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整合提升8 含解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4546564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整合提升8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整合提升8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整合提升8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整合提升8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整合提升8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整合提升8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整合提升8 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学年度2020年编精选历史备考资料2019学年度单元整合提升 纵向贯通 一、比较中国近代五种经济形态经济形态产生条件发展概况历史影响自然经济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土地私有制的产生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消灭封建性质;在封建社会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外国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争之后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为主要表现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清除凭借政治特权和经济实力,长期占据优势地位,破坏了中国的经济主权,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经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覆灭是清政府的一次自救运动,只

2、学技术,不变制度;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外商企业刺激;洋务运动诱导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发展曲折,1956年被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是中国经济近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推动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经济力量官僚资本主义经济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而形成,抗战期间迅速膨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人民政府没收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严重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考题例证1(2017郑州模拟)据记载,至1894年为止,全国工业、采矿和交通运输业的资产总额6 749万元;其中官方资产为4 751万元,占70%。而在官办企业中,属轻工业

3、的资产仅占官办企业总资产的10.3%。导致这一情况的重要原因是()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顽固派的阻挠作用C列强未觊觎我国重工业 D洋务运动的影响解析:“至1894年为止,全国工业、采矿和交通运输业的资产总额6 749万元;其中官方资产为4 751万元,占70%。而在官办企业中,属轻工业的资产仅占官办企业总资产的10.3%”这种现象是洋务运动选择性投资结果,故D项正确。答案:D二、近现代以来我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变化时间历史背景表现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等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城

4、市中的衣、食、住、行变化尤其明显第二次辛亥革命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地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第三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改变,城市生活有保障,但农民温饱问题未解决第四次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切实关注民生,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考题例证2(2018晋中模拟)1892年2月4日,纽约时报报道了光绪皇帝开始学

5、习英语的新闻。美国人将其称为大清国历史上最大的变化,并欣喜地认为“这种变化将在今后若干年里对整个帝国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可能进一步打开保守封闭的枷锁,将大清国带入人类进步历史的前沿”。这一变化()A结束了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B进一步冲击着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C体现了光绪皇帝开始接受西方事物D迈出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第一步解析:1840年鸦片战争,清政府的国门被炮火轰开,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光绪皇帝开始学习英语的新闻”,促进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故B项正确;材料光绪皇帝学习英语新闻,不能成为其接受西方事物的开端,故C项错误;早在洋务运动便开始创办新式学堂,故D项错误。答案:B 横向链接

6、一、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1近代中国的自然经济是在西方列强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逐渐解体的。2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同时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同时又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考题例证3(2017韶关调研)光绪年间“印度棉纱和(中国东部诸省来的)棉花的零售价格相差无几,所以买进棉花再来纺纱,反而比直接用洋纱更贵。”从近代化角度理解材料现

7、象的本质是()A印度纺纱业工人工资成本低B关税偏低导致进口棉纱价格低C科学技术使洋纱生产成本低D中国传统纺纱业工艺落后水平低解析:印度纺纱业工人工资成本与近代化并没有关系,且材料中并没有有关这方面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与“关税偏低导致进口棉纱价格低”密切相关的是半殖民化而非近代化,故B项错误;直接促使“科学技术使洋纱生产成本低”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这是世界近代化的重要视角,故C项正确;“中国传统纺纱业工艺落后水平低”,这显然与近代化的趋势是背道而驰的,故D项错误。答案:C二、近代西方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化的差异比较项西方工业化中国工业化发展进程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发展,虽然有

8、来自封建势力的阻碍,但政府的重商主义政策还是推动了西方工业化的进程中国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没有独立成长为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争后的工业化进程受到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榨和阻碍,进程曲折缓慢领导力量在西方工业化过程中,资产阶级一直扮演着主角,开始是商业资本家,后来是工业资本家、金融寡头推动工业化一开始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在其过程中作用很大,民族资产阶级没有真正掌握领导权资金来源来源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洋务企业多靠政府投资,民族资本主义缺少资本原始积累,资金严重不足工业化次序先是从轻工业开始,再发展重工业一开始发展重工

