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俗音乐【优选材料】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4546563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通俗音乐【优选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通俗音乐【优选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通俗音乐【优选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通俗音乐【优选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通俗音乐【优选材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通俗音乐 初闻通俗音乐这个名词,有些人会觉得它是一种很俗的音乐,这个“俗”字似乎带有一点贬义,实则不然。这里的“俗”字指的是大众化,即这种音乐能为大多数人接受、欣赏的意思。通俗音乐主要起源于西方,在西方被称为popular music。早期通俗音乐的创作和演出多是商业性的,在城镇中进行,因而有别于乡村色彩浓郁的民间音乐;同时,它不具有艺术音乐的那种规范性与稳定性。它的早期,在多种情况下只是口头流传。故此,有人说,通俗音乐乃是有别于艺术音乐和民间音乐,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更有人说,它即是“大众的音乐”。通俗音乐为什么能够相较于严肃音乐与古典音乐等拥有广

2、泛得多的听众?我觉得原因主要有两点:一、通俗音乐取材广泛,而且普遍取材于现实生活,很多题材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其中以爱情歌曲居多,比如有名的有纤夫的爱(尹相杰)、爱你一万年(刘德华)、我们的歌(王力宏)等等,同时还有描写生活理想(张雨生我的未来不是梦)、思念故乡(费玉清梦驼铃)、及对社会的黑暗面的讽刺与批判(郑智化水手),由于这些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或我们身上,所以当我们听这些歌曲时,必然会引发心中强烈的共鸣,进而将自身的经历与这首歌的曲调和内容相结合,难免心身感慨,这便是通俗音乐广泛流行于民间大众的原因之所在。倘若给你一首旧时的宫廷音乐,与自己没有丝毫共鸣点,可能对于大多数而言,也便对这支音乐

3、没有太多的感觉了。二、通俗音乐对歌唱者得要求不高,没有经过歌唱专业培训的人也能随口唱上几句,这对于通俗音乐的流传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通俗音乐题材的广泛性与平民化,音乐的娱乐性与简易化,便很自然的形成了一种唱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通俗唱法。有人认为,“通俗音乐的演唱千差万别,并不统一”;也有人说,“流行歌曲的演唱,几乎是没有确定规律可言的事情。它的声音表达方式,就是让你觉得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就越好”,但是总而言之,通俗唱法的主要特点就是多用自然嗓音,音域一般不宽,吐字清晰,亲切随意。正是由于通俗音乐的这种特点,便出现了大街小巷处处都能听见人们唱歌的现象,也正是因为此,导致流行于民间的也

4、恰恰是通俗音乐了。通俗音乐的描述里有一句说“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易于流传,是不是表明它也就可以被称作流行音乐呢?它和流行音乐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异同点呢?大多数人将流行音乐与通俗音乐混为一谈,其实这种观点是有差错的。正过来说,流行音乐是通俗音乐,这个说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来说是正确的,当然也不排除极少数其它类型的流行音乐,但基于通俗音乐独特的易于流传的特点,说流行音乐就是通俗音乐也不为过;但是反过来说就出现问题了,通俗音乐是流行音乐,很显然就是错误的说法了,举个例子,黄土高坡这是一首典型的通俗音乐,但现在怎么看都不是首流行音乐了,或许在20世纪80年代这个说法

5、无可厚非,但是时至今日,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这首歌无法响应时代的主旋律,扣动人们的心弦,或者说这种曲调已经不符合现代人的口味了等种种原因,导致这一类型的歌已渐渐的淡出了历史的舞台,虽然它们也曾经在通俗音乐这个艺术殿堂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现在依然说它是流行音乐的话,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了。总的来说,通俗音乐的范畴要比流行音乐的范畴要大得多,通俗音乐在时间的广度以及空间的宽度上都将流行音乐牢牢的包括了进去。谈到一首通俗音乐由流行音乐变成了普通的通俗音乐,也就是说流行音乐不再流行,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呢?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流行的音乐比如说一无所有、纤夫的爱、涛声依旧

