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金、定金、押金的区别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4533045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订金、定金、押金的区别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订金、定金、押金的区别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订金、定金、押金的区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订金、定金、押金的区别(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订金、定金、押金的区别在现实的经济交往活动中,当事人经常在合同中约定一方向另一方交付一定 数额的金钱作为某种形式的担保,以期发挥一定的担保作用。这些被交付的金钱, 通常被称为“金钱质”。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有定金、订金与押金。至于这些被 交付的金钱具有什么样的法律属性,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在实践中存在不同的 认识。一、定金的法律属性定金是指为担保合同债权的实现,双方当事人通过书面约定,由一方当事人 向对方预先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作为担保的方式。目前我国现行法律中对定金的 规定主要有民法通则第89条、担保法第二章、合同法第115条、 116条、128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单从担

2、 保的角度看,定金主要有以下法律特征:1、定金担保是有惩罚性的,担保法第89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 向对方预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 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 不履行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其中“无权要求返还定金和双倍返还定金” 的规定都是定金担保的惩罚性的具体表现。2、定金担保的主体具有特定性。即债务人只能自己为自己提供债的定金担 保。这种担保方式较为便捷,较为有效。3、定金担保的标的物具有特定性。即法律规定为金钱的偿付。4、定金担保有最高限额的规定。担保法第91条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 事人约定,但不

3、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担保法解释第121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的定金数额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百分之二十的,超过的部分,人民法 院不予支持。”5、定金具有双向担保功能,这是定金担保优于其他担保方式的突出特点, 尽管只是一方当事人为一定金钱的给付行为,但定金担保可以约束双方当事人, 任何一方违约,均可适用定金罚则。6、定金担保适用范围仅限于合同之债,而不适用于其他债的担保或者作为 反担保。而且多为合同双方当事人无法同时履行而仅能先后分别履行债务的情 形,一般给付定金的一方应为依约承担金钱支付义务的一方。二、订金的法律属性订金也属于金钱质的一种,但是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对订金加以规定,但订 金在日常

4、经济活动中却被广泛的采用。严格讲订金只是一个习惯用语,而非法律 概念。一般而言,订金的交付应当理解为预付款的交付,其目的不外乎解决收受 订金的一方的资金周转短缺,从而增强其履约能力。其与定金最本质的区别在于, 订金不具备债的担保性质,收受订金的一方违约,只需返还所收受的订金即可, 而无需双倍偿付。订金与定金的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二者产生的基础法律关系不同,定金合同相对于主合同而言是从合同, 除非当事人有特殊约定,主合同无效则定金合同亦无效;而当事人关于订金的约 定是主合同的组成部份。2、二者的功能不同;订金不具有债的担保功能,其功能在于为一方当事人履 行债务提供资金上的一定的支持。

5、订金的给付本身属于给付订金一方当事人履行 债务的行为。3、二者的作用不同;定金一经给付,则发挥制裁违约方,补偿守约方的功能; 而订金给付后,如发生一方违约,导致解除合同的情形时,收受订金的一方必须 如数退还订金。4、二者适用的范围不同;定金担保方式,可以适用于各种合同;而订金只适用 于金钱的给付为一方履行债务的合同中,多见于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 等有名合同之中。三、押金的法律属性押金也是金钱质的一种,具体讲是质押担保的一种特殊形式。即,押金是为 了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第三人将一定数额的金钱移交债权人占有,在债务 人不履行合同时,债权人可以债务人所交押金优先受偿;如债务人依约履行了债

6、 务,则其所交押金可以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对于押金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依据法律没有强制性规 定即为合法的法律原则,应当允许当事人在经济活动中采取约定给付一定数额的 押金这种担保方式:为更明确地解释押金的法律属性,结合其与定金的法律特征的异同,简述如 下:1、定金担保的是债权,不具有物权效力;而押金应属于担保物权的范畴;2、定金是法定的担保方式,而押金只是民间交易过程中习惯上采用的方式, 我国法律既未明确承认也不禁止押金这种担保方式;3、定金的设定仅限于被担保合同的当事人,而押金的给付可以是主合同的 债务人,也可以是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4、定金的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而押金的数额可由当 事人自由约定,其数额可以高于或者低于主合同的标的额;5、定金具有惩罚违约方的功能,而押金仅具有担保合同义务人履行合同的 作用,其对违约方的制裁仅以所交的押金为限。即,给付押金的一方当事人不履 行合同义务的,无权收回押金;而接受押金的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并 不承担双倍返还押金的义务。基于上述关于定金、订金、押金的法律属性的理解和认识,建议当事人在经 济生活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合理的选择使用;但必须明确的是:如果选择定金担 保方式,则必须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定金合同的性质,且其约定必须符合法律关于 定金限额的规定,且必须采用书面的形式约定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