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体育活动转身接球教案反思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4524631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体育活动转身接球教案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班体育活动转身接球教案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体育活动转身接球教案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体育活动转身接球教案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体育活动转身接球教案反思 一、活动背景:本节课为大班体育课,设计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孩子去发现球的不同玩法,培养孩子孩子身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让孩子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大班孩子根本上都会拍球,我又根据?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中?大家来运动?这一主题内容,选择了球这个运动器械,在此根底上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孩子在玩一玩,动一动,游戏化的课堂中去发现,让他们得到更好的锻炼。二、活动目的:1.通过尝试,引导幼儿学会转身接球的技能。2.通过层层递进的转身接球练习,培养孩子身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3.通过活动,让孩子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能自觉遵守体育活动的规那么,培养幼儿敢于挑战的精神。三、活

2、动准备:音乐两首,皮球20个,标记20个,圆圈假设干,小椅子4把。四、活动过程:一热身活动3分1、每人抱球听哨音踏步进场。师:孩子们今天和球玩一玩,你们愿意吗?一起出发吧!2、听哨音队列练习,站好原点,游戏开场之前,我们一起做球操。上肢运动,腰部运动,体侧运动,下蹲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音乐二根本部分1.第一次玩球,提醒课题。3分师:你们会玩球吗?会就在原地玩一玩,看谁的方法与众不同。吹哨完毕,幼儿坐在球上你是怎么玩球的?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名2-3个幼儿说一说,玩一玩玩抛球接球的幼儿最后一个演示。师:我们可以有多种方法来玩球,可以拍球,滚球,运球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种新的玩球方法,仔细看,我

3、是怎么玩的?师示范转身接球。提问:我是怎么玩的?指名才能较强的幼儿答复。总结:先抛球后转身再接球,这叫转身接球。2.第二次玩球,学习转身接球6分师:你想玩一玩吗?请你在老师的周围找个空地试一试。吹哨收回师:你转身接球成功了吗?幼儿答复。师:一起来玩一次。请成功的小朋友往后退一步,没成功的,站在原点上。我们再给没成功的小朋友一次时机,让他们再来试一次。一次给他们加油!请小朋友说一说他们为什么没成功或者演示老师给他再一次时机,你可要好好把握哦。引导说出关键点:抛球不能离自己身体太远,否那么接不到;也不能太近,否那么会撞到自己,球就会滚掉。再玩一次,成功的小朋友回原位。师:回到圆点,我们一起听口哨来

4、玩转身接球。集体来2-3次。3.第三次玩球,学习转两圈接球4分师:你们的转身接球玩得很棒,老师要加深难度了,你能转两圈接住球吗?请你找一个好朋友,两个人去比一比,看看怎样才能转两圈接住球。口哨收回,坐在球上师:转两圈接球你挑战成功了吗?请成功的小朋友示范,老师为其点圈数,让其说一说为什么能成功?这个小朋友用了一个好听的词你们可要记住这个方法哦。师:球要抛得高,转身要快,才能稳稳接住球。4.第四次玩球,学习转多圈接球4分师:转两圈接球也没难住大家,你们真棒!还想继续挑战码?你想挑战转几圈接住球?幼儿说一说。师:老师非常期待小朋友能挑战成功。小朋友4人一组赶紧去试一试吧!幼儿玩球,老师巡视幼儿是否

5、都在挑战三圈及以上接球,跟幼儿一起玩一玩。口哨收回师:你转了几圈接住球的?请你站中间表演给我们看一看。师幼一起点圈数,表扬5.分组玩球,体验成功5分师:这是什么标记?要我们做什么?交代游戏规那么,以幼儿理解为主幼儿分组游戏,老师巡视,鼓励幼儿不断调整新高度。6.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转身接球,转身接球时球要抛得高,转身要快,还要稳稳地接住球。小朋友们表现都很棒!三放松运动3分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为大班体育课,我选择了孩子们常玩的运动器械:球,在游戏化的课堂中让孩子去发现,去尝试,去锻炼。整节课老师和幼儿积极互动,课堂气氛活泼,老师带动幼儿,幼儿感化老师。本节课,我从五个环节进展教学:自由探索

6、结示课题尝试练习加深难度自由挑战。教学过程一步步递进,由简到难,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课堂中,孩子们通过老师的引导,自己发现了球的不同玩法,也学会本节课的新授内容。孩子们也根据自己的才能自由选择不同难度进展挑战,最后都体会到了成功挑战的喜悦。课堂中,我采用了示范法、理论法进展教学,让课堂充满欢乐。另外,我在设计和进展教学时,考虑到了个别差异性,每个环节的设计都考虑了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孩子为主体,给孩子时机,给孩子鼓励,给孩子尝试。把课堂复原给孩子,让他们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当然,课堂教学中也存在缺乏,假如在最后一个自由挑战环节中,让孩子的说和做联络起来,可能效果会更加,对于孩子美妙品德的养成也是更有利的。整堂课的教学,孩子得到了锻炼,老师也得到了进步,学会及时调整和反思,把握课堂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