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11届高三下学期统一练习(一)语文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4538231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丰台区2011届高三下学期统一练习(一)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1届高三下学期统一练习(一)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1届高三下学期统一练习(一)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1届高三下学期统一练习(一)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1届高三下学期统一练习(一)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丰台区2011届高三下学期统一练习(一)语文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丰台区2011届高三下学期统一练习(一)语文试题(无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北京市丰台区2011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统一练习(一)语 文 试 题选择题 共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的一项是( ) A嘹望哨 嬉笑怒骂 压轴( zhu) 嘉言懿(y)行 B三部曲 变本加利 熨帖(ti) 煊(xun)赫上时 C核幅射 雍容华贵 剽(pio)窃 栉( zh)风沐雨 D倒春寒 臻于郅治 隽(jn)秀 云销雨霁(j)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针砭时弊,写出了光照千秋的诗篇。B富有经验的

2、教师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分层指导,因为各班学生良莠不齐,接受能力不同,教师采取的策略也就不同。C虽然信用卡正成为金融业更能接受的付款方式,但许多人在日常消费中仍不敢尝试,把信用卡消费看成是寅吃卯粮。D新生企业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的企业学习,起初是邯郸学步,但只要不懈努力,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梦想自己也能像西单女孩一样上春晚走红,春节后许多草根歌手来到西单地铁站通道处卖艺,管理部门只好张贴告示加以劝阻。 B目前中国足球界人才短缺,竞争机制难以完善,个别明星队员恃才无恐,僭越法规,出现了职业道德与收入没有同步增长的怪现象。 C第16届亚运会在广州市政府的大

3、力支持下,中国体育健儿努力拼搏,夺得199枚金牌,取得了中国代表团在亚运史上的最好成绩。 D近几年来我国石油的生产,越来越不能自给,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这给我国这样的石油消费大国的能源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编的文选。内容多写夫妻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意,感情深挚动人。 B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唐代著名诗人和画家,与孟浩然同为盛唐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苏轼称赞其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

4、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蔡文姬等。 D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作家狄吏斯的代表作,小说以大卫的成长为线索,塑造了卡西莫多、爱斯梅拉达等一系列正直善良的人物形象。5下列依次在处填人的词语和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古人赏花,各有所好。就花色而言,有人喜欢浓妆,要求色彩 ;有人偏爱淡妆,要求色彩素淡。就花质而言,有的喜欢牡丹的富贵、芍药的华丽,有的 菊花的优柔、水仙的高雅。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人,审美观点自然也不尽相 A热烈 尊崇 是钟情于内在气质还是看重外在特色 B浓烈 推崇 是看重外在特色还是钟情于内在气质C热烈 推崇 是钟情于内在气质还是看重外在特色D浓烈 尊崇

5、是看重外在特色还是钟情于内在气质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一9题。东垣老人李君,讳果,字明之?其先世居真定,富于金财。君之幼也,异于群儿;及长,忠信笃敬,慎交游,与人相接,无戏言。衢间众人以为欢洽处,足迹未尝到,盖天性然也受论语孟子于王内翰从之,受春秋于冯内翰叔献。宅有隙地,建书院,延待儒士。或不给者,尽周之。泰和中,岁饥,民多流亡,君极力赈救,全活者甚众。母王氏寝疾,命里中数医拯之。温凉寒热,其说异同;百药备尝,竟莫知为何证而毙,君痛悼不知医而失其亲,有愿日:“若遇良医,当力学以志吾过!”闻易水洁古老人张君元素医名天下,捐金帛诣之。学数年,尽得其方法

6、。进纳得官,监济源税。彼中民感时行疫厉,俗呼为大头天行。医工遍阋方书,无与对证者,出己见,妄下之,不效;复下之,比比至死。医不以为过,病家不以为非。君独恻然于心,废寝食,循流讨源,察标求本,制一方,与服之,乃效。特寿之于木,刻揭于耳目聚集之地,用之者无不效。君初不以医为名,人亦不知君之深于医也。君避兵汴梁,遂以医游公卿间,其明效大验,具载别书。壬辰北渡,寓东平;至甲辰,还乡里。一日,谓友人周都运德父曰:“吾老,欲道传后世,艰其人,奈何?”德父曰:“廉台罗天益谦父,性行敦朴,尝恨所业未精,有志于学,君欲传道,斯人其可也。”他日,偕往拜之。君一见曰:“汝来学觅钱医人乎?学传道医人乎?”谦父曰:“亦

7、传道耳。”遂就学,日用饮食,仰给于君。学三年,嘉其久而不倦也,予之白金二十两,曰:“吾知汝活计甚难,恐汝动心,半途而止,可以此给妻子。”谦父力辞不受。君曰:“吾大者不惜,何吝乎细?汝勿复辞。”君所期者可知矣。临终,平日所著书检勘,卷帙以类相从,列于几前,嘱谦父曰:“此书付汝,非为李明之、罗谦父,盖为天下后世,慎勿湮没,推而行之。,”得年七十有二,实辛亥二月二十五日也。 (取材于元砚坚东垣老人传,有删节) 【注】1讳:古代称死后的尊者时,在名前加“讳”字,表敬意。志:记,这里是“弥补”的意思。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不给者,尽周之 给:供给 B复下之,比比至死 比比:

