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精选一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4510518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精选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精选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精选一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精选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精选一(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一、读拼音写字、词,注意书写工整、正确。ch hun j din xio yn( )紫 撒( ) ( ) ( )烟( )红Gn j w r hu hun po xio( )( )( )( )二、 同音字填空。xin : ( )制 呈( ) ( )害 ( )索y:一( ) 造( ) 退( ) 安( )三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 ( ) 2.本学期我们又认识了几种新的文学形式:如半截蜡烛是相声。( )3.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 )4.水浒传描写了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他们个性鲜明,有及时雨宋江、智多星

2、林冲、黑旋风李逵等。( )四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好(ho)客 似(s)乎 蒙(mn)古包 咀嚼(ju)B、清平乐(l)亡(wn)赖 剥(bo)皮 系(j)铃铛C、应(yn)声 暖和(h) 情不自禁(jn)没(m)腿深五、词语积累。( )装( )裹 ( )寝( )食 绞尽( )( )( )居( )业 程门( )( ) ( )中送( )( )公( )山 赴( )蹈( ) 任( )任( )六、修改病句 1在老师的教育下,我们认识水平进步了。 2我敢保证,今年学校运动会我们班可能得冠军。 3、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清洁。七、请将左右两边相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并按要求完成填

3、空。三国演义 吴承恩 将相和西游记 罗贯中 猴王出世水浒传 施耐庵 景阳冈史记廉颇蔺相如传 司马迁 草船借箭(1)当你看到同学不珍惜时间时,你会说:“_”(2)做任何事情都是从小开始,不断积累,正如荀子中有一句话告诉我们:_。八、阅读再见了,亲人选段,回答问题。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

4、炸,您倒在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1、“嫂”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 ,除部首外有 ( )笔。2、在文中找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坎坷( ) 明白( ) 价值( ) 情深意重( )3、用“ ”划出反问句。把它改写成陈述句是 4、“已经送了几十里“这句说明 5、“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请在文中用“”画出大嫂付出了什么代价?6、大嫂为志愿军付出这样高的代价,请你结合课文和资料,想象一下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 7. 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 )奉命出兵( ),为援助朝鲜、保卫中国安全,与( )为首的“联

5、合国军”发生的战争。九按要求填空。风流( )( ) 神采( )( ) 万里无( ) 大雨( )盆( )( )大方 风( )交加 秋高气( ) 满( )红光 十我敬爱的外公 在我外婆的衣架上,(端端正正、整整齐齐)地挂着一个洗得发白的邮包。它看上去和普通邮包并没有两样,只不过用得时间过长。深绿色已经褪尽了。在这个平凡的邮包里曾装过不计其数的报刊、邮件。外公就是挎着这个邮包,从机关到部队,从工厂到学校,走千家串万户,把信件、报刊、汇款、包裹送到人们手中。 我的外公年过五旬,一道道皱纹爬上他的额头,两鬓也添了许多白发。但是他那乌黑发亮的眼睛,深嵌在慈祥的面庞上,却显得炯炯有神。他身材不高,常穿一身褪

6、了色的邮政制服,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邮递员。 他平时对人很和蔼 总是乐呵呵的 人们都(亲切、关切)地叫他 老郭 每次他一下班 我就缠住他 外公 外公 叫个不停 我外公十七岁就开始送信了,如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工龄。多年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夏季,烈日当头,外公顶着烈日挥汗如雨走街串巷;冬天,寒风凛冽,在漫长的雪地上留下他深深的足迹。人们看到他总是热情地送来毛巾和热茶。 我的外公工作多年,对周围的一些地方了如指掌,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中“复活”了。 一次,邮局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信上用的是早已不用的解放前的地址,邮局的工作人员试投多次,可总是找不到这个地方。有的人认为这封“死信

7、是不能“复活”了。外公看了看信封,说:“这封信一定是远隔重洋的人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让我试一试!” 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就上路了,直到已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他才回家。一天,两天一连半个多月,外公终于从小港码头一位搬运工人那里打听到了收信人的地址。 收信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几经搬迁,现在住在海云巷里。写信人是老太太从未见过面的孙子。 老太太小心翼翼地接过信,感动得老泪纵横,说不出话来半晌,老太太擦干了泪水,连声说:“谢谢,太谢谢了!同志,是您使我得知儿孙们还活着的(确切、正确)消息,我做梦也没想到今天还能和我的孙子联系上。真是托共产党的福,托新社会的福啊!” 外公没有说什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背起邮包,又向另一家走去 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画掉。 2给第3自然段加标点。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了如指掌: 小心翼翼: 4画出描写外公外貌的语句。 5“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上复活了。”这句话中的“死信”是指_。“复活”是指_。外公能使“死信”“复活”的原因是_。 十一。习作要求:人类发明了桥,使道路更加通畅。更有各种无形的桥,构筑起了尊重、谅解和信任。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有关“桥”的作文。要求:语句通顺,生动具体,内容完整,中心突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