站区间下文简称龙北区间的洞门环梁施工,左右线始发、接收共计四处。其中左线始发处洞门环梁尺寸67cm,右线始发洞门环梁尺寸60cm,需要拆除零环管片。左右线接收端头均为40cm,需要用水钻切割管片一、洞门环梁施工要求(1)洞门与车站衬墙平齐,环梁外径6700mm,径5500mm,长度控制在400800m

2、m围,如不满足尺寸要求需利用水钻等进展处理。龙北始发端头左线洞门环梁尺寸670mm,右线洞门环梁尺寸600mm,接收端头均为400mm,需要用水钻切割管片。(2)在模筑后浇洞门环梁前,应先在管片与洞门钢环上安装4道缓膨型遇水膨胀止水胶,并在后浇环梁与管片与车站衬结构之间预埋两道注浆管。(3)在施工洞门前应先对始发、到达区段13环管片进展二次注浆,从衬砌压浆孔压注水泥浆,待其固结。(4)洞门混凝土等级为C40,抗渗等级为P10,钢筋保护层厚度35mm。 5钢筋采用:-HPB300级钢,C-HRB400级钢,钢筋焊接成型,均匀设置环形钢筋,焊接固定钢筋骨架。6遇水膨胀止水胶属非定型产品,采用专用注

3、胶枪挤出后粘贴在施工缝外表,固化成型后断面尺寸为8101820mm。止水胶具有缓膨作用,可在已经固化的止水胶外表涂刷缓膨胀剂。二、工艺流程盾构隧道洞门井始发、接收施工工艺流程图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承受交底人注:1、本表用于施工单位对作业班组的技术交底;2、 本表一式三份,交底后施工单位项目部、作业班组各留一份,报项目监理机构一份备案。钢筋成型与焊接止水条定位钢筋固定粘贴止水条弯折定位钢筋固定止水条涂缓膨剂模板、卡具准备与拼装固定浇筑混凝土拆模养护模板除锈保养拆除脚手架与支撑架现场清理与堵漏搭设脚手架与支撑架钢管与管片间渗水封堵去除工作面泥与垃圾拆除洞口环管片、封堵洞门预埋注浆管施工工艺流程图三、施

4、工方法1.洞门环管片拆除将洞口临时密封压板、帘布橡胶板等拆除干净,利用专用工具进展洞门环管片的拆除,然后再自上而下依次拆除。砂浆凿除采用风镐施工,凿至洞门圈梁砼外表完全出露,清理干净,进展下道工序施工。拆除零环管片前需翻开第一环和零环管片注浆孔检查背后注浆情况,必要时进展二次双液注浆后确认管片背后填充密实无漏水漏沙等情况下方能进展零环拆除。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承受交底人注:1、本表用于施工单位对作业班组的技术交底;2、本表一式三份,交底后施工单位项目部、作业班组各留一份,报项目监理机构一份备案。2.脚手架搭设脚手架搭设采用直径48mm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立杆纵距、横距、高距等必须经过计算确定。沿立杆

5、轴线的每行每列网格结构竖向每层有一根斜杆,以满足脚手架的稳定性。3.洞门清理与防水堵漏洞门平台搭设完成后,立即对洞门钢环洞门环梁接触面进展清理,割除洞门钢环上加固钢筋或型钢等,假设钢环锈蚀严重那么需采用手磨或铁丝刷进展除锈工作。预埋钢环外漏外表需涂无溶剂厚膜型环氧涂料,厚度为250m。管片端面假设水流较大可以焊接钢板进展封堵,焊接完成后钢板同样需要进展清理和冲洗,确保无油污与泥水污染。清理完成后,查看洞门焊接钢板有无渗漏水情况,假设有必须进展补焊或封堵,尽量保证洞门封堵钢板无渗漏,确保洞门井接头施工防水质量,减小后期防水堵漏压力。4.钢筋安装与防水施工洞门环梁钢筋设计采用HPB300级钢、HR

6、B400级钢,根据设计尺寸、数量与钢筋型号,进展现场加工、焊接绑扎成型,钢筋加工必须根据洞门环梁长度适当调整,包括400600mm、600800mm两种,因不同部位接头长度差异,锚筋需按实际调整,防止保护层不够情况。环形主筋必须加工弧形圆滑。焊接时根据设计间距尺寸要求,先焊接锚筋辅助定位,焊扎锚筋应留出保护层尺寸,保护层厚度35mm,再均衡设置环型筋,后焊接固定钢筋骨架钢筋接头搭接焊长度根据规要求检查和验收。根据设计要求设置4道缓凝型遇水膨胀止水胶。先小直径焊接定位钢筋,再把粘贴止水胶位置清理干净,涂上胶水胶,同时弯折定位钢筋压住止水胶,防止混凝土浇筑时移位。在管片和洞圈接触面、预埋钢环和洞圈

