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调研报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4546492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调研报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调研报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调研报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调研报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调研报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调研报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调研报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调研报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按照*县委及县政府的工作安排及要求,*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自月起对近年来我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期间分别采取召开我局全体会议、监管服务对象会议,发放征求意见问卷,以及深入基层,对监管相对人调研等形式。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在本区域依法行政或履行工作职责情况;围绕中心,服务经济、促进发展方面的举措及实施情况;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解决落实情况;队伍建设包括思想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的情况。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基本情

2、况*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201年在原*县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基础上组建的。承担对*县药品的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实行质量监督管理以及对食品、保健品、化妆品质量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开展对重大事故查处的职能。我县辖区内有药品批发企业一家,药品零售企业129家,医院(包括卫生院)家,个体诊所及村卫生室800个。对此,保证区域食品药品质量,保障城乡居民饮食用药安全任务十分繁重。自建局以来,我局克服人员少、任务重、装备不足等困难,牢固树立和实践科学监管理念,运用行政与技术监督二种手段,严格执法,规范经营,为加快我县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规范

3、运行几年来,我局认真做好药品日常监督、药品抽检、市场稽查三者相结合的文章,药品、器械市场进一步规范,人民群众的用药用械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1、药品安全监管机制不断完善。一是通过聘请乡、村药品协管员和信息员,逐步建立起农村药品市场的两级监督网。积极引导民营、个体医疗机构加入药品主导供应商供应网络。积极鼓励外市、外省的药品批发、连锁企业到本地农村发展药品集中配送和药品连锁经营。这就既推动了农村药品供应网络的发展,又促进了药品经营企业间的公平竞争二是各项制度不断创新完善。对班子成员,各股室及每个成员的分工,本着各尽所能,发挥长处的原则,进行了重新调整。实行了以乡镇为单位的“责任区制”,以股室为单位

4、的“分工负责”制,以及稽查工作的“组团协作制”。推行药品生产企业内部质量层级责任制,明确各关键岗位的职责权利。三是督促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认真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p)认证,药品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自律意识不断增强。 2、市场监控能力不断加强。一是加大药品药械的监督抽检力度。今年第一季度完成抽检批次120次,其中中药饮片批。开展多次专项整治活动,如:瘦肉精的专项治理,眼科用药专项治理,规范市场票据,医疗器械专项整治等。开展对区域生产高风险医疗器械的监督检测工作,提高了监督抽样的靶向性,及时发现并处理市场问题药品。二是严格执法程序,强化内部制约

5、,经常进行自查自纠,做到执法权限法定化、内容标准化、程序合法化、制度规范化。三是大力整治药品市场。深入开展“小药店”专项整治,建立了药品零售市场退出机制,对药品连锁公司门店、批发公司门店、药品零售公司分支机构实施集中检查统一向总部反馈的机制,督促其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得到及时整改。四是运用信息化技术创新监管方式。进行流通领域药品的网上监管,提高药械监管效率和快速应对能力。 3、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不断提高。一是结合药品、药械监管实际,出台一系列符合区域特点的规范性文件,特别是及时调整区域药品零售企业设置申请,实行药品零售企业零距离设置。通过政策倾斜、发展指导等措施,促进药品零售企业连锁

6、率发展。二是深入调研,强化培训指导。通过开展调研,送政策、送辅导到企业,举办培训班,了解社会各方面意见,解决企业实际困难,提高药品从业人员素质,完善自身决策机制。三是落实政务公开,提高工作效能。我局及时完成了全县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年检工作;完成了涉药人员的健康体检工作;加强毒、麻、精、放等特殊药品的监管工作。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受到监管相对人的好评。四是加强安全用药宣传,如开展老年人安全用药和理性保健消费的宣传,增强了老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进一步做好我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若干建议1、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全社会食品药品安全意识。要继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

7、对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的宣传力度,倡导健康饮食和安全用药方式,增强群众识别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和自我保护能力,增进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拓宽群众知情权渠道。要切实加强专业培训和指导,一方面要加强对包括街道(乡镇)、村监督协管员在内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人员和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执法水平,增强监管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法律和专业知识的培训,规范从业人员行为,积极引导生产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同时加强舆论监督,引导公众积极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形成良好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氛围。 、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提高科学监管和依法行政水平。食品药品安全关乎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8、,因此,必须严格执法,来不得半点马虎。一方面要依法严厉打击药品生产、经营、使用过程中的违法犯罪行为;另一方面要组织各环节的监管部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针对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明查暗访和食品药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要组织各职能部门有重点地开展打击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改善食品药品生产经营秩序。同时要协同有关部门加强药品、药械、保健品广告监管,严禁发布虚假药品广告侵害消费者利益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发生。 、进一步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形成食品安全监管整治合力。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尚未调整时,要继续充分发挥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综合协调职能作用,主动加强与当地政