9、业(军事工业),轻工业是辅助,工业结构极不合理考题例证4(2017潮州二模)鸦片战争后,社会普遍把洋货视之为“奇技淫巧”,认为这是导致财富外溢的原因;19世纪70年代有些人士认为仿制洋货,大兴工商,以自制洋货取代外来洋货,以此来占领洋货消费市场,在朝野上下产生了广泛影响。这种变化表明()A商品经济基本取代了自然经济B传统手工业品市场日渐萎缩C依循市场规则与西方展开竞争D追逐西方时尚成为社会主流解析:商品经济并没有取代自然经济,故A项错误;题目的强调重点在变化表明什么,传统手工业品市场的萎缩不是本题表达的主旨所在,故B项错误;由对洋货的排斥到主动的学习洋货,仿制洋货以此来占领洋货消费市场,体现了

10、其依循市场规则与西方展开竞争,故C项正确;追逐西方时尚并未成为社会的主流,故D项错误。答案:C社会史观 基本内涵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 主要内容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典例(2015四川卷,6)1919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

11、,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该事例说明()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解析:题干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婚姻观念上“重八字、命书”说明他依然保有传统思想,但其个人思想并不能代表整个新潮社团的思想观点,故A项错误;同时也说明当时有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的现象,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国家对社会婚俗的态度,故C项错误;题干只能体现部分人依然通过八字、命书决定婚姻,但不能代表当时所有人都接受,故D项错误。答案:B 备考指导(1)大众化、生活化,是“所有人的历史”或称为“社会习俗的历史”。研究历

12、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的“小事”,“小中见大”,包括衣食住行和社会习俗等。(2)明确我国历史上的主要社会问题及世界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分析历史上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例如:严重自然灾害时期的社会问题。动乱或战乱时期的社会问题。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3)重视历史上的社会问题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的内在联系。研究历史上的社会问题要突出如何借鉴或吸取历史上解决社会问题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来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一、洋务企业的性质和特点洋务运动前期创办一系列军事工业的特点是官办,开办费和常年经费全由政府调拨

13、;产品一般由政府调拨军队使用,不作为商品参加市场交换;产品不计成本,生产不讲效率;每个工厂像一个衙门,由大小官吏分别掌握经济管理权,有的工厂工人由士兵充任,沿用军队管理制度;技术和设备依赖外国。其性质既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又存在着明显的资本主义因素。后期创办的民用工业多采用“官督商办”形式,以赚取利润为目的,其产品是商品,并雇佣大批自由劳动力,所以带有资本主义性质。官督商办中的“商股”,实际上具有民族资本主义性质。采取这种形式,是当时中国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但这种企业处处依赖官僚的荫庇,带有一定的封建性。二、中国现代经济法制体系的初步建立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实业,开始着手经济法制

14、的建设。北洋政府成立后,经济法制体系的建设得到继续。袁世凯当政时期,尽管在政治上倒行逆施,但是在推动民族经济发展方面还是推行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政策。顺应工商界的要求,制定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法规。据不完全统计,北洋政府颁布的主要经济法规有76项之多,内容涉及工商矿业、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银行金融、权度、税则、经济社团等方面。如著名的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矿业条例森林法等。这些法规体系颁布后成为北洋政府时期经济法制体系的基本框架,虽然未必各项法规条例都得到完全遵照执行,但是毕竟使工商实业的发展有了法律的保护和规范。总体而言,民国成立后的经济法制体系建设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在法制管理下的现代市场经

15、济秩序的建立,也较多地考虑和保护了资本所有者及从业者的利益诉求。对于当时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经济的发展还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三、不同角度看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黄金十年有人总结了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工业发展状况和特征,认为这十年,中国工业继续发展,速度有所提高,工业结构缓慢优化,工业的集中度有了一定发展,工场手工业向近代机器工厂的转化大量出现,资本的有机构成逐渐提高。民营工业仍旧是工业发展的主力军,但国家资本已有了较快的增长。影响工业持续增长的一些隐忧始终如影随形,农村购买力不足,缺乏农村市场的支持是中国工业发展基础脆弱的根本原因。也有学者以火柴工业为切入口,详细考察了其十年间的发展状况,认为在民族工业求生存求发展的意愿强烈、国民政府努力提高关税税率的情况下,中国火柴工业取得了抗御洋货倾销、扩充国货生存空间的可喜成绩。但农村经济落后导致的农民生活水平低下、购买力薄弱从根本上制约了民族火柴工业的发展。市场狭小下的白热化竞争,使年轻的中国火柴工业很早就自动走上了行业“联营”“统制”的道路,给火柴工业和消费者都带来了很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