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贵在得法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4550367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贵在得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贵在得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贵在得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贵在得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贵在得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贵在得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 习惯。”而习惯则是日积月累的细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 “习惯是看似小事的大事。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败,成就的大小,身体的好坏,生命的长短。了解了一个人的习惯,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知道了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可见,习惯对一个人是何等重要。但因小学生具有辩别是非能力差,自制力弱,易学易忘等特点,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决非易事。它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 、严字当头 人们良好品德的形成,都离不开

2、“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不例外。要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必须让学生知道要养成哪些习惯,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因为习惯所包含的方面太多,例如学习习惯,劳动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卫生习惯,坚持体育锻炼习惯等等,很多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要养成哪些习惯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最好的解决方法是由学校、班级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良好习惯养成公约等规定。通过制定规定,学习规定,让学生懂得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规定的制度一定要严、要细。当然,严要严而得法,而不是一味“蛮”严。 二 、齐抓共管 学生的自制力弱,要求学生长期坚持而形成习惯,必须靠监督来保证。我们可以建立两套监督管理体系,来

3、促使学生养成习惯。 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横向监督管理体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上学前孩子的教育主要来自家长,孩子上学成为小学生,在学校的时间也不过78个小时,其它的时间大部分与家长相处。社会风气对小学生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应此,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决不是学校一方的事,要把家庭、社会结合起来,齐抓共管。学校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印发家长报等形式,提高学生家长的理论水平,引起家长对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视。组织家长交流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经验,让家长了解学校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方面所做的努力,争取家长支持,形成合力。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习惯。 2、建立“学校领导、老师、

4、学生”纵向监督管理体系。 在纵向监督管理体系中,要特别重视小学少先队大中队干部的监督管理作用,以及学生的舆论监督作用。学校可以把各种规定,分解成若干块,在学校范围内展开评比,由学校学生干部每日检查评分。学校每期可组织评比习惯好的学生,并给予奖励,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 三、抓“三落实” 。首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要抓落实。凡教有关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课文,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开始阶段,就注意安排调动学生主动性的环节。如开展先导性的课前活动或预习性的阅读和议论,促使学生接受课堂教育与训练都能出自内心的需求,表现出“我要学”的心态。具体做法有:(1)要先让学生对名人事迹有所接触和了解,

5、引起议论和赞扬,初步产生敬慕之情。这样,学生就能从中感受到学习名人事迹的意义所在,从而激发出学习的主动精神。 (2)要先有意识地提示学生寻找自己或身边的人和事中可与课文内容联系的联系点,引导学生做好联系实际的准备。这样,行为习惯表现好的学生就有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表现不够好的学生也能由此而理解到上思品课对纠正自己缺点的好处,变被动心态为主动心态。 (3)要导学生带着希望解决问题的心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其次,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要抓落实。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应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结合起来,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训练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明确其中的意义和好处所在;另一面让学生在知理明理的基础上

6、,懂得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做到在接受养成教育和决择自己行为习惯时,都能达到自觉的程度。 (1)代表着新中国小主人的形象,应以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为动力,自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并用自己的实际行为为家乡为祖国增添光彩。如教第七册为家乡添光彩一课,老师先阐明“为什么要为家乡添光彩”这一观点,接着通过课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认识怎样为家乡添光彩,最后请学生联系实际,谈谈你是怎样为家乡添光彩的。 (2)自觉接受集体纪律的约束。老师抓住教育的时机,以故事形式启发“我”为什么要爱班集体?让学生懂得“我”就是班级的一员,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集体的教育。 (3)良好想品德的外在表现,好学生就应表里如一,自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认识到做错事勇于承认,改正错误,就是诚实的表现。学生还联系实际,大胆地谈出自己以前没完成作业,欺骗家长、老师的事,使本课教学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激励学生的自律性要抓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