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六年级作文锦集七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4512578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明节六年级作文锦集七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清明节六年级作文锦集七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清明节六年级作文锦集七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清明节六年级作文锦集七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清明节六年级作文锦集七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明节六年级作文锦集七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明节六年级作文锦集七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明节六年级作文锦集七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行避开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实力。那么问题来了,究竟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清明节六年级作文7篇,欢迎阅读与保藏。清明节六年级作文 篇1“清明季节寸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年的清明节是4月4日星期四,我们全家一大早就开车前往老家潮阳谷饶去扫墓祭祖,一路上的车排成了车龙,都往墓地赶着。我是第一次要去扫墓,在路上我心里总是揣测着山上的墓地究竟是怎样的很是期盼,最终到了目的地。我迫不及待的冲了上去,可是雨天的山坡路太滑了,“扑通”我摔了一个嘴啃泥。我爬了起来,妈妈看了说:“大烨,心急吃不了热豆

2、腐,山坡路得渐渐走的”。我听了妈妈的话,渐渐地走着。山上有很多果树:杨梅树、苹果树、香蕉树、橄榄树一颗颗小杨梅挂在树上,有的苹果红得像喝了很多酒的小孩,香蕉像一只只小船挂在树上;空气清鲜极了!走呀走,最终到了祖奶奶的墓前,我们把墓前的杂草清除干净后再把贡品和纸钱放到祖奶奶的墓前,点了香烛,起先祭拜了,妈妈嘴里念念有词的也不知在叨念着什么,拜好了把香烛插在土里,然后我们拿了几根木材点火,再把纸钱放进火里去烧,最终我们点起了炮竹,磕三拜之后把东西收好回家。山上的祭祖人真多,到处都是钱纸和炮竹的回声,今日的山上可真喧闹呀!回家后,我全身湿淋淋的可我还是很快乐,因为从这次扫墓让我懂得了很多很多。清明节

3、六年级作文 篇2清明节到了,一起床,一阵寒意向人扑来,西湖上雾蒙蒙的,都看不到有人划船了。我们天长小学三年级同学们来到云居山,大家都已经气喘呈呈、上气不接下气了,爬到云居山山顶,便真正起先了扫墓活动。只见我们神情庄重,怀着一颗敬重的心默哀两分钟。接着,我们又在烈士墓前恭尊敬敬地三鞠躬,接着是学生代表讲话,她讲得真好啊!张老师代表老师们发言,他讲的也特别好。最终是绕烈士墓走一圈,并敬献小白花,我将一朵朵大大的我做的白花献了上去,仪式就结束了,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下山了。中午饭后,我们玩了很多嬉戏,如老鹰捉小鸡、红灯停绿灯行等。今日真是既欢乐又庄重的一天啊!清明节六年级作文 篇3又一个清明节到了,

4、我们胸前带着艳丽的红领巾,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烈士陵园,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静而英勇牺牲的战士们,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在途中,我发觉了非常漂亮的田园风光,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金灿灿的油菜花,我被它的那惹眼的颜色所吸引了。瞧!它长得竟与我差不多高,有的小枝丫顶上长满了一簇簇圆圆的小花苞,就像一颗颗绿色的小珍宝;有的小花苞由米粒变成一簇簇金黄的小喇叭花了,正吹奏着春天的歌呢!放眼远看,满眼金黄色,一朵朵,一簇簇不知不觉中,已经到烈士陵园前了,我们先排好了整齐的队伍,然后按要求站好队。缓缓进入陵园的大门,仪式起先啦!第1项:鸣炮,多数的语言,多数的激烈,多数的景仰之情,伴随着“轰隆”的巨响向天空

5、奔去;第2项:默哀3分钟,此时,我的内心深处有多数的语言想对烈士们说,我想说:“敬重的烈士们,你们为了自己的祖国、家乡而英勇地倒下了,但不愿为奴隶的中华儿女会继承你们的遗志,会为了自己的祖国与家乡而抛头颅,洒热血,会像你们一样了为自己的祖国与家乡而战斗究竟。”第3项:介绍英灵。刚介绍完,我思绪飞扬,我在想:“烈士们小小年纪就为国家战斗了,为何现在的我们不能为祖国战斗呢?”第4项:进献花圈;第5项:学生代表致词;第6项陈校长致词;第7项:全体学生绕烈士坟墓走一圈并进献自制白花,在围着坟墓走一圈时,我又有很多的话想说,却不知该怎样表达此时的心情。在回学校的途中,我想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从那一刻起

6、先,我下了一个决心:虽然祖国现在并没有战斗,但也要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学习。烈士小小年纪就可以在那恶劣环境中为国家献出珍贵的生命,我们现在生活在如此优越的环境下,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气又岂在话下呢?清明节六年级作文 篇4在全部的节日中,我最喜爱清明节,因为,清明节是春天的节日,万物复苏,春暖花开,感觉一切都生气勃勃,我家乡的清明节要祭拜祖先和缅怀先烈,而且可以去郊外春游游玩,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是一件特殊有意义,也特殊快乐的事。今年清明节,我和奶奶,妈妈,妹妹一起去祖先的坟上祭拜,动身的时候,我们采了一束鲜花,带了一些簇新的水果,沿着一条山路向祖坟走去。在路上,我给妈妈念了一首关于清明的唐诗:“