6、及祝你平安等一系列在当时引领时代潮流的歌曲到如今却很少听到,我个人认为主流听众的改变,时代的潮流变迁以及人们对于一种风格音乐的厌倦以及对另外风格的音乐的青睐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比如说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就比较喜欢以上提及的一些歌曲,过去是,现在大部分也是,而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人群中大部分的人可能就比较喜欢诸如刘德华、周杰伦等港台歌手唱的一些爱情、个人心理活动题材的歌曲,但为什么现在的流行音乐都是符合八九十年代的青少年的口味的,而那些被中年听众青睐的歌曲风格却流行不起来了呢?这就要提及到通俗音乐的一个特征了,便是商业性。普遍来讲,现在音乐产业的消费团体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青少年,一般中年人很

7、少会热衷音乐到去花钱买歌手的专辑,为了迎合广大消费者的口味,那些职业通俗音乐歌手必然会唱一些契合青少年心理的歌曲,他们通过了解大部分听众的审美风格、社会的主流话题来确定音乐的曲调与歌词,从而整个通俗音乐主流风格也便因听众的喜好而发生了改变,我觉得,这就是很多流行音乐不再流行,而被另外风格的通俗音乐取而代之的主要原因。某些歌手的转型,比如说孙悦从原来祝你平安的平和曲调风格到后来的魅力无限给人的火爆的感觉,是跨越两个代表不同听众的年代的典型转变。那些未能转型的歌手以及他们的听众也便成了这些时代风格跨越的牺牲者。但是为什么通俗音乐的不同风格会被不同年龄的人接受呢?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难道喜欢听夜来

8、香这种风格曲调的统一的都是中年人?抑或喜欢七里香的怎么都是年轻人?按照概率分布原理来说应该是各占一半啊,即使有少量的偏差,也不会出现如此绝对化得结果啊。我觉得这跟从众心理有点搭上边了。很多年轻人觉得听涛声依旧、快乐老家这样的歌曲过时了,听这些歌曲会被同龄人取笑“跟不上潮流”,久而久之,会从心底里觉得那些十几年以前的歌曲很俗,这里的“俗”是带贬义的,当身边的人都去听一种风格歌曲的时候,而你去听很老的歌曲,总是会显得有点不合群,这里或许也会有一些虚荣心的体现,导致有些经典的通俗音乐止步于上一代的人群之中,而未能在时间上流传下来,我个人认为,这是艺术上的一种损失!在拜金主义日益横行的今天,与商业性沾

9、上边的通俗音乐也难逃其灾。从表现形式来说,当今的通俗音乐一般都是比较新潮的,一般有着强烈的视听效果,以及相当的感染力和宣泄力。比如说,每逢港台歌星开个个人演唱会,华丽的舞台,时尚的服饰,时髦的化妆会夸张到取代演唱者以至通俗音乐本身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样是对通俗音乐的一种抑制。与此同时,为了迎合一部分人庸俗的、唯我的价值观、人生观、满足部分人的低级趣味,将一些不美好的内容掺杂在歌曲的内容中,完全违背了音乐带给人美好感受与引人思考的初衷。通俗音乐的确应该流行起来,但是它流行起来是去带给人美好的感受的,而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虚荣心、丰富部分人的炫耀资本。有些歌,不管它现在流行与否,不管它是多少年前的

10、歌,只要它是好听的,能依旧被广大听众认可的,那么我们就应该让它得到流传,不能因为一代人价值观的改变而使音乐界里这笔宝贵的财富遭到失传。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通俗音乐都应该一直流行下去。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个时代的过去,预示着一个新世界的到来。有些音乐固然能一直契合人们的心灵,作为经典流传下去、长久不衰,但大部分由于不契合时代的主题会遭到淘汰,比如说文革时期的那些红色歌曲。流传与否,决定权在时代与我们广大听众手上,但作为一支通俗音乐本身,它曾经流行过,曾经与广大群众牵手过,也就完成了它作为一支通俗音乐的使命。别林斯基说过,人们认识世界通过两种途径,一是科学的,一是艺术的。通俗音乐拥有最庞大的听众,是音乐同大众牵手的最理想途径。望滚滚时间长河中,通俗音乐在带给人们美感的同时,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参考文献【1】 百度百科 http:/ 熊莺(2010)“对通俗音乐极端媚俗性的批判”文学教育(01):146-1471严制文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