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元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4538938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元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元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元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元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元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元月月考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元月月考试题(无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元月月考试题(无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1.论语八佾记载:孔子谓季氏(鲁国士大夫)“八佾舞(64人跳的宫廷舞蹈)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在孔子看来,季氏的所作所为( ) A.有伤风化B.有违礼制C.生活奢侈D.不思进取2.西周时期,在祭天或祭祖完毕之后,天子会拿一块作供品用的肉来赏赐给某一诸侯。这个诸侯会感到非常光荣,其他诸侯也羡慕得很。这反映出当时( ) A.周文化的延续性B.宗法制的稳固 C.神权的至高无上D.王权高度集中3.2015年2月19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

2、避皇帝嬴政,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A.中央集权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4.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 A.丞相制与刺史制 B.郡县制与刺史制 C.皇帝制与封国制 D.皇帝制与郡县制5.学者黄仁宇认为:“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组织。”这种“斑马式”的组织是指( ) A.分封与宗法相结合 B.郡国并行制 C.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D.郡县两级制6.政治制度文明之魂为“有衡”。“有衡”首先表现

3、为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下列史实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 A.汉代分封同姓王 B.唐朝三省并立 C.元代推行行省制 D.清朝设军机处7.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D.修撰的政治性8.1841年,美国议员亚当斯发表演说:“一般的看法都以为鸦片战争不过是为了英国商人输入几箱鸦片,中国政府因其违法输入而予以查抄,但是我却认为这完全是错误的看法战争的原因是磕头!”亚当斯认为鸦片战争的本质原因是( ) A.中英双方关于外交礼仪之争 B.鸦片走私激化中

4、英矛盾的结果C.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 D.中英两国关于双边贸易的分歧9.资政新篇批判重农抑商,提倡兴办企业,主张工商牟利,鼓励私人资本。这说明资政新篇( ) A.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B.符合太平天国实际C.得到西方列强支持 D.注重广大民众利益10.国会政治是民初国人将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用于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实践。在君主集权制度颠覆之初,国人普遍接受了“民国”应当“主权在民”的近代政治理念。但国会政治在民初仅仅实施了13年,就在近乎举国一致的声讨声中寿终正寝。材料反映了( ) A.北洋军阀否定“主权在民”理念 B.共和制度不适应中国的国情C.国人缺乏现代民主政治意识 D.近代中国社会政治转型艰

5、难11.五四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且有成效的反帝反封建运动,能反映出这一性质的口号是( )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2.中间地带的革命写道:“布哈林在中共六大的会议上指出了中国革命左倾盲动本质,纠正了中共中央一味进攻,不考虑力量对比的蠢汉做法,提出了争取群众、扩大苏区、建立红军的任务。”当时,中共领导的革命应处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井冈山时期 C.延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3.1949年1月,超载的中联轮船公司客轮“太平轮”因未开夜航灯而被货船“建元轮”撞沉,导致船上近千名绅士、名流罹难。同时损失大量货

6、物、重要国民党档案等。该事件被称为“中国的泰坦尼克号”。这一悲剧的时代背景是( )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进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恶性竞争C.中国近代重工业基础的脆弱 D.解放战争的走势已渐趋明朗14.1988年2月,台湾当局准许国民党员、干部赴大陆探亲、旅游:7月确定在维持官方不谈判、不接触、不妥协政策的前提下,“民间、间接、单向、渐进”开放两岸关系;11月又宣布有条件地开放大陆同胞赴台探病、奔丧。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大陆和台湾实现了真正停战 B.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突破C.“一国两制”得到两岸认同 D.两岸隔绝状态已经被打破15.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形势下的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指

7、出:“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真诚希望维护和享受和平,更希望自家骨肉兄弟能够和平解决自己的问题。”这则材料主要说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合法政府B.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C.中国政府承诺不对使用武力D.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16.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该法体现的原则包括( )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 一个中国 依法治国A. B. C. D.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下列不属于20世纪50年代民主政治建设成就的是( )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8、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18.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法制建设方针是( )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民主政治建设要制度化、法律化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19.1963年12月到1964年2月,周恩来总理率团访问了埃及、摩洛哥等非洲十国。国际论高度关注此次出访,认为它是“亚非政治和整个东西方关系中的一个重大的新发展”,“具有长期的重要意义”。这次访问( ) A.开启了中非之间团结合作 B.打破了美国对华孤立政策C.扩大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 D.推动不结盟运动开始兴起2

9、0.1972-1973年中美以“公报和公告”形式向世界宣布: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同意将共同抵抗任何国家在全球建立霸权的企图。这反映了当时( ) A.中美面临共同的外部威胁 B.美国暂时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C.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D.中美的国家利益趋于一致21.伯利克里曾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最能够反驳伯利克里的依据是( ) A.公民大会的运行机制 B.法庭审判人员的产生办法C.陶片放逐法 D.奴隶没有民主权利22.“在雅典,公职津贴制实行后,特别是给出席公民大

10、会和公民法庭的公民津贴,使穷人也能从政。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中的人数较以前大为增加。”材料表明公职津贴制的实行( ) A.提高了公民的参政热情 B.使雅典公民摆脱了贫困地位C.扩大了雅典的公民范围 D.基本铲除了贵族的政治特权23.十二铜表法规定“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公元前l世纪,古罗马一位骑士喜欢在大街上对人捆掌为乐,并在身后备有奴隶支付给每位被捆者25阿斯的罚金。不久,固定罚金改为由裁判官根据具体案情决定罚金数额。这说明( ) A.商品经济推动法律变革 B.罗马法应时而发展C.法官的判决具有随意性 D.万民法取代公民法24.公元前2世纪,罗马制定了艾布体亚法,授予最高裁判

11、官自行决定诉讼程式的权力,最高裁判官根据商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公平”“正义”为基础,创制了许多以前法律中没有依据、甚至是违背相关规定的诉权、抗辩权和救济手段。这说明当时罗马法( ) A.立法过程随意 B.追求务实灵活C.注重形式规则D.出现公权滥用25.麦考莱的英国史称1688年光荣革命是“理想的、合法的、典范的革命”。这场革命的实质是( ) A.封建政权内部的争夺政权的斗争 B.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的斗争C.资产阶级内部的争夺政权的斗争 D.封建国王与克伦威尔争夺政权的斗争26.现代政治制度以及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等现代社会普遍接受的政治原则,是从哪个国家开始的( ) A.中国B.美国 C.英国D.法国27.根据1787年宪法的规定,美国通过实行哪一制度来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 A.君主立宪制 B.民主共和制 C.邦联制 D.联邦制28.“我不相信我们作为一个国家能够存在下去,除非我们拥有一个中央政府来管理这个国家,正如一个州政府管理自己的州那样。”这描述的是( ) A.独立前的美国 B.独立之初的美国 C.统一前的德国 D.统一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