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号处理》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4510079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信号处理》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数字信号处理》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数字信号处理》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数字信号处理》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数字信号处理》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信号处理》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信号处理》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字信号处理课后答案1.2 教材第一章习题解答1. 用单位脉冲序列及其加权和表示题1图所示的序列。解:2. 给定信号:1画出序列的波形,标上各序列的值;2试用延迟单位脉冲序列及其加权和表示序列;3令,试画出波形;4令,试画出波形;5令,试画出波形。解:1x的波形如题2解图一所示。23的波形是x的波形右移2位,在乘以2,画出图形如题2解图二所示。4的波形是x的波形左移2位,在乘以2,画出图形如题2解图三所示。5画时,先画x的波形,然后再右移2位,波形如题2解图四所示。3. 判断下面的序列是否是周期的,若是周期的,确定其周期。1,A是常数;2。解:1,这是有理数,因此是周期序列,周期是T=14;2

2、,这是无理数,因此是非周期序列。5. 设系统分别用下面的差分方程描述,与分别表示系统输入和输出,判断系统是否是线性非时变的。1;3,为整常数;5;7。解:1令:输入为,输出为故该系统是时不变系统。故该系统是线性系统。3这是一个延时器,延时器是一个线性时不变系统,下面予以证明。令输入为,输出为,因为故延时器是一个时不变系统。又因为故延时器是线性系统。5 令:输入为,输出为,因为故系统是时不变系统。又因为因此系统是非线性系统。7 令:输入为,输出为,因为故该系统是时变系统。又因为故系统是线性系统。6. 给定下述系统的差分方程,试判断系统是否是因果稳定系统,并说明理由。1;3;5。解:1只要,该系统

3、就是因果系统,因为输出只与n时刻的和n时刻以前的输入有关。如果,则,因此系统是稳定系统。3如果,因此系统是稳定的。系统是非因果的,因为输出还和x的将来值有关.5系统是因果系统,因为系统的输出不取决于x的未来值。如果,则,因此系统是稳定的。7. 设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和输入序列如题7图所示,要求画出输出输出的波形。解:解法1:采用图解法图解法的过程如题7解图所示。解法2:采用解析法。按照题7图写出x和h的表达式:因为 所以 将x的表达式代入上式,得到8. 设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单位取样响应和输入分别有以下三种情况,分别求出输出。1;2;3。解:1 先确定求和域,由和确定对于m的非零区间如下:

4、根据非零区间,将n分成四种情况求解:最后结果为y的波形如题8解图一所示。2y的波形如题8解图二所示.3y对于m的非零区间为。最后写成统一表达式:11. 设系统由下面差分方程描述:;设系统是因果的,利用递推法求系统的单位取样响应。解:令:归纳起来,结果为12. 有一连续信号式中,1求出的周期。2用采样间隔对进行采样,试写出采样信号的表达式。3画出对应的时域离散信号 的波形,并求出的周期。第二章教材第二章习题解答1. 设和分别是和的傅里叶变换,试求下面序列的傅里叶变换:1;2;3;4。解:1令,则23令,则4证明: 令k=n-m,则2.已知求的傅里叶反变换。解:3.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频率响应如果单位

5、脉冲响应为实序列,试证明输入的稳态响应为。解:假设输入信号,系统单位脉冲相应为h,系统输出为上式说明,当输入信号为复指数序列时,输出序列仍是复指数序列,且频率相同,但幅度和相位决定于网络传输函数,利用该性质解此题。上式中是w的偶函数,相位函数是w的奇函数,4.设将以4为周期进行周期延拓,形成周期序列,画出和的波形,求出的离散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变换。解:画出x和的波形如题4解图所示。,以4为周期,或者,以4为周期5.设如图所示的序列的FT用表示,不直接求出,完成下列运算:1;2;5解:1256.试求如下序列的傅里叶变换:2;3解:237.设:1是实偶函数,2是实奇函数,分别分析推导以上两种假设下

6、,的傅里叶变换性质。解:令1x是实、偶函数,两边取共轭,得到因此上式说明x是实序列,具有共轭对称性质。由于x是偶函数,xsinwn是奇函数,那么因此该式说明是实函数,且是w的偶函数。总结以上x是实、偶函数时,对应的傅里叶变换是实、偶函数。2x是实、奇函数。上面已推出,由于x是实序列,具有共轭对称性质,即由于x是奇函数,上式中是奇函数,那么因此这说明是纯虚数,且是w的奇函数。10.若序列是实因果序列,其傅里叶变换的实部如下式: 求序列及其傅里叶变换。解:12.设系统的单位取样响应,输入序列为,完成下面各题:1求出系统输出序列;2分别求出、和的傅里叶变换。解:1213.已知,式中,以采样频率对进行

