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水文水资源局水情工作总结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450936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山市水文水资源局水情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黄山市水文水资源局水情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黄山市水文水资源局水情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黄山市水文水资源局水情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黄山市水文水资源局水情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山市水文水资源局水情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山市水文水资源局水情工作总结(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黄山市水文水资源局2011年水情工作总结黄山市水情分中心担负着黄山市三区四县9807km2范围内雨水情自动测报站点的管理和维护、墒情监测及向各级政府和部门提供水文情报预报的任务。分中心现下辖61个雨量自动测报站点,6个雨量水位一体化自动测报站点,应急墒情站5个。其中今年新建中小河流域治理项目雨量站点38个和临溪雨量水位一体化站点1个,新建中型水库(三期)项目毛坦水库雨量水位一体化站点1个。由于组织严密、管理到位,职工工作认真、细致、精心,使水情工作做到有序、高效地进行,保证了大量雨水情信息的及时可靠传递,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一、汛前准备及组织管理工作为了做好今年的防汛测报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2、,我局在汛前就对水情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部署。在4月20日前将任务书下达到各站、队;汛前,分中心设备维护人员对各遥测站点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新建毛坦水库雨量水位一体化设备于2月底安装调试完毕并通过验收;中小河流域治理项目新建站点于5月1日前基本安装完毕并正式投入运行。按水利部统一部署,今年的报汛方式由以往的水情信息编码发报逐步转换为水情信息交换系统,为确保汛期报汛工作正常运行,4月下旬,省局举办水情信息交换系统应用培训班,我分中心相关人员参加省局培训,同时在汛前完成对本局水情工作人员的培训。按照省局要求成立综合水情办公室,下设水文情报预报组、应急测报组、后勤保障组和宣传组,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规

3、范工作程序。实行领导带班制度,汛前就拟定领导带班表,三位局长每人一周轮流带班。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高洪测流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大洪水到来时沉着应对。二、常规水旱情工作今年15月份,我市累计平均降雨量为历年来的同期最低值,降水持续偏少,造成我市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干旱。5月30日按省局下达的旱情应急测报预案级响应的通知,分管领导具体落实抗旱工作并到三区四县采集旱情图片,分中心工作人员搜集相关资料加强旱情综合分析,为各级政府领导掌握旱情和指挥抗旱提供依据。常规旱情工作均在监测日上午监测,当日报出,顺利完成土壤墒情测报任务。今年省级以上报汛站的报汛方式与去年有较大变化。报汛方式由原来的水情信息编码发报逐

4、步转换为水情信息交换系统,5月1日至7月31日两种报汛方式并行,8月1日起停止8位码发报方式,正式使用水文交换系统发报。今年报汛要求与去年有所不同,按省局要求,今年三座中型水库正常情况下实行全年日报,当库内水位超过汛限水位时,按六级标准编报(每1小时1报)。另按省水情处要求,6月中旬起,中小河流治理新建的左龙、大连等11个站点(新安江流域)向省局发报(交换系统暂不交换)。为了确保水文信息交换系统的信息完整,我分中心配合省局水情处顺利完成实时雨水情数据库的数据整理工作。5月1日起水情分中心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实行一人24小时轮流值班,交接班时有1小时的情况通报及交流时间。汛期所有遥测雨量信息

5、一小时一转报,各水文站和水库按省局报汛要求转发水情。正常情况下报汛信息以自动测报为准,人工观测信息作为自动测报的校核备份。当因设备故障造成雨水情信息漏测或遥测数据异常时,参考人工报汛或气象遥测信息发报,随后再及时对数据库进行相应的修改,既要保证所传递情报的及时可靠又要保证数据库中雨水情信息的完整准确。在完成常规报汛任务后,每天向市防办提供当天的雨水情信息。水情值班人员密切关注正常报汛站及中小河流域治理新建站点的自动测报系统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同时耐心解答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汛情咨询。今年汛期,我分中心基本做到了有问题在第一时间发现,在最短时间内解决。三、水文情报预报汛

