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涉外房地产企业税收情况调查分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4514008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涉外房地产企业税收情况调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市涉外房地产企业税收情况调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涉外房地产企业税收情况调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涉外房地产企业税收情况调查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市涉外房地产企业税收情况调查分析 一、*市涉外房地产企业税收根本情况:(一)登记情况: X年我市涉外房地产企业正式登记注册的有4户。至XX年,由于工程开发和销售完毕,有两家企业停顿运营,另外又有新注册的企业两家。故XX年登记户数仍为户。注册类型均为外商投资企业。(二)经济税源及入库税收收入: XX年我市涉外房地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2万元。XX年实现销售收入574万元。(营业税4万元、个人所得税241万元、印花税1.62万元、土地增值税0.84万元)。 X年元至12月,我分局共计入库房地产行业税费18.10万元。其中:纯税收入69.9万元(营业税15.30万元、个人所得税302万元、印花税8.

2、44万元、土地增值税2.14万元)。 二、*市涉外房地产企业趋势分析: 从调查分析的情况来看,我市房地产行业,尤其是涉外房地产行业开展呈以下几个趋势: (一)在新一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金融紧缩政策出台后,首先减弱了住宅金融支持度。由于房地产行业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对银行金融支持依赖度过高,金融紧缩之后将对房地产市场带来较大冲击,产生“急刹车”效应。 (二)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房地产行业投资的速度明显过快。然而在缺乏决策层有效控管和指导的情况下,房地产投资的高速增长带来的阻碍和冲击相当严峻。最直截了当的后果确实是房地产的投资增长远远大于销售增长,只是商品房空置率上升,更深层次的后果那么是造

3、成房地产投资构造不合理,吸收了大量银行贷款的房地产业成为泡沫,税收自然呈萎缩状态。 (三)私有制股份制房地产公司成为该行业的主流。目前我市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性质以私有、股份、居多,约占全市房地产企业的80%左右。涉外房地产企业中更是100%的为私有性质,且销售和财务人员多为家族成员,纳税人素养参差不齐,纳税认识较低,主观偷税和非成心偷税的可能性都比拟大。 (四)市区内房地产开发的重心转移。随着城市改造的深化,以及有关房地产开发相关政策的不断标准,我是原有易开发资源逐步萎缩。新工程开发地由西向东,逐步由市中心转移向市区边缘城郊结合部,或地价相对廉价、房地产业尚在起步阶段的的县级区域,而且时间和工程

4、都比拟集中。在这个要素下对涉外分局的税收治理的冲击是最明显的。 三、涉外房地产企业在税收治理上存在的征询题: 按照省局和市局的部署安排,我局对所辖房地产企业XX年度和X年度税收治理情况进展了全面检查。从检查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征询题: (一)因房地产企业本身缘故,造成开展受阻。在涉外分局征管的四家房地产企业中,真正构成一定规模集约化产业化开展的只有华嵩置业,其他几家为“工程”公司,规模小,竞争和抗风险才能差,做完单一工程就堕入半关停状态。新增房产工程不多,部分在建房产工程还因受挫而停工。如招商国际房产公司就已处于停产状态而无税可交。 (二)纳税主观方面的要素:不少企业存在主观认识上的偷欠税收。部分企业将收取的房款在“预收账款”或“其他应付款”科目中长期挂账不做销售处理,通过推延“预收账款”结转“销售收入”的时间,有认识地延缓销售收入的视线,阻碍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造成营业税、所得税申报纳税滞后。另外还有企业提供虚伪或不完好的销售面积、采取以物易物手段藏匿收入、假“代建”真开发等手段增加税务人员核算难度,到达少缴或不缴相关税款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