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技法点拨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4540643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技法点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技法点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技法点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技法点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技法点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技法点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技法点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对对联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必须相同。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怎样解答漫画题解答漫画题分三部走。第一,全面观察漫画。它包括四个方面:(1)观察画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2)观察画面形成的特点,情景;(3)观察画中对特定情景的提示和注解;(4)观察漫画的标题

2、。第二,透过直观画面,挖掘出漫画蕴涵的深刻道理。第三,联系社会热点,寻找解题依据。漫画所要揭示的问题,往往就是我们在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因此在解答漫画题时,要注意联系生活,从中洞察出整副漫画的主要内涵。怎样联系实际个性化地感悟作品联系实际,个性感悟,考察的重点是在深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创意解读,拓展深究,获得个性化阅读体验和感悟。解答这类题目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准确地领会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感情倾向。因为对作品的个性体验和感悟是在理解,领会原文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第二,要紧扣原文,紧扣题目所问来体悟作品。无论是谈对作品的阅读体验,还是自己的体会,认识,启示等,都要从作品本身出发,按照题目的具

3、体设问问答,切忌不着边际地空谈,貌似开放,实则无理无据。第三,感悟一定要联系实际或所链接的探究材料,要独特,有新意,不能人云亦云,不能是对作品思想观点的简单重复,善于换个角度看问题,尽量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出发,贴近生活,紧跟时代,这样才能做到见解新颖独特,启人心智。第四,立论要公允,说理要充分。不能因为这类题目主观,开放性强,回答起来就可以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甚至出现有明显错误或者有悖公德的观点。一定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使观点经得住推敲,令人信服。总之,只要我们解题时做到准确地领会作品,紧扣原文题意,联系实际探究,观点有理有据,就一定能够解答好这类题目。如何正确地选择并运用词语正确地选择并运用

4、词语是我们学习的重点,解决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点去考虑:(1)要紧密结合语境,品位、揣摩、比较、辨析,准确推断词语的意义。(2)词语之间搭配要恰当。(3)注意词语组合的正确顺序。(4)从文体、语体、风格等角度分析语境的整体意义。(5)要符合语法规范及用语习惯。怎样解答综合性学习题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联系个人的生活体验,从广阔的社会生活层面去理解,把握和解读。其次,要多角度地对同一问题进行感悟、分析、思考、联想、探究和拓展,以求答案的全面与完整。第三,综合性题目既具有开放性,又具有人文性,即使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也要求同学们在答题中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平时关注社会思想主流,培养良好的生

5、活态度和文明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十分必要的。第四,在答题时,要注重运用发散性思维和求异思维,尽可能多层面、多角度地进行解答。对已有的结果进行必要的质疑和辨析,以求答案的完美。怎样进行材料的阅读与探究1、审清题目,读懂材料。先要抓住要点,审清题目的意思。 2、找出几则材料之间的共性(或者个性)。解答该类题目,考生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的语言、结构、修辞、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解剖,把握各则材料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从而找出各则材料之间的共性(或者个性)。3、提炼材料的共性例如上述题目,就要在比较分析几则材料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个性与共性)的基础上,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把相同点加以保留,进

6、而提炼出它们的共性。4、写出探究结果。在提炼出材料的共性基础上,即可以运用自己的语文素养概括归纳出自己探究的结果。怎样解答图表的转述和探究题1、仔细观察,全面审视图表信息。对于图表中所含的“图示、项目”而言,要做到细致、全面审视,不遗漏一个信息。因为其揭示的意蕴可能就在一些“细节”信息之中。如图表下的“注”等。2、注意联系,把握关系与变化。图像揭示的含义不是从其中一个静止的物像中获得的,而是从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来传达的。表格更是如此,我们不能孤立地看一个个数据,而应从数据之间的变化,异同来把握其趋势或揭示的问题。3、整合信息,领悟图表含义。把观察中获得的信息进行整合,以求更为全面准确地反映图表所

7、传达的信息。4、注重表达,传达图表意图。语文中的图表题对语言是有要求的,必须清楚地传达图表意图,这既需要同学们有清晰的思维,又需要同学们运用准确的词汇表达清楚。如何分析散文的写法散文的写法多种多样,具体到每篇文章都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去分析其写法。我们可以从语言结构上分析,从语言中揣摩作者的风格,从结构上把握文章的中心。我们可以从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去分析其写法:在描述主要事物时,写到其他事物,目的一般都是起对比、反衬、烘托、补充的作用。若是运用象征手法,要求解答象征意义,则要联系全文或上下文,找出体现象征物的象征意义的有关信息加以综合理解分析。有时要抓住白描手法的特征,进行判断和解答。谈联

8、想和想象手法运用的作用,其表述程式可拟为“运用联想和想象手法,使的表达更生动,更丰富,更有内涵,更富有文学色彩”。分析托物言志的散文时,一是抓住描写语句来分析,主要从描写的准确、细腻、真实的角度来分析,还可以从语言的生动、形象、传神等方面来剖析。二是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分析。从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入手,抓住事物的特征才能体现文章的立意,精彩传神地状物才能使言志有所依托。三是找准托物言志的“相托点”。应从所咏之物与要表达的思想意义之间相通相似之处进行分析。散文可运用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等表达方式,分析写法时还可以从表达方式入手去分析。怎样拟写新闻标题标题被称为新闻的眼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拟写新闻标题