6、期我分中心省级以上报汛站向省防指拍报两万余份,无一错报、漏报,水情信息报汛质量符合优秀等级。我分中心实时接收中小河流治理新建站点雨水情信息并入库,发现短历时强降雨及时向省局转报,无自动测报站点暴雨加报十余份。汛期通过手机短信向各区县水利局局长发送水情服务短信近300条。非正常报汛站向分中心暴雨加报时段报47次,日报51次。今年15月份我市持续干旱少雨,15月份降水量仅为常年的1/3,6月3日起旱涝急转,6月318日连降4场暴雨、大暴雨,部分地区特大暴雨,在此连续暴雨洪水期间,我分中心正常报汛站共发送水文情报万余份,手机短信200多条。今年6月的连续强降雨为1996年以来黄山市范围最大、持续时间

7、最长、量级最大,同时对水文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预报洪峰还要预报过程,既要做河道洪水预报也要做水库洪水预报,有中心城区预报还有重要城镇预报,既有涨水段预报还有退水段预报,预报点多面广、任务重,达历史之最。从6月4日开始,在分管领导的带领下,预报工作随即展开,密切关注雨水情,将实时雨情导入预报数据库进行洪水预报演算,并将演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屯溪、渔梁、月潭、万安、临溪、丰乐水库、东方红水库,每小时一次滚动洪水预报演算,当预测河道将超警戒水位、水库将达汛限水位时,签发预报签发单并发送至省、市防指。6月419日洪水期间,正式发送的水文预报签发单达35份,其中河道站16份,水库19份,另发布屯

8、溪站洪水模拟预报1份,24日发送水库预报签发单1份。在发布的预报成果中,90%以上的预报成果准确、可靠,在出库流量信息准确的条件下,两座水库洪水预报准确率接近100%,河道站洪峰流量预报误差全部在10%以内。除为防洪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水文情报预报外,还参加市防指防汛会商5次。6月19日,国家防总总指挥、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视察黄山,水文局提前十几小时准确预测屯溪站未来水情,为优化湖边枢纽工程调度、创造良好水环境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四、自动测报系统运行情况2011年中小河流域治理项目和中型水库(三期)项目实施完成后,分中心共实现遥测67站,水位项目6个,雨量项目67个。数据信息来源分为四类:省局反传

9、站点16个,我分中心短信直接接收站点6个,丰乐水库共享站点5个以及中小河流域治理项目新建站点40个。今年汛期运行情况良好,出现少量问题均能在短时间内抢修解决,保证水文数据采集工作的正常运行。现就运行中出现的故障及检修维护情况和网络运行情况报告如下:1、遥测设备维护及故障处理 本分中心原有部分站共享新安江水库遥测信息,由于这些站点时常故障且采用的超短波信道维护困难,2011年本分中心逐步将其淘汰。对原共享的新安江水库超短波站全部自建为手机短信遥测站,提高了这些站点运行的稳定性。安徽省中型水库(三期)项目,本分中心改建毛坦水库雨量遥测为雨量水位一体化遥测,2月底完成设施设备的建设安装,并通过验收正

10、式投入使用。安徽省中小河流域治理项目,本分中心新建站点设施设备运行基本正常,仅有个别设备故障(如岔口站),更换RTU后恢复正常,另有移动基站故障或遭雷击等原因致少量站点信号中断,在基站故障排除后能自行恢复。应对突发故障,现场修理、维护设备近30次。主要故障类型有:1) 电池电压低、漏液等问题,更换电池后排除故障。如呈村、五城、石门等站。2) RTU故障,如呈村站。3) 遥测雨量计单簧管故障导致采集到的雨量误差较大,需更换单簧管以排除故障。如杨溪站。4) 水位码盘故障致遥测水位失真,更换水位码盘排除故障。如东方红站。所有设备故障均在24小时内排除。2、分中心网络及软硬件运行情况短信传输情况。部分

