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点归纳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4511402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点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点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点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点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点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点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点归纳(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点归纳1公民的政治生活(1)我国的国家性质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的规定p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p5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p5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2)民主权利的广泛性。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p9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含义:公民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2)条件:(3)地位与重要性: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2政治自由:(1)内容:(2)地位与重要性: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3监督权:(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p9我国公民参与政治

2、生活的基本原则p10-p11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1)含义: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2)要求: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1)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2)要求: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3坚持个人利益与

3、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1)原因: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2)要求: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p12-13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是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是公民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2)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

4、治国的有机统一。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是公民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5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应有之义。(3)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p16171选举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2具体选举方式:(1)直接选举: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产生;城市居民委员会选举、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都采取直接选举方式。(2)间接选举:县以上各级人大代表间接选举产生,各级人大代表选举都实行差额选举,乡及乡以上各级政府的领

5、导人员由间接选举产生。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p201公民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通过民主选举,选举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p21-p22我国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p23-p261基层民主的形式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2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1)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和重要内容。(2)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障

6、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p27-p281内容: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2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3.民主监督的意义:既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也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p292公民应怎样行使监督权(1)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2)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2我国的政府(1)我国政府的职能

7、和责任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p371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2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注:主观题不必一一展开)目的措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卫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打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经济建设中负有重要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

8、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政府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人民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2、政府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优生优育;优化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等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p39-411我国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2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

9、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2)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p43-441依法行政的地位: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2.依法行政的意义(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2)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3)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4)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民主法制建设。3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p441加强立法工作,

10、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工作。2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3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p4748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1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2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3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4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

11、府。我国行政监督体系p4647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2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系。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上级政府的监督,监督部门的监督,审计部门的监督,法制部门的监督,国家预防腐败局的监督。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3)政府的权威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p491政府权威的含义: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2政府权威的决定因素: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是否具有权威(威望和公信力)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3我国政府权威的体现

12、4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接受。我国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p50-p511政府的权威是通过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决策的科学性,依法行政的态度和能力,履行职责的效果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的道德形象等树立起来的。2政府树立权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p551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性质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有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2)地方各级人

13、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p56职权表现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决定权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地方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任免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权力。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人大代表的产生p56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1.产生方式: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

14、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间接差额选举产生。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差额选举产生。2任期:每届任期五年。人大代表的职责p56-57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有民主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1义务:(1)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2)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2权利: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1)审议各项议案

15、的权利。(2)表决各项决定的权利。(3)提案权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4)质询权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p61含义: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基本内容: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3.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p596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实行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的表现: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大代表有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人民代表大会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其他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对让负责,受它监督。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2)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