7、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可是今日天气那么好,一路上,黄色的迎春花,紫色的玉兰花,粉色的樱花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真是百花争艳,看得我们纷繁芜杂。我用力吸了一口气,感觉到了春天得簇新空气,路边的蚕豆花开得正艳,吸引了许多小蜜蜂,小蝴蝶都争着采蜜,一群小蚂蚁去找寻食物,一条毛毛虫在树叶上渐渐爬行。渐渐的我们走到了墓园,看到了许多人都在扫墓,我们找到了我们的祖坟,放上水果和鲜花,寄予我们思念。回来的路上,妈妈给我们见了关于清明节的习俗,古时候,清明节的时候,要荡秋千,春游,放风筝回家后,我们吃了奶奶给我们做的青团子和酒酿,真好吃,我们感觉尝到的就是春天的味

8、道,吃好饭后,我剧烈建议妈妈给我买一只风筝,然后妈妈给我买了一个老鹰形态的风筝,我们就在公园里放了起来。我觉得家乡的清明节充溢了教化意义和欢声笑语。清明节六年级作文 篇5“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使我想起我们的祖先,想起为国牺牲的烈士们。随着清明节的到来,人们都纷纷回家乡扫墓。我的家乡在xx,大家知道xx的清明节习俗吗?让我来告知大家吧。xx每逢清明季节这天,家家户户都去扫墓,xx人还把清明节扫墓称作“挂主”或“ 拜山”。这天大人们打算好一些物品:有金银元宝纸钱,为的是让自己的祖先生活有钱;有纸扎的房子、车子、家具等,为的是让祖先生活得更好!还有

9、烧猪、烧鹅、包子、水果、酒饭、鲜花等等带上去“挂主”。清明节的“挂主“习俗,表达了人们对祖先的纪念,也教化年轻人不忘祖先的教育,要孝顺老人,孝顺父母。xx的清明季节还要“春游”,因为清明节也被称为“春游节”。“春游”就是春游,出去有花有草的地方游玩。这就是我家乡的清明节习俗。清明节六年级作文 篇6对于清明节,世人或许都认为他是哀痛的代名词。但是,我对他有着不一样的感受。的确,清明节充溢着哀痛的氛围,想起了太多早已粉尘的记忆,早已被深埋在心底的记忆,视乎这一切都只能用眼泪来宣泄。或许也因此,类成了人们眼中清明的最深的记忆。但泪往往有着不同的说明,可往往人们认为清明诶是由无名的哀痛和萧瑟灌注而成的

10、;或许他们是对的,清明之类是哀痛的。但室,回忆过往的苦痛记忆对于现在的我们又有什么意义,倒不如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而存在,好好想想对将来的勾画。清明不应是对王室的追忆而是对将来的展望;试想假如人们一味的沉醉在对往事的追悔,无奈,自责,哪么世上又有几人能抓住现在的事光,展望美妙的将来。那么世界将会变成一片哀伤之地;假如清明只是一个工人宣泄的机会,那么我便是赞同。清明节的祭祖我看惯了一大对人大哭一场,可又有几人是有感而发那?如今这个社会充溢着欺瞒,使我不得不怀疑,类还能表达自身的情感吗?一幕幕电视剧,感人的情节却再也不能让我泪流满面。人人清明流泪,原委为了什么?现在早已没了“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

11、欲断魂”,原委是我太过敏感,还是人们的感情早已麻木。路上叫卖声照旧,游人笑语不绝。人么视乎麻木了,没有感情的宣泄,没有对过往的追回,更没有对将来的展望了。清明节六年级作文 篇7上下五千年,悠悠吴文化。清明节即将来临,一年一度的吴文化节就要开幕了,让我们又想起吴地先祖泰伯的丰功伟绩。遥想当年泰伯为了听从父亲传位给弟弟季历,从而再把王位传给孙子姬昌的旨意,三让天下的故事被人们传为美谈。当年泰伯出亡后,与弟弟仲雍结伴到了陕西西部,建立起了吴文化的雏形句吴。泰伯出亡后不久,其父病逝,他为尽孝道,回国奔丧。这时季历提出要让位予泰伯。泰伯坚决不受,季历不依。泰伯多次避让不成,只好又回到荆蛮吴部落中,为了表

12、示义无反顾之心,他带着族人远走高飞,来到了我的家乡无锡,兴修水利,带来先进的农业技术,给江南这片蛮夷之地带来了文明的种子。后来,季历又派人让泰伯回北方当王,泰伯用对犯人的刑罚对自己施了一遍,笑着对来人说:“一个犯人怎能当王呢?”泰伯如此三让天下,连被称为圣人的孔子读到泰伯的故事也拍案惊呼。在他看来,泰伯的品德已达到了几乎不行逾越的境界。 想想泰伯三让天下的美德,再想想我们现在连排队买饭都要插队;公交车上,有人连个座位都不愿让给身边的老婆婆现在,这样的事例还有许多。想想泰伯当时可不是让早吃一顿饭、一个座位是天下啊!你们这样做,想想泰伯当时的行为,你们心安理得吗?想想泰伯当年为了江南水乡的建设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才换来了后来几千年的旺盛昌盛啊!吴文化是祖先们自古传承下来的,作为吴文化的接班人,我们应当刻苦学习,把吴文化发扬光大!又是清明,我们循着历代鸿山人的踪迹,来到泰伯目前,缅怀先贤的圣德,作为新一代鸿山人,进一步坚决了仔细学习的决心。我们将把这悠悠吴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页 共1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