9、府、其他职能部门以及街道(乡镇)、村(社区)的联系沟通,及时通报交流信息,求得配合支持,理顺工作关系,明确工作职责,健全工作网络,进一步提高综合执法和监管频率,形成食品安全监督整治合力。 、进一步创新工作、完善职能,健全食品药品监管长效机制。要继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增加检测覆盖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反腐倡廉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要不断完善“两网一规范”建设,进一步研究“两网一规范”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管理保障机制,保障农民用药安全。要继续深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应急管理体系、案件查处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10、能力。要尽快建立健全食品重点环节和药品全过程的风险监测网络,开展对食源性疾病、食品中有害因素和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日常监测。要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对可能发生较高安全风险的食品药品提出风险警示。要健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继续大力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mp)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sp)认证,通过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抓好食品药品安全信用制度规范、管理服务系统与运行机制建设。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可以看出,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我局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

11、结奋斗,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新*的目标,为保证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促进全县食品药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关于“潜规则”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日前,我县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基层,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入户访谈等方式,对“潜规则”问题进行了专项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潜规则”的主要表现形式。所谓的潜规则实际上是权力的异化,它以不敢公开为特征,以谋取私利为目的。其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 1、拖着不办要好处。在调研中,群众反映,到一些派出所纠正错误登记的名字、年龄时,至少要花一二百元的费用;向信用社贷款,要交0050元不等的入股费

12、,不然利息高、难贷成;到工商所办证,要强行入会交钱等等。否则,这些部门不说不能办,就是不给办。 2、权力入股搞联营。近年来的黄砂市场之所以管理混乱、治超治限屡查不力的原因,主要是一些部门领导利用手中的公权力入股,公权私用,充当砂场老板的保护伞,借以牟利,从而形成官商勾结的利益共同体,扰乱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3、提供保护收费用。这些年,“白皮车”无证照跑,假冒伪劣屡打不退,色情服务屡扫不除,不是说这些司机多么无法无天,这些商家多么精明能干,这些色情场所多么隐蔽难找,而是他们的背后都有一把把保护伞,只要大大方方给一些部门人员送上“保护费”,就会得到关照、保护。 、变着法子吃回扣。目前的潜规则名

13、目繁多,花样翻新,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卫生系统的药品采购回扣高,医生的处方返利也不少,教育部门的教材促销贿赂大,公开招投的内定规则也很多,就连一向清高的教师也玩起了“潜规则”游戏,建议学生到指定书店购书,然后把书中答案撕下到书店换回扣,你不买可以,老师重点讲那书上的内容,“再穷不能穷教育”啊,学生家长又怎能为了省一本书钱而耽误了孩的学习大计。 二、“潜规则”的危害凡此种种的“潜规则”,与法律、法规相抵触,与制度、纪律相背离,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1、误导社会风气,阻碍和谐社会进程。由于“潜规则”总是和权力息息相关,而权力又是掌控在领导干部手中,人们往往会不加分析地认为这种做法就表明“社会性质”。另

14、外,由于潜规则的反法制性质引起社会的极大不公,从而诱发一些人的反社会心理,近年来发生的一些连环暴力案件,除去犯罪分子个人主观因素外,因潜规则引发的社会不公也是促其犯罪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如任由“潜规则”发展,将会造成人人都有潜规则心理,人人都设潜规则门坎,比如农民种植的药残留蔬菜自己不吃留着卖,工人生产的伪劣产品自己不用向外销,商人经营的有害食品自己不吃卖于人等等。当潜规像毒瘤一样扩散转移到千万人心中,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它就会使整个社会荣耻不分、公平不在、诚信缺失、道德滑坡,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势必受到阻碍。 2、毒害干部身心,把干部带向深渊。近年来,随着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机关干部不

15、敢公开搞腐败,却又不愿放弃自己手中谋私的机会,于是便利用制度和体制上的一些漏洞,运用“潜规则”捞取好处,以求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他们认为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故意设置障碍、百般刁难,逼着办事单位求他、拜他、孝敬他,这些做法上不够法律追究,下不够纪律查处,绕着党纪国法打擦边球,谁也奈何不了。殊不知,这些潜规则是贪污腐败的前奏,是滑向犯罪深渊的序曲,“潜规则”如润物细雨般逐步麻痹了他们,使他们放松了廉政之弦,不知不觉中被“潜规则”所俘虏,在腐败的沼泽地里越陷越深,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而不能自拔。 3、扭曲办事程序,加重群众办事负担。一些部门奉行的“潜规则”故意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公开的程序暗箱化,

16、把工作精力放在罚款上,放在收费上,放在吃回扣上,有利乱作为,无利不作为、慢作为,简单一件事却要群众付出比正常情况的好几倍费用,好几倍精力,让群众苦不堪言,忧心忡忡。 三、铲除“潜规则”的对策“潜规则”在个别地方大行其道,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显规则”的缺失或疲软,说明违法违纪的风险太低,不足以产生应有的警示效果。要铲除“潜规则”,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服务型政府,营造有利于根治“潜规则”的人文环境。建立服务性政府,是社会发展所必需。一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发展是硬道理”,没有经济的发展,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无法解决。但是,仅仅是gdp的增长,也不能完全解决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因为在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工作的周围,还有丰富的、不可或缺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工作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