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比较探究导学案MicrosoftWord文档(6)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4509613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比较探究导学案MicrosoftWord文档(6)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二单元比较探究导学案MicrosoftWord文档(6)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二单元比较探究导学案MicrosoftWord文档(6)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二单元比较探究导学案MicrosoftWord文档(6)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二单元比较探究导学案MicrosoftWord文档(6)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比较探究导学案MicrosoftWord文档(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比较探究导学案MicrosoftWord文档(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较.探究 秋词 采桑子 重阳 登高秋颂 落叶第一课时【温故互查】1. 阅读下面两首诗,说说它们分别写的是什么传统节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 所写节日是: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 所写节日是:【学习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并默写秋词采桑子 重阳登高三首诗。2. 了解三首诗的作者概况和理解三首诗的大意。3. 掌握有关表现秋的意象。4. 领悟作者对秋的感情。【导学过程】一:初步感知:大声朗读课文,感知诗歌意象,理解诗歌大意。1.走进作者。刘禹锡,字 , 代诗人。有 之称。

2、刘禹锡和柳宗元并称 ,与白居易合成 。唐顺宗永贞元年,刘禹锡和柳宗元参加王叔文等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革新失败,王叔文被贬,刘禹锡也被贬到朗州做司马,当时他才33岁。9年后,他被召回京都,因为玄都观的题诗触犯当政者,又被发落到连州去做刺史。晚年回到洛阳,人太子宾客,死时71岁。 毛泽东,字 ,湖南湘潭山冲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杜甫,字 , 代现实主义诗人。他客居长安时曾住在少陵,所以世称 。又曾以检校工部员外郎衔充任节度使,所以又称 。他的诗再现了“安史之乱”时唐朝的现实

3、生活,所以他的诗被称为 ,能反应这一时期的诗歌主要是“三吏”( 、 、 )“三别”( 、 )。杜甫被后世称为 。2.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寂寥 春朝 寥廓 渚 潦倒3.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1)自古逢秋悲寂寥: (2)我言秋日胜春朝:(3)晴空一鹤排云上: (4)便引诗情到碧霄:(5)人生易老天难老: (6)寥廓江天万里霜:(7)渚清沙白鸟飞回: (8)潦倒新停浊酒杯:4.说说每首诗的大意。5.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词。二:整体感知,品味诗句。1 战国时楚国诗人宋玉在九辩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从此悲秋便成为我国古代诗文表达的一种传统情调。刘禹锡在“永贞革新”失败后,

4、倍受打击,而他十分理解并同情古往今来失意志士的遭际和境遇,可贵的是他不因此而自甘消沉,而是葆有不屈不饶的雄心和奋发进取的豪情。诗人表现“秋日胜春朝”,不写秋天如何秋高气爽,秋色如何迷人,而写万里晴空孤单的一鹤排云冲霄的景象,这与“悲寂寥”有何根本不同?2.在采桑子 重阳一文中,哪句富含哲理,写出人生有限、宇宙无穷?3.采桑子 重阳描写战地的景象是什么?为何会感到“分外香”?4.“一年一度秋风劲”一个“劲”非常好,好早哪里?“寥廓江天万里霜”一个“霜”字非常传神,你能说说好在哪里吗?5.采桑子 重阳运用了叠句,试着找出来并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6.登高一诗中,仰视的句子是 ,俯视的句子是 7.杜甫

5、诗的特点是“沉郁顿挫”,登高一诗正体现了这种特点,结合诗句,请你分析一下本诗如何体现“沉郁顿挫”这种风格?三:比较探究,合作学习。1. 刘禹锡、毛泽东、杜牧三人的咏秋诗词在赞美秋天上有和共同之处?其中哪两首更为相似?2. 毛泽东、杜甫的诗都是写在重阳节,有什么很不相同之处?又有什么相似之处?3登高是点名了“悲秋”,天净沙 秋思没有写出“悲秋”,你是怎么看出其情调是悲的?“无边落木萧萧下”是“悲秋”,“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是悲吗?4.“战地黄花分外香”中“黄花”指的是菊花,为什么不说“菊花”?“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霜叶”指的是“枫叶”,为什么不说“枫叶”?【中考

6、链接】(2012年泰安)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 的气势和神奇秀丽景色。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达标测评】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寂寥 寥廓 渚清 春朝 分外 猿啸2.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寂寥: 排云:寥廓: 落木:3. 课内阅读。阅读登高,回答问题。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7、,潦倒新停浊酒杯。(1)诗的首联以“急”“哀”写风写猿,透露出诗人怎样的心境?(2)诗中“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拓展阅读】阅读下面古诗,完成文后练习。汉江临眺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1. 中间四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色?2.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课时【温故互查】1默写诗句。(1) ,我言秋日胜春朝。(2)胜似春光, 。(3)风急天高猿啸哀,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优美语段。2.品味文中的优美写景句子。3.感悟作者的情感。【导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大声朗读课文秋颂落

8、叶,用“ ”标出不会读、不理解和易出错的字词。用“ ”标出不理解的句子。用“ ”标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或段落。1.走进作者。济慈, 国家诗人,代表作有 、 、 。贾平凹,著有长篇小说 、 、 ,中短篇小说集 、 。散文集 、 、 。2.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斑驳 罂粟 风姿绰约憧憬 婀娜 蒲扇3. 解释下列词语。斑驳: 了了:风姿绰约: 憧憬:婀娜:4.秋颂第一节从 、 、 等意象来写秋天是一个果实累累的丰收季节。第二节农人在秋天 、 、 的欢乐。全诗采用白描手法,描绘了秋天的大自然一派勃勃生机以及丰收的欢腾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 之情。5.背诵并默写这首诗。二:整体感知,品味思考。1.贾平

9、凹的落叶重在写景吗?那么表达文章中心的句子是哪一句?2.划出落叶一文中写景的段落,划出文中表现“我”的思考的段落。思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3.落叶一文中“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你怎么理解。4.朗读写景的段落,并尝试着背下来。【中考链接】(2012年荆州)阅读古诗,做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此诗想象独特,颈联描绘出两幅优美图画,第一幅是 ,第二幅是 2.此诗尾联艺术地抒发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请指出这种情感并作简要分析。【达标测评】1. 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并组词。盛: 模:削: 尽:2.落叶的作者是 ,当代作家,陕西省丹凤县人,著有中短篇小说集 、 。3.课内阅读。你在仓库里奔忙,一出门就看见你,坐在粮仓的地上,多么悠闲,头发任清风微微飘起;收割一半,你躺在田沟里酣睡,沉醉在罂粟花的芳香中;镰钩放过了下一垄庄稼和紧缠的花朵;你像在田里拾穗,涉过小溪田头,将谷穗高举;或者几个小时守着榨机,等待那最后的果汁慢慢滴下。(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节诗的内容。(2) 诗人在本节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3) 找出本节诗中描写“你”的神态或心理的词语,说说通过这些词语突出了秋天什么特点。(4) 本节诗采用第二人称的口吻来写,有什么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