8、接连,连续 C艰其人,奈何 艰:为感到困难 D慎勿湮没,推而行之 慎:千万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其先世居真定,富于金财 受春秋于冯内翰叔献 B与人相接,无戏言 医工遍阅方书,无与对证者 C君痛悼不知医而失其亲 嘉其久而不倦也 D学数年,尽得其方法 君欲传道,斯人其可也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及长,忠信笃敬,慎交游 等到长大以后,李杲为人忠诚守信、淳厚恭敬,在结交朋友的事情上非常慎重 B闻易水洁古老人张君元素医名天下,捐金帛诣之 听说易水的洁古老人张元素医术高超,李杲就捐给他金银绸缎并前去拜访他 C特寿之于木,刻揭于耳目聚集之地

9、李杲特意把药方雕刻在木版上永久保存,并刻印出来,张贴在人多的地方 D遂就学,日用饮食,仰给于君 于是罗谦父就跟着李杲学习,罗谦父的日常费用和饮食,都仰仗李杲来提供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杲稳重自持。街区里一般人认为是欢娱惬意的游乐场所,他都不曾去过。 B李杲乐善好施。泰和年间,谷物歉收,他竭。尽全力救济了很多流离困顿的百姓。 C李杲富有孝心。他为自己不懂医术而失去母亲非常悲痛,决心学医来弥补过失。, D李杲师德高尚。他亲自拜访罗谦父,并毫无保留地将医学大道传给这位继承人。非选择题 共1 23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1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的部分断句。(5

10、分)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馀,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 (取材于钟嵘诗品)【注】(踬:zh不顺利,不流畅。11在横线上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做其中4道题)。(8分)夫战,勇气也。_ _,再而衰,三而竭。_ _,故克之。(左传曹刿论战)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_ _,_ _,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_ _,_ _。 (白居易琵琶行)_ _,_ _,夜

11、泊秦淮近酒家。_ _,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_ _,_ 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范仲淹岳阳楼记)_ _,_ _。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12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7分)汉宫春 陆游初自南郑来成都作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攲帽垂鞭。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注】本词作于宋孝宗乾道九年(1073年)春,当时,怍者刚从抗金前线南郑被调至成都后方,不

12、被重用。蛮笺:指蜀地所产的彩色笺纸。许:推许、赞许灯山:把无数的花灯叠作山形。攲(q)帽:指歪戴着帽子。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羽箭”三句写作者回忆在南郑拉弓悟箭、挥鹰缚虎的戎马生活,充满战斗豪情。B“吹笳”四句写作者暮归野帐,在悲笳声和纷飞大雪中写下壮美诗篇,气势磅礴。C“人误许”三句为作者自谦之语,表明自己并不像人们推许的那样拥有出众才华。D“何事”五句写作者到达成都后看到的浮华景象,由此引发作者独特的内心感雾。(2)简析“花时万人乐处,攲帽垂鞭”两句中“攲”和“垂”两字的表达效果。(4分)13汉宫春结尾“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两句表达了作者坚定的人生信念。请结

13、合全词,并联系你的知识积累或生活体验谈谈对这两句话的领悟。不少于200字。(10分)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5题。金、石、书、画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这里的“石”是指石刻,即古代刻在石头或石碑上的文字。 石刻出现的年代早,汉朝以前就有探存较完整的石刻。譬如说石鼓,有专葛考证确定它是战国时期秦国的石刻。近年在河北满城发掘出古代中山王的墓,出土一块三石头,上面有两行字,也是战国时代的石刻,只是并晚于石鼓年代。由此看来,我国石刻的划源最早应该追溯到石鼓和中山王墓石刻。秦代也有石刻,只是不作碑形,常常是在山岩上磨平一块石头刻。现在保留下来的秦代石刻只有琅琊台刻石和泰山刻石。琅帮台刻石上的字全都模糊了,而泰山刻石也木剩下几个字了。石刻的大批出现是在汉朝,保留下来的石刻也以汉碑为多。所以现在所谓的“石”。,大致是指汉代及汉代以后的石刻。根据形状和用途的不同,石刻可以务为摩崖、碑刻、墓志等等。所谓摩崖,就是在天然的石壁上刻文记事的石刻。最有代表性的摩崖石刻当数陕西汉中地区的石门铭。它记载了我国最早的穿山隧道褒谷石门的开通、堵塞、复开的情况和被称为栈道之始的褒斜古栈道的有关修复情形,有很高的史学价值;上面的文章写得很好,用笔精准,叙事细致,文采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