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4550363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子》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金子》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金子》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金子》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子》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子》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子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学生实际,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办法、习惯三个维度,确定下列教学目标:1、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要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充沛利用课文插图、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3、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学会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借助语言环境学习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诵读,了解“真金的含义。懂得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要付出辛

2、勤劳动的道理。三、教学流程(一)、从“幻想着手,激趣导入课文。1、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幻想,想知道吗老师的幻想就是希望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与同学们一起学习、嬉戏,看着同学们健康、高兴地成长。2、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幻想,你能来说说自己的幻想是什么吗3、昨天,老师和小朋友们学习了课文?金子,还记得课文中的主人公是谁吗(是的,是彼得。)彼得的幻想是什么呢(找到金子。)他的幻想实现了吗(板书:实现幻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金子。(设计意图:以激趣的形式巧妙地导入新课,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燃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从而引发出强烈的自主学习动机。)(二)、精读感悟,悟

3、中明理。一、紧扣“幻想,引导质疑。1、师:彼得的幻想实现了吗你从哪儿知道的2、出示课文第七自然段,指名读。凸显“不无骄傲:你能给它换个词吗(非常骄傲,非常自豪。)指导朗读:谁能带领“不无骄傲的语气读一读这段话3、读着读着,你的脑海中产生了什么疑问呢根据学生的答复板书:真金唯一不无骄傲师: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中,首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萨文河畔,关注那些大多数的.淘金者们。(设计意图:“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思,让学生带领问题进入到后面的学习中,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好了铺垫。)二、走进彼得内心,初寻真金学习第1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1)、这一段中有个词“蜂拥而至,什么叫

4、蜂拥而至(2)、课文中说什么像蜂群似的拥挤着来到萨文河畔(3)、表明来的人怎么样(很多)(4)、谁能读出人多的感觉(指导朗读)(5)、为什么有这么多淘金者“蜂拥而至(听说希望)所以他们-在河床上挖出许多大坑。(6)、结果如何(一无所获,扫兴离去)理解词语:“一无所获、“扫兴。2、谁能读好这一段,读出淘金者们从满怀希望到扫兴离去这样一种巨大的心理变化。(指名读,齐读)(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扣住“听说、无意明白消息的不确定性,但淘金者们仍“蜂拥而至,体会他们不足理智,盲目跟从。接着抓住“一无所获、扫兴离去,体会人们怀着失望离开的不幸。通过对淘金者们由“快乐至“扫兴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地进一步比照感知

5、,想毫不费劲地获得财富是不太现实的,从而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师:在众多的淘金者中,彼得弗雷特也是其中一员。 谁来读读第2、3自然段。(1)抓重点词阅读你觉得彼得和其他淘金者相比,有什么不同用笔在书上圈圈点点。(2)揭示品质:交流理解:“不甘心落空、“默默地、“埋头苦干。从这儿你可以看出彼得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坚持 勤劳(3)感受失望:仅仅是埋头苦干还是不够的,在这块土地里,彼得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留下了多少足迹,却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彼得该多么失望呀!体会彼得的心情,读最后一句话。2、再让我们来体会一下彼得付出的辛劳和随之而来的失望。齐读2、3自然段。(设计意图: “埋头

6、苦干、几个月、几乎翻遍了分别从精力上、时间上、工作量上表明彼得所作的别人无法比较的巨大付出,但结果仍是“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印证了上文传说的不可靠。在品读词句的根底上,体会彼得由“希望转向“失望的失落心情,再次练习个性化朗读。)三、聚焦关键词,领悟真金。学习4-6自然段师:就当彼得准备离开这儿,到别处去谋生时,意外的一件事使彼得留了下来,是哪件事使彼得留了下来呢1、指名读4-6自然段。2、 交流:是什么使彼得留了下来理解“倾盆大雨,指导朗读3、 聚焦“假设有所悟: 看到这绿茸茸的、生机勃勃的小草,你怎么想呢彼得又悟到了什么呢引读:这松软的土地两三天就长出小草了,的确很肥沃,我可以用来种花,人