9、要注意以下几条原则:(1)抓住报道的对象或报道的中心事件;(2)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3)提倡运用修辞增强文采;(4)力求简明、简练。如何从修辞的角度品析散文的语言美1、判断该语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排比、设问、拟人、比喻、对偶、夸张、反复、借代等。应根据每一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准确地进行分析。2、分析该语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比喻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对偶在形式上音

10、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在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排比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设问总的作用是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3、分析语句表达的作者的情感。从全文的感情基调出发,结合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揣摩该语句蕴涵的作者的感情。怎样解答链接材料探究题解答链接材料探究题要把握好三个原则:1、基于文本的原则。探究不时凭空想象,天马行空,而是要对原文吃深吃透,准确把握文章主旨,这是回答好问题的前提。2、基于链接材料的原则

11、。命题者在拟制探究题时,多是把文本内容与文本外内容结合在一起进行比较探究的,因此答题时一定要找到链接材料与原文的相关点、共同点等。3、基于自己原有的知识与生活体验的原则。回答探究题不能就事论事,还要在自己原有知识的背景下去思考。怎样仿写句子仿写句子要做到准确审题,有的放矢。1、审内容。要明确提干要求,确定表述对象,做到主旨明确,内容协调完整。2、审句式。要明确例句的句式特点,理清句间的关系和层次,使仿句和例句句式保持一致。3、审修辞。要准确把握题干中提示或者例句中暗示的修辞手法,使仿句和例句修辞手法一致。如何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为了说清楚事物的特征,需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12、,常见的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列图表、引用说明。要正确地辨析说明方法,需要我们熟悉这些常见的说明方法。熟悉了常见的说明方法,还要学会深入地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一般来说,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使说明对象的特征更加清楚,使说明的语言更加直观形象。不同的说明方法,作用不同。笼统地说,列数字能给人确切、具体的印象;打比方能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举例子能反映一般情况,真切地说明事物;下定义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产生一个明确的概念;分类别能收到全面、清楚的表达效果;作比较能使原先难以说清楚的事物变得浅显易懂、鲜明具体。在具体分析时要注意一点,那就是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13、,而不能凭空分析,脱离实际,泛泛而谈。如何辨析病句1、找出主干。先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看是否有残缺,是否搭配得当。2、理出枝叶。在句子中,定语、状语、补语与主语相比较,犹如枝叶一样,如果检查主干没有差别,就应检查定、状、补是否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了中心语。3、体味语意。在完成以上两项工作的同时,可以体味句子的意思和表达习惯,看语意是否有问题,语序是否合理,句式是否杂糅,前后是否矛盾,等等。4、弄清关系。检查复句主要看复句间的关系,看关系词语是否合理;辨别分析时,既要看关联词语,又要看句子的内容。怎样解答个性表达题1、观点须鲜明。是赞成还是反对,或者是其他,应该旗帜鲜明,不能含糊不清。2、观

14、点须新颖。如果你的观点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答案虽然正确,但通常难以得到满分。3、观点须有个性。这是解答此类题的核心要素。“个性”强调的是来自于自己的,而不是“嚼别人嚼过的馍”。4、语言流畅,可适当运用修辞。怎样给专刊栏目命名1、简洁明了。因为是名称,目的是好记好认,所以不能用长句来表达,这是所有命名类题目解题的一个总的基本原则。2、参照示例要求,严格按照句式、字数来写。有些综合性学习命名题有示例展示,这里的示例既是提供给我们的解题思想、方向,又是一个潜藏的要求,要引起高度注意。要分析一下示例的句式是哪种结构,那么我们的命名也应该采用这个结构,有的示例命名是四个字或五个字,那么我们的命名也应该

15、尽量与之相同。3、富有文采。不要因为是几个词语的组合而随意为之,富有文采的解答是永远不会有错的,特别是在示例本身极有文采的情况下。试想,如果你的命名干巴巴,毫无文采可言,你的答案能得高分吗?如何解答节日风俗题节日风俗题的考查通常要求说出其名称、内涵、与之相关的传说故事,等等。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只要平时有了足够的积累,解答起来就会很轻松了。要做好节日风俗题,一要掌握我国一些重要节日的由来、习俗和传说等;二要审清题意,紧扣题目要求作答;三要关注生活现象,勤于思考,有自己的看法。怎样设计社会调查方案设计社会调查方案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方案必须切合前面确定的主题。2、要遵循“从小处着手,切实可行”的原则。3、要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如何感悟文章,从文中得到启示1、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链接自己的生活,要求我们发现生活中有意义的东西。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随时留意生活,有了足够的生活“素材”储备,就会感悟文章,得出启示。2、借鉴他人的经验。对生活的感情是要用心思考的,有的东西潜藏在事物的内部,不易觉察。有时,多阅读文章,可开阔自己的眼界,增长自己的见识,受别人对生活中某一事物的感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