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规章制度电子版(7篇).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4507689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毒供应中心规章制度电子版(7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消毒供应中心规章制度电子版(7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消毒供应中心规章制度电子版(7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消毒供应中心规章制度电子版(7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消毒供应中心规章制度电子版(7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毒供应中心规章制度电子版(7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毒供应中心规章制度电子版(7篇).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毒供应中心规章制度电子版1、无菌物品存放区工作人员相对固定,由专人管理,其他无关人员不得入内。2、工作人员进入该区,必须换鞋.戴帽.着专用服装,必要时戴口罩,注意手的卫生。3、认真执行灭菌物品卸载.存放的操作流程,增强无菌观念。4、灭菌物品存放的有效期。(1)使用棉布类包装的灭菌包,有效期为_天;未达到规定的环境温度.湿度标准,其有效期应为_天.(2)使用纸包装袋的灭菌包有效期为_个月。(3)使用一次性医用皱纹包装纸。医用无纺布包装的灭菌包有效期为_个月。(4)使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的灭菌包有效期为_个月。(5)具有密封性能的硬质容器,有效期为_个月(遵循先进先出原则)。5、该区专放已灭菌的物

2、品,严禁一切未灭菌的物品进入该区。6、凡发出的灭菌包,即使未使用过,一律不得再放回该区。7、各类常规物品和抢救物品应保持一定基数.认真清点.及时补充,保证灭菌物品的质量和数量,保证随时供应。8、从库房领取的一次性无菌物品均需先拆除外包装后方可进入该区。9、保持环境的清洁整齐,做好环境消毒和登记。10、其他按消毒供应中心一般工作制度执行。消毒供应中心规章制度电子版(二)供应室修订目录一、一般工作制度二、质量管理制度三、查对制度四、安全管理制度五、消毒隔离制度六、沟通协调制度七、监测制度八、质量追溯制度九、包布管理制度十、器械管理制度十一、设备管理制度十二、交接班制度十三、库房管理制度十四、工作人

3、员手卫生制度十五、工作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十六、科务会制度十七、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措施十八、护理差错处理措施十九、医疗器械日常管理制度二十、感染管理制度二十一、灭菌物品召回制度一、一般工作制度1.工作人员必须熟熟悉各类器械与物品的性能、用途、清洗、消毒、保养、包装和灭菌方法,严格执行各类物品的处理流程,保证各类器材、物品完整、性能良好。2.严格遵守标准防护原则,做好个人防护,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有效防范工作失误和安全事故发生。_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做好相关统计工作。6.加强与服务对象的沟通,定期收集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二、质量管理制度1.在护士长领导下,成立由制度控

4、制员、组长组成的质量管理小组,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每月至少召开一次质量管理小组会议。2.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各项管理控制标准及具体的质量管理制度措施。4.定期分析、通报和讲评质量检查结果,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整改3措施,以促进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三、查对制度1.回收物品后,应清点检查其数量、规格及性能,如果有问题应及时预与相应科室联系。_包装物品时,应检查物品清洁、性能、包装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经两人核对包内物品数量后方可包装。3.灭菌时,应检查灭菌器的运行状况是否正常。4.发放无菌物品时,应查对对科室、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锅号、锅次、包外化学指示胶带变_况,包的完整性。5.使用耗材时

5、应检查耗材的有效性。6.定期查对物品基数,及时补充,保证供应。四、安全管理制度1.消毒供应中心全体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读意识.各班下班前必须关闭水、点、汽以及设备等开关。2.凡接触污染的物品、尖锐的器械以及刺激性的气、液体、必须做好职业防护: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等.锐利器械切记徒手处理,以防刺伤。3.压力蒸汽灭菌必须持证上岗,每台灭菌器应有年检合格证。4.搬运重物时,合理借助各种工具和请求协助,注意保持正确适4当的姿势。5.工作领域禁止吸烟,易燃物品应远离火源,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五、消毒隔离制度2.各区工作人员必须按工作要着装,不得随意在各区来回走动。5.去污区、打包间及无菌物品存放区地

6、板及表面应每日进行擦拭消毒。6.质量监测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各项监测工作六、沟通协调制度1.加强与临床各科室的沟通与协调,取得临床科室的信任和理5解。七、监测制度1.专人负责质量检测工作。2.应定期对清洁剂、消毒剂、洗涤用水、润滑剂、包装材料等按要求进行质量检查。3.定期进行检测材料的质量检查,包括抽查_部消毒产品许可批件及有效期等,检查许可应符合要求.自制测试标准包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4.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对清洗消毒剂、灭菌器进行日常清洁和检查。5.按照以下要求对设备检测与验证:(1)清洗消毒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验证;(2

7、)压力蒸汽灭菌器应定期对压力表和安全阀进行检测校验,压力6表每半年校验一次,安全阀每一年校验一次;(3)干热灭菌器应每年用多点温度检测仪对灭菌器各层内、中、外各点的温度进行物理监测;(4)低温灭菌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验证。6.各种检测结果,应认真登记,妥善保管.发现问题采取措施立即改进,以保证质量。八、质量追溯制度1.建立质量控制过程记录与追踪制度,记录应易于识别和追溯。灭菌质量记录保留期限应_年。2.每天记录灭菌的信息。灭菌日期、灭菌气锅号、锅次、装载的主要物品、数量、灭菌员等。3.记录灭菌质量检测结果,妥善存档。4.灭菌包外的信息卡应包括灭菌包的名称、包装者与核对者的姓