7、处预埋注浆管,用于注浆填充混凝土浇筑后的空隙,封堵渗漏水。5、模板装配与支撑洞门井接头采用定型钢模施工,与隧道管片与环梁尺寸一致。模板与模板之间采用螺栓和“V形卡扣连接固定。洞门直径方向模板支撑采用483.5mm钢管脚手架与十字扣件,配合顶托调节长度顶紧模板,隧道线路方向采用钢筋与管片螺栓拉紧防止外移。端头模板采用洞门钢环环面焊接拉杆固定,并配合平台支架斜撑加固。6、混凝土浇筑因洞门井接头浇筑操作空间狭窄,需采用泵车、导流槽等设施。在无顶板孔洞的洞门施工时还需采用斗车运输或地泵等配合。在浇筑前需准备好相关设备与设施,确保浇筑时间尽量短。定型模板与支架安装加固完毕,经项目部质检人员与监理工程师检

8、查验收通过后开场浇筑混凝土。混凝土采用合格的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抗渗等级为P10。浇筑时坍落度控制在12020mm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承受交底人注:1、本表用于施工单位对作业班组的技术交底;2、本表一式三份,交底后施工单位项目部、作业班组各留一份,报项目监理机构一份备案。并制作抗压与抗渗砼试块各一组,同条件养护试块两组。浇筑时首先从洞门二腰预留的浇灌口浇注砼,放入震捣棒充分捣鼓后封闭二腰浇注口,从顶部预留口继续浇注砼并震捣。每个点振动时间约为10-20秒,并均匀拔出,确保振捣密实。整个洞门混凝土浇注须一次完成,不可产生施工缝。现浇混凝土应与隧道和端墙密贴、稳固连接。混凝土捣固均匀密实,确

9、保混凝土质量到达设计的强度与防水等级。7.模板与脚手架的拆除拆模、养护:需到达规要求的强度方可拆模,拆除时注意不要磕碰混凝土边脚。拆模后,即开场洒水养护,14天龄期要保证混凝土外表湿润。脚手架的拆除顺序为从上往下、从外往。8. 堵漏与接水槽施工混凝土养护到达设计强度后,观察有无渗漏水,假设发现接缝有渗漏水情况时,对预留的注浆导管灌注亲水性环氧浆液,渗水量较大时,可采用油溶性聚氨酯灌浆材料。确保防水满足规设计要求后,施做洞门环梁与管片接缝处的不锈钢接水槽,接水槽设置围为道床以上局部。接水槽采用M8膨胀螺栓锚固在管片和环梁上。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承受交底人注:1、本表用于施工单位对作业班组的技术交底;

10、2、本表一式三份,交底后施工单位项目部、作业班组各留一份,报项目监理机构一份备案。四、质量保证措施(1)施工前,对操作人员认真进展技术交底。施工中跟踪检查,加强过程控制,保证施工质量。(2)材料进场必须有质量保证书,对需复试的材料应与时取样送检,保证各种材料性能。(3)抗渗堵漏应根据渗漏原因区别对待,对渗漏点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屡次注浆,直至没有渗漏点为止。(4)钢筋进场要验收规格、型号、数量、出厂材质合格证,并进展抽样复试,加工与焊扎时由持上岗证专业人员操作。(5)模板施工所采用定型钢,拼装时接缝要严密,所有的对拉筋焊接要可靠巩固,形状、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模板板间须平顺无缝隙,模板支撑钢管架

11、立结实。钢筋与模板检查须做好准确的记录。(6)厂送砼进场,要有出厂合格证,现场要验其塌落度,待结果合格后,方可进展施工。浇捣砼时应由底向左右连续浇筑到顶部,边浇边振动,以砼外表冒浆、无气泡产生为止,并要求砼一次捣完,不允许留设施工缝。(7)拆模应在砼强度能保证不变形,棱角完整时,方可拆除侧面模(即外模),模应在砼强度到达要求方可拆除。(8)拆除后清理干净,板面涂刷脱模剂,堆放整齐。(9)施工中跟踪检查,加强过程控制,如有意外情况,需由现场技术负责人处理,以保证施工质量。五、平安保证措施洞门井接头施工根本在狭小空间作业,须高度重视施工用电、防火与高处作业风险,严格佩戴平安防护用品,设置临边防护等

12、。(1)工人进场,由平安管理人员对各班进展平安生产教育和各分项工程的平安技术交底。(2)在起重装卸材料时,必须有专人指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高处作业必须佩戴平安带平安绳等。(3)现场施工临时用电、线路架设必须按规定进展,严禁使用老化电线、裸露电线、花线。配电箱必须配有门、锁,下班后必须切断电源,锁好门。(4)施工现场如生产需动用明火,必须办理好审批手续,并采取有效措施后才能动用明火。(5)凡现场施工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平安帽,严禁非相关人员进入现场。(6)操作人员进场前,必须明确文明施工的要求,严禁野蛮施工。(7)施工项目部要加强对建筑材料管理,堆放有序并挂牌。(8)施工中做好工地保洁,做到操作落手清,建筑垃圾应与时清理外运,在清理外运过程中要有防止滴漏飞扬的防护措施。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承受交底人注:1、本表用于施工单位对作业班组的技术交底;2、本表一式三份,交底后施工单位项目部、作业班组各留一份,报项目监理机构一份备案。附图:图-1 洞门环梁钢筋剖面示意图图-2洞门环梁钢筋布置示意图图-3隧道与车站接口防水做法示意图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