7、们一定会。如果成功的。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彼得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他对未来充斥了期待,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自然段。4、 聚焦“全部精力:说干就干,彼得开始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种花了。指名读第六自然段。看课文中的插图,图中画的就是彼得。引导学生说说彼得正在干什么。师:彼得只是今天给花苗除草吗只是今天顶着烈日干活吗引导句式练习想象:早晨,太阳还没有升起,彼得_。夜幕降临时,彼得 _。烈日炎炎下,彼得 。暴风骤雨时,彼得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彼得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就这样不论严寒酷暑,彼得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就这样不论刮风下雨,彼得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彼得的

8、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土地里,娇艳的鲜花吐露着芬芳,看着这一切,彼得看到了实现幻想的希望!想不想亲眼去看看彼得田地里的鲜花,演示课件:同学们,这花怎么样谁来说一说:指导朗读: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设计意图:本环节中,我抓住关键词语“假设有所悟,并说说彼得“悟到了什么来具体地展开学习。如“这里没有找到金子,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彼得本来要离开,是什么使他留下来留下后又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读好文中相应的句子,并描述一下彼得看到的情景,体会希望的产生,明白这希望就在这肥沃的土地里,正是这希望使彼得留下来。再让学生察看插图,想象彼得是怎样用“全部精力种花的,田地里是怎样美的景象,通过语言描述,让学

9、生真正体会到彼得所付出的辛劳,这是故事情节转折的关键段落,我让学生自己准备,再同桌练习,然后全班交流的办法组织学习活动。此项练习意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发明能力,开展学生语言。读是阅读的根底,运用才是学习的目的。通过迁移练习,使学生真正将课文中的标准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从这儿你觉得彼得是个怎样的人板书:智慧四、解疑,获得真金。学习第七自然段1、师:彼得终于实现了他的幻想。我们再来读读彼得的话。读完后,你能体会到彼得此刻的心情吗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练读:不无骄傲)总结:彼得的骄傲是发自内心的自豪。齐读,读出彼得的不无骄傲来。2、彼得成功了,今天老师作为一名苏州电视台的记者,想采访一

10、下在座的彼得先生们,可以吗师:彼得先生,你实现了自己的幻想,获得了许多的财富,此时你的心情怎样(不无骄傲)你能不无骄傲地读读最后一段话吗学生读第七自然段。师:彼得先生,为什么你会如此自豪呢(唯一找到真金的人。)为什么是唯一的一个呢你能读读这段话吗师:彼得先生,你找到的是黄灿灿的金子吗(不是)那是什么呢(设计意图:?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观赏、和评价的能力。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火花迸射;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与课文对话,老师与学生对话,弄清了:彼得发现“绿茸茸的小草悟到了“种花“同样可以致富,通过“全部精力培

11、育花苗获得成功。从而,感受理解了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到致富的方式各有不同,要获得成功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三)、总结课文,课外求金。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了课文?金子,知道了课文中的彼得依靠自己的那份坚持、那份勤劳、那份智慧,找到了真金。老师相信,只要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你也多一点勤劳,多一点坚持,多动动脑筋,肯定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真金。(设计意图:语文应该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激励学生在课外多察看,多思考,多劳动,肯定也能收获到属于自己的真金。)(四)、个性作业,拓展延伸。自选课外作业:1、察看校园或附近的花园,想象彼得的花圃,写一段话。2、与同学说一说你有什么幻想你准备怎样实现自

12、己的幻想(设计意图:语文课程规范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别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另外,进入中年级段以后,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拓展和增加有效的知识积累,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让学生个性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附板书设计22 金子希望 唯一失望 不无骄傲实现幻想 =(坚持 + 勤劳 + 智慧 ) = 真金总的教学设计意图:本课时力图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进一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引领学生在具有生活情趣的语文综合活动中感悟、积累、运用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本课时围绕“有效教学这条主线,注重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抓住“全部精力一词引发学生想象:彼得是怎样用“全部精力来培育花苗通过想象、交流,体验彼得培育花苗“生活情景,从而,使学生深刻领会到要获得成功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重视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去“建构。教师引领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与学生采用对话的形式讨论学生的问题:“为什么说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为什么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通过比照: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的“金子和前面淘金的“金子有何不同“真金和“金子又有何不同从而,彼得终于实现了他的幻想,靠的是什么就水到渠成了,学生最终明白了要获得成功实现幻想必须靠“勤劳和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