8、名或编号、灭菌锅次、锅次、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5.临床任何质量反馈均有全程(包括处理结果)的记录,并妥善留存。九、包布管理制度1.在使用棉布类包装材料时,应选择纯棉且不会散落棉絮的材料。72.除四周有缝线外,其余部分不能有缝线,无破损.破损后不得缝补使用。十、器械管理制度1.凡各种使用的医疗器械发生故障或丢失时,科室负责人必须查明或分析发生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2.申请报废的仪器或器械必须交设备科统一处理。3.外来手术器械(包括植入物)管理制度。(1)外来器械医疗安全,消除医疗隐患,对植入物和外来器械应严格规范的管理.(2)外来器械进入医院之前,必须经过器械科或采购中心查看相关资料,证件齐全

9、,必须具备生产许可证、产品注册证、卫生许可证等,不得使用未经注册、过期失效或淘汰的医疗器械.(3)严格交接手续,查对无误后进行器械登记,双方签字,记录妥善.对于生锈或缺损的器械不予清洗和消毒灭菌,严禁手术使用.(4)消毒供应中心接到器械后,按照清洗消毒的流程(_个步骤)进行处理,植入型器械每批次应进行生物监测,待监测结果合格后方可发放手术使用.(5)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和追溯机制,发现问题立即启8动追溯系统.(6)手术室使用前,使用者应检查并确认包内化学指示物是否合格、器械干燥、洁净等,合格方可使用.同时将包外标示留存或记录手术护理记录单上.(7)紧急情况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可在生物pc

10、d中加用_类化学指示物._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可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生物监测的结果应及时通报使用部门.十一、设备管理制度1.设备管理责任制,应指定专人管理.做好日常检查,按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并做好记录,保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2.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做好仪器设备的申请购置工作。3.所有仪器必须登记入帐,定期清点做好帐、物相符。4.新进仪器设备在使用前要由科室负责验收。5._有关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凡初次操作者,必须在熟悉该仪器的人员指导下进行.在未熟悉该仪器的操作前,不得连接电源,以免接错电路,造成损坏。6.不能搬动的仪器,不得随意挪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发现仪器运转异常时,应立

11、即查找原因,及时排除故障,严禁带故障和超负荷使用和运转。7.仪器损坏需修理者,轻便仪器送维修中心修理;不宜搬动者,及时打电话通知维修中心,不可擅自自行处理。8.对反复维修不能正常的仪器设备应及时按有关规定做好报废工作。十二、交接班制度十三、库房管理制度1.有专人负责。4.定期卫生保洁,配备灭火设备,以防意外。5.尽量避免人员流动,减少进、出人员。10十四、工作人员手卫生制度(一)手卫生应遵循的原则基本要求:1.手部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2.手部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3.手部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指甲装饰物。(二)洗手、卫生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1.手部有可见污染时,应洗手。2.手部证实或怀疑被

12、可能形成孢子的微生物污染时,应洗手。3.入厕之后,应洗手。3.其他情况应首选卫生手消毒。4.无菌操作前和无菌操作后。5.在离开去污区前和进入清洁区及灭菌物品存放区前。6.发放灭菌物品前和回收污染物品后。(三)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方法1.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手心:(1)取适量消毒液于手心(2)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4)手心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5)弯曲各小指关节,双手相扣进行揉搓(6)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7)一手指尖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8)如有必要,揉搓手腕,交换进行。2.严格按照六部洗手步骤进行揉搓。113.揉搓时保证手消

13、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五)手消毒效果应达到以下要求1.医院所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必须由设备管理部门统一集中采购,使用科室不得自行采购。2.医院必须从具有“三证”的企业采购合格的产品。3.库房应专人负责并建立登记帐册,记录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生产许可证、产家等信息。4.如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设备科,不得自行进行退、换货处理。5.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用后必须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进行集中处理。十五、工作人员培训、考核制度(一)岗前培训制度新进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由科室负责_相关专业培训。1.消毒供应中心基础知识、基础理

14、论和基础技能。2.感染控制理论知识、临床教学、护理论文的书写等。3.护理边缘学科知识(心理学、社会学等。(二)培养途径1.每月有计划的安排读书笔记,以自学方式完成。2.积极参加医院_一次专科理论、专科技能培训。3.鼓励工作人员积极参加省内外国家级、省级技术医学教育项目的学习。124.选送优秀人员到国内其他医院进修学习。(三)考核制度十六、科务会制度1.召开科务会是促进科室发展、解决科室问题、促进科室管理的主要措施。2.科务会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但科室若有急需解决的问题,应根据具体情况按需要随时_召开。3.科务会参加人员由护士长、党支部书记、护士组长、质量控制员组成,其他参加人员视情况需要而定。

15、4.科室需讨论重大问题时,除以上参会人员外,视情况请上级领导参加会议。5.参加科务会人员必须以身作则,光明磊落,实事求是反映问题,公平合理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6.参加科芜秽人员不得把科务会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外传,以免影响科室管理及人员团结。7.科务会应惯窃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科务会议要充分发扬民主,科室重大决策必须通过科务会讨论(如:奖金分配方案、设备购置等),正确集中参加人员的意见,形成会议决议.科务会讨论问题有13意见不统一时,以投票方式的原则决策。9.科务会形成的决议必须在周会上进行及时传达通报。十七、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措施十八、护理差错处理措施1.若科室反映器械包内有物品缺失,由消毒供应中心人员下科室14将问题包收回.并及时配送同品种无菌包到科室,问题包回收后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意见。2.供应的无菌包出现批次质量问题,由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根据追溯系统将同批次物品召回。3.由当事人写出问题的经过及认识,科室开科务会讨论,拿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