11、站点受山区地形影响有短信延迟的现象,少量站因移动基站遭雷击等故障造成较长时间没有信号,对雨情报汛有一定影响。分中心网络运行情况良好,未出现断网等故障,保证了雨水情信息传输的畅通。水文编码软件偶有出错不能正常编报,需重启后恢复工作。如10月5日早晨出现此问题。9月25日水情机房停电,来电时因电流过大,一台备用服务器的电源损坏。购买新电源更换后修复。五、遥测信息电算整编基础工作我分中心现有67个自动测报站点,为充分利用遥测信息资源,保证电算成果的精度,分中心工作人员全年都需对遥测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详细掌握各站点运行情况,及时将出现故障的站点、时间、错误信息登记在案,再根据其它可靠信息对错误信

12、息进行修改,保证所提供的遥测信息数据可靠无误。六、雨水情简述1、雨情2011年19月份,黄山市累计降雨量13502250mm,全市平均雨量1630mm,与常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左龙2250mm最大,太平1350mm最小。降雨分布不均,由西南向东北递减。14月份,黄山市降雨偏少,累计降雨量165285mm,区域平均雨量207mm,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6成。除屯溪、五城、石门降雨量居历年同期最小排第二位外,其它站点雨量均为历年同期最小第一位。汛期59月份,全市平均雨量1410mm,比常年同期偏多3成。汛期降水量最高值区位于休宁左龙一带,降雨量达2070mm,最低区位于黄山区一带,降雨量为1150mm

13、。其中6月份全市平均降雨量844mm,比常年同期多1.5倍;7月份区域平均降雨量156mm,比常年同期偏少近2成;8月份全市平均降雨235mm,比常年同期偏多5成;9月份全市平均降雨73mm,比常年同期偏少2成。汛期较大降雨过程:第一次:6月36日,全市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全市平均降雨量186mm,其中休宁阳台站247mm最大。第二次:6月911日,全市平均降雨量183mm,休宁大连站320mm最大。其中9日全市普降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全市平均雨量120mm,休宁县月潭、左龙、大连、上溪口站日雨量均超200mm,本次降雨分布极不均匀,局地发生短历时强降雨,其中休宁县大连站最大1小时降雨1

14、07mm、左龙站74mm(10日01时),分别为有资料以来第1、第2位。第三次:6月1315日,我市普降大雨、暴雨,部分地区特大暴雨,全市平均雨量233mm,休宁阳台站394mm最大。其中14日降雨量最大,阳台、月潭、左龙、大连、泮路、五城等站日雨量超过200mm,降雨200mm以上的面积达1118平方公里。各典型站14日雨量重现期见下表1。表1 各站6月14日雨量重现期站名屯溪渔梁休宁上溪口黟县阳台五城雨量(mm)195174175171159276239排序26761221重现期3010153052050第四次:6月18日全市平均雨量110mm,其中歙县长岭脚站164mm最大,歙县大溪源1

15、54mm、车间下150mm、黟县东方红水库154mm雨量较大。日降雨100mm以上的面积达6100平方公里。第五次:8月13日降中等雷阵雨,部分地区大到暴雨,祁门县局部地区降大暴雨,全市平均雨量45mm。祁门县贵溪站179mm,寺前站142mm、乔山站138mm,最大1日雨量居历年同期第一位。2、水情河道水情:6月318日新安江流域连降4场暴雨、大暴雨,部分地区特大暴雨,持续强降水造成江河水库水位暴涨,新安江、练江先后发生四次涨水过程。第一次洪水:受6月35日降雨影响,新安江屯溪站5日0时出现最高水位123.04m,洪峰流量2400m3/s。 由于受湖边水利枢纽工程调节影响,屯溪站此次洪水位变幅不大。练江渔梁站6日18时出现最高水位112.32m,洪峰流量462m3/s。第二次洪水:受6月910日降雨影响,新安江屯溪站10日14时出现最高水位124.55m,水位变幅4.62m,洪峰流量3500m3/s。练江渔梁站10日13:30出现最高水位114.53m, 超警戒水位0.03m,水位变幅3.38m,洪峰流量1860m3/s。 第三次洪水:受6月1315日降雨影响,新安江、练江超警戒水位,屯溪、月潭、渔梁水文站分别发生15年一遇、10年一遇、6年一遇洪水,屯溪站1、3、7、15天洪量仅次于1996年位于历史第二。第四次洪水:受6月18日降雨影响,新安江屯溪水文站19日1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