7、采样,得到采样信号和时域离散信号,试完成下面各题:1写出的傅里叶变换表示式;2写出和的表达式;3分别求出的傅里叶变换和序列的傅里叶变换。解:1上式中指数函数的傅里叶变换不存在,引入奇异函数函数,它的傅里叶变换可以表示成:23式中式中上式推导过程中,指数序列的傅里叶变换仍然不存在,只有引入奇异函数函数,才能写出它的傅里叶变换表达式。14.求以下序列的Z变换及收敛域:2;3;6 解:23616.已知:求出对应的各种可能的序列的表达式。解:有两个极点,因为收敛域总是以极点为界,因此收敛域有以下三种情况:三种收敛域对应三种不同的原序列。1当收敛域时,令,因为c内无极点,x=0;,C内有极点0,但z=0

8、是一个n阶极点,改为求圆外极点留数,圆外极点有,那么2当收敛域时,C内有极点0.5;,C内有极点0.5,0,但0是一个n阶极点,改成求c外极点留数,c外极点只有一个,即2,最后得到3当收敛域时,C内有极点0.5,2;n0,由收敛域判断,这是一个因果序列,因此x=0。或者这样分析,C内有极点0.5,2,0,但0是一个n阶极点,改成求c外极点留数,c外无极点,所以x=0。最后得到17.已知,分别求:1的Z变换;2的Z变换;3的z变换。解:12318.已知,分别求:1收敛域对应的原序列;2收敛域对应的原序列。解:1当收敛域时,内有极点0.5,c内有极点0.5,0,但0是一个n阶极点,改求c外极点留数

9、,c外极点只有2,最后得到2当收敛域时,c内有极点0.5,2, c内有极点0.5,2,0,但极点0是一个n阶极点,改成求c外极点留数,可是c外没有极点,因此, 最后得到25. 已知网络的输入和单位脉冲响应分别为,试:1用卷积法求网络输出;2用ZT法求网络输出。解:1用卷积法求,最后得到2用ZT法求令,c内有极点因为系统是因果系统,最后得到28.若序列是因果序列,其傅里叶变换的实部如下式:求序列及其傅里叶变换。解:求上式IZT,得到序列的共轭对称序列。因为是因果序列,必定是双边序列,收敛域取:。时,c内有极点,n=0时,c内有极点,0,所以又因为所以3.2 教材第三章习题解答1. 计算以下诸序列

10、的N点DFT,在变换区间内,序列定义为2;4;6;8;10。解:2468解法1 直接计算解法2 由DFT的共轭对称性求解因为所以即结果与解法1所得结果相同。此题验证了共轭对称性。10解法1上式直接计算较难,可根据循环移位性质来求解X。因为所以等式两边进行DFT得到故当时,可直接计算得出X0这样,Xk可写成如下形式:解法2 时,时,所以,即2.已知下列,求1;2解:1=23.长度为N=10的两个有限长序列作图表示、和。解:、和分别如题3解图a、b、c所示。14.两个有限长序列和的零值区间为: 对每个序列作20点DFT,即如果试问在哪些点上,为什么?解:如前所示,记,而。长度为27,长度为20。已

11、推出二者的关系为只有在如上周期延拓序列中无混叠的点上,才满足所以15.用微处理机对实数序列作谱分析,要求谱分辨率,信号最高频率为1kHZ,试确定以下各参数:1最小记录时间;2最大取样间隔;3最少采样点数;4在频带宽度不变的情况下,将频率分辨率提高一倍的N值。解:1已知234频带宽度不变就意味着采样间隔T不变,应该使记录时间扩大一倍为0.04s实现频率分辨率提高一倍F变为原来的1/218. 我们希望利用长度为N=50的FIR滤波器对一段很长的数据序列进行滤波处理,要求采用重叠保留法通过DFT来实现。所谓重叠保留法,就是对输入序列进行分段本题设每段长度为M=100个采样点,但相邻两段必须重叠V个点

12、,然后计算各段与的L点本题取L=128循环卷积,得到输出序列,m表示第m段计算输出。最后,从中取出个,使每段取出的个采样点连接得到滤波输出。1求V;2求B;3确定取出的B个采样应为中的哪些采样点。解:为了便于叙述,规定循环卷积的输出序列的序列标号为0,1,2,127。先以与各段输入的线性卷积考虑,中,第0点到48点共49个点不正确,不能作为滤波输出,第49点到第99点共51个点为正确的滤波输出序列的一段,即B=51。所以,为了去除前面49个不正确点,取出51个正确的点连续得到不间断又无多余点的,必须重叠100-51=49个点,即V=49。下面说明,对128点的循环卷积,上述结果也是正确的。我们知道因为长度为N+M-1=50+100-1=149所以从n=20到127区域, ,当然,第49点到第99点二者亦相等,所以,所取出的第51点为从第49到99点的。综上所述,总结所得结论V=49,B=51选取中第4999点作为滤波输出。5.2 教材第五章习题解答1. 设系统用下面的差分方程描述:,试画出系统的直接型、级联型和并联型结构。解:将上式进行Z变换1按照系统函数